-
李思康
-

-

- 所属机构: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
- 所在地区:安徽省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 张正龙

- 作品数:16被引量:45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脑卒中 康复 针刺 早期脑卒中 康复手段
- 王迅

- 作品数:3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下肢功能 下肢 卒中 偏瘫患者 偏瘫
- 曲玉强

- 作品数:10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枣仁 睡眠脑电图 失眠 脑梗死 治疗急性脑梗死
- 马睿杰

- 作品数:187被引量:864H指数:15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针灸 脊髓损伤 电针 脊髓损伤大鼠 针灸治疗
- 赵鹏飞

- 作品数:2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META分析 血管性痴呆 选穴规律 配伍规律 针灸
- 肝经腰痛的诊治思路及针灸治疗被引量:1
- 2020年
- 现代针灸临床治疗腰痛多以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带脉以及足少阴肾经腧穴为主,认为腰痛与肝经无关,而早在《内经》中就提出腰痛与肝经的联系,且历代针灸文献多有取肝经治疗腰痛记载。"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李思康主任认为腰脊部疼痛与足厥阴肝经之间密切相关,对于肝经腰痛的治疗,应结合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选取肝经相关穴位,以舒筋通络,缓解腰部疼痛。李主任强调,无论何种腰痛,临床上需仔细辨证,结合经脉循行及相应穴位,正确的辨经论治必定会取得最佳疗效。文章在既往跟师过程中,通过跟师学习针灸治疗肝经腰痛,观察其临床疗效,总结针灸治疗肝经腰痛的诊治思路及针灸治疗方法。现对李主任临床治疗肝经腰痛的的经验做一学习总结,其临床经验对针灸治疗腰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刘丹萍李思康
- 关键词:针灸治疗经络辨证
- 针灸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评价针灸原发性面肌痉挛随机对照试验的有效性。方法: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由两名研究者筛选和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估,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3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针刺结合其他疗法组有效率优于药物组,针刺或灸法组优于西药组,针刺组优于假针刺组。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有效率高于药物及假针刺。
- 吴小红刘丹萍李思康
- 关键词:原发性面肌痉挛针灸疗法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 针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23年
- 目的观察针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腰痛贴、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变化,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值、ODI评分、血清TNF-和IL-6、全血比低切黏度、全血比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数和血沉均降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一般QOL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VAS值、ODI评分、血清TNF-α和IL-6、全血比低切黏度、全血比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数和血沉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一般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与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俞丽君李思康丁定明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推拿炎症因子
- 李思康运用“八卦阵”针刺疗法治疗腹型肥胖经验被引量:3
- 2021年
- 李思康教授运用针刺疗法治疗腹型肥胖3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认为腹型肥胖的针刺治疗应从调理脾胃功能入手,选穴包括局部选穴、辨证选穴、周围选穴,从而达到调理气血、祛除痰湿、减重的目的。该文主要介绍李思康教授运用"八卦阵"针刺疗法治疗腹型肥胖的经验。
- 姚迎春李思康
- 关键词:针刺八卦阵腹型肥胖
- 血管性痴呆针灸选穴规律的meta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分析与总结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于2010年12月至2020年12月以针灸治疗手段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包括针灸、针灸治疗、针刺、穴位、电针、取穴、穴位、血管性痴呆等。英文检索词有acupuncture therapy、moxibustion、vascular dementia。计算机检索共筛选出36篇文献符合要求。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版软件录入数据并统计学分析纳入文献中相关腧穴配伍规律。结果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所涉及前3位的经脉为督脉、胃经、胆经。作为主穴使用频次前5位的为百会、足三里、四神聪、风池、三阴交;作为配穴使用频次前5位的为中脘、太溪、太冲、内关、百会、足三里。结论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以头部局部选穴为主结合远部配穴,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为原则和特色。
- 王强丁定明李思康赵鹏飞施巧云汪中菊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针灸针刺穴位配伍规律
- 浅述传统中医学中的内求法被引量:2
- 1996年
- 浅述传统中医学中的内求法李思康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针灸科(芜湖241000)传统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其中多有“内景”、“内求”、“内视”的叙述,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内视”是古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内景”是在“内视”的实践活动中的所得,“内求”是通...
- 李思康
- 关键词:中医学
- 中医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对病症的改善作用
- 2022年
- 探究中医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主要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104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开展RCT临床研究,分为项目组(针灸治疗+西医治疗)与参照组(西医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项目组纯音听阈值、耳鸣致残量分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项目组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后下降程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中医针灸对于神经性耳鸣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患者治疗后机体炎症反应减轻,值得推广应用。
- 张正龙俞丽君丁定明李思康
- 关键词:中医针灸神经性耳鸣临床疗效
- 针刺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验案一则
- 2023年
-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多由急性踝关节扭伤失治、误治或积劳成疾造成踝关节功能性不稳定及反复性扭伤的一种慢性疾病^([1])。属于中医学“踝骱伤筋”范畴^([2])。《圣济总录》中关于本病病因病机记载“若因伤折,内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结不散,则为肿为痛”,因此,中医认为,踝关节扭伤后导致局部经络不通,日久不愈,气血瘀滞,演变成踝关节的慢性损伤^([3])。现将李思康诊治陈旧性踝关节扭伤验案介绍如下。
- 张程李思康
- 关键词:《圣济总录》急性踝关节扭伤经络不通气血瘀滞伤筋
- 正骨推拿手法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正骨推拿手法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LFPEMF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LFPEMFs治疗,联合组实施LFPEMFs联合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及腰椎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黏度、FIB、红细胞压积及血清IL-1、TNF-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血浆黏度、FIB、红细胞压积、血清IL-1、TN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腰椎屈伸、旋转活动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腰椎屈伸、旋转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LDH患者实施正骨推拿手法联合LFPEMFs治疗效果较佳,可明显改善血流变及炎症反应,有效增加腰椎活动度。
- 周文俊李思康丁定明杨振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低频脉冲电磁场正骨推拿手法血液流变学
- 基于“脑为髓海”理论运用头皮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基于“脑为髓海”理论运用头皮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症,评估其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原发性失眠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头皮针组、常规针刺组及西药组,每组30名,分别予以头皮针治疗、常规针刺治疗及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每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各组睡眠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效果。结果头皮针组与常规针刺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在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随访时头皮针组与常规针刺组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头皮针组与常规针刺组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皮针组与西药组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在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随访时头皮针组和西药组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随访时头皮针组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皮针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皮针组与常规针刺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失眠症的治疗,头皮针具有直接作用、选穴精当等优势,能有效地改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可进一步临床推广。
- 丁定明李思康汪中菊王迅曲玉强
-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症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