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作品数: 43被引量:312H指数:9
  • 所属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孔维佳
作品数:652被引量:3,422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研究主题:耳蜗 前庭 内耳 毛细胞 变应性鼻炎
冷杨名
作品数:15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梅尼埃病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BPPV 后半规管
杜心灵
作品数:149被引量:342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心肌保护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移植 体外循环
张甦琳
作品数:34被引量:288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梅尼埃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水平半规管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医学教育
赖嫦芹
作品数:6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肌肉骨骼平衡 静态姿势描记 眩晕 正常人 海绵
雷帕霉素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对小鼠心肌梗死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对小鼠心肌梗死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45只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心肌梗死组(M组)及药物干预组(R组),每组各15只,术前1dR组注射雷帕霉素,S、M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和无水乙醇。M组和R组呼吸机辅助开胸结扎左冠脉前降支(LAD),建立小鼠心肌梗死疾病模型,S组开胸缝线穿过LAD不结扎;术后R组腹腔注射雷帕霉素,S、M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和无水乙醇对照。各组于术后第12天行心脏超声检查,检查各项心脏形态指标及心脏功能指标;第14天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病理检查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心脏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MIP-1)的表达水平。结果超声心动图提示R组射血分数(EF)为(20.734±5.525)%、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为(10.774±4.468)%,均高于M组[EF(11.005±1.981)%,FS(5.486±0.899)%,P<0.01];心脏左心室壁厚度(Aws、Pws、Awd、Pwd)及收缩期、舒张期末心室内径(LV ESD、LV EDD)等形态指标均优于M组;ELISA检测结果提示R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M组(P<0.05);HE病理检查提示R组炎症细胞浸润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均低于M组。术后2周,M组存活10只,R组存活11只,两组生存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帕霉素对小鼠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室重塑有关,但对心肌梗死后小鼠的短期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刘波陈澍杜心灵王宏飞李飞飞张安臣李冬寒
关键词:雷帕霉素心肌梗死炎症因子心室重塑
后半规管和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站立平衡功能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后半规管和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动态站立平衡功能及静态站立平衡功能。方法:本研究采用感觉整合试验(SOT)评估41例后半规管BPPV(PC-BPPV)患者、11例水平半规管BPPV(HC-BPPV)患者以及44例健康对照受试者的动态站立平衡功能,基于受试者在20s测试过程中晃动的角度计算平衡得分,根据平衡得分给出平衡三联的感觉分析。通过感觉相互作用与平衡的改良临床试验(mCTSIB)测试3组受试者即条件平均重心(COG)晃动速度,评估其静态站立平衡功能。分析PC-BPPV及HC-BPPV患者的站立平衡功能的特点,探索后半规管及水平半规管在姿势控制中的作用。结果:PC-BPPV组患者在SOT试验中的SOT4(73.69±10.20)、SOT5(57.28±14.19)和SOT6(54.78±13.10)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1.91±9.27、67.16±9.53、63.11±12.47,均P<0.01)。PC-BPPV组患者视觉(0.78±0.11)和前庭觉(0.60±0.15)得分与对照组(0.86±0.09、0.71±0.10,均P<0.01)相比有显著降低。mCTSIB试验中,PC-BPPV组患者在海绵垫上睁眼(0.88±0.26)和闭眼状态时的晃动速度(2.45±1.03)明显高于对照组(0.74±0.31、1.74±0.48,P<0.05)。HC-BPPV患者组在SOT和mCTSIB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均未检测到姿势控制异常。HC-BPPV组跟对照组比较,本体觉、视觉、前庭觉、视优势得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BPPV患者的姿势稳定性下降,而HC-BPPV姿势控制不受影响。SOT和mCTSIB都可以检测出由于后半规管功能障碍引起的姿势失衡。
周任红刘波张甦琳刘东冬刘晶晶冷杨名孔维佳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单侧迷路切除术后大鼠前庭神经核γ-氨基丁酸A受体β1亚型表达
2008年
目的观察单侧迷路切除术后大鼠前庭神经核复合体内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A受体β1亚型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分为实验组(36只)和对照组(12只),前者破坏单侧迷路,对照组手术方式相同但保持迷路完好。单侧迷路切除术后,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按照上述分组方式,检测不同存活时间(术后1、3、7天)组动物前庭神经复合体内GABAA受体β1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1、3、7夭组大鼠左右两侧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前庭代偿的早期,前庭神经复合体内GABAA受体β1亚型表达无变化。
刘珺孔维佳刘波
关键词:受体GABA前庭神经核
Forskolin激活cAMP信号通路调控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提高对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CFs)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及其信号通路。方法采用出生1周内C57BL乳鼠心脏分离培养原代MCFs,第3代MCFs使用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Forskolin干预培养后检测细胞CTGF、蛋白激酶A(PKA)、p44/42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磷酸化p44/42 MAPK表达情况。分别给予磷酸化p44/42 MAPK抑制剂PD98509及PKA抑制剂Rp-cAMPS阻断相关信号节点,检测细胞内PKA、p44/42 MAPK、磷酸化p44/42 MAPK以及CTGF表达变化。结果 Forskolin干预培养MCFs细胞后,胞内cAMP水平提高,细胞活力下降,PKA表达上升,p44/42 MAPK总蛋白无明显改变,p44/42 MAPK磷酸化水平下降,CTGF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给予PD98509抑制p44/42 MAPK磷酸化后,PKA表达上升,CTGF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Rp-cAMPS抑制PKA活化后,p44/42 MAPK磷酸化水平升高,CTGF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结论Forskolin可以通过提高MCFs胞内cAMP水平抑制CTGF的表达,其作用信号通路为高水平cAMP上调PKA表达,降低下游p44/42 MAPK磷酸化水平,抑制CTGF的表达。
刘波黄晓帆李冬寒王生伟杜心灵
关键词:FORSKOLIN环磷酸腺苷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心肌成纤维细胞
再接再厉让眩晕疾病不再成为临床诊疗的难点被引量:1
2013年
常见耳源性眩晕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是耳鼻咽喉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该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内外在眩晕患者临床评价、前庭代偿机制、梅尼埃病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临床诊疗等方面均有新的进展。本期重点号亦报道了国内学者在耳源性眩晕临床诊疗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孔维佳刘波张甦琳
关键词:临床诊疗眩晕疾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源性眩晕代偿机制梅尼埃病
应用诊疗新指南 再创眩晕医学新辉煌被引量:3
2017年
2007年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发表了“梅尼埃病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7--2017年是国内眩晕医学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毋庸置疑,这两个“标准”的制定、推广和应用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孔维佳刘波张甦琳冷杨名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新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疗疗效评估梅尼埃病
4~7岁儿童梅尼埃病
2014年
本文对4例4~7岁开始患病且具有梅尼埃病症状的患儿临床数据和听-前庭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综述,所有患儿均从较早年龄开始有自发性复发性(旋转性)眩晕、波动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症状,可明确诊断为梅尼埃病。由于年龄较小,不能表达听觉症状,起初患儿并不符合梅尼埃病的诊断要求,但至其8岁时,4例患儿均主诉耳鸣和(或)患侧耳胀满感,因此符合美国耳鼻咽喉科学会(AAO)梅尼埃病诊断标准。即使缺乏主观听觉症状的信息,对具有特发性自发性复发性眩晕、听力图为波动性低频听力损失的幼儿仍可考虑为梅尼埃病。本报告提示梅尼埃病也可发生在幼儿。
KRISTER BRANTBERGMAOLI DUANBABAK FALAHAT刘波张甦琳孔维佳
关键词:颈静脉球圆窗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COX-2基因及产物在人类喉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COX-2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喉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标本中COX-2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标本中COX-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COX-2的表达情况与疾病生物学特点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COX-2 mRNA及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在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肿瘤的进展COX-2的表达强度增加。结论:COX-2是较为有效的生物学指标,指示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应用RT-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喉癌标本,既保证了灵敏度又兼顾了特异度。
陈望燕邓刚姚琦杨成章刘波
关键词:喉肿瘤COX-2RT-PCR免疫组织化学
眩晕疾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被引量:41
2008年
目的:综合应用药物、手术和前庭康复训练治疗眩晕疾病,探讨建立眩晕疾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方法:对158例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进行两个阶段个体化综合治疗。根据疾病种类,第一阶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药物、手术或前庭康复训练作为治疗方法;经治疗后疗效不满意的患者在第二阶段进行前庭功能代偿状态和姿势平衡中的感觉整合缺陷模式评价,据此制订治疗方案,综合应用药物、手术和前庭康复训练作为治疗方法,并根据治疗反应进一步修订综合治疗方案。疗效评价方法包括:前庭症状指数(VSI)、平衡功能(计时平衡试验及海绵垫姿势描记)、眩晕障碍量表(DHI)。结果:①VSI结果表明,除头痛症状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5种症状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计时平衡试验及海绵垫姿势描记结果均表明治疗前后姿势稳定性提高(均P<0.01);③DHI结果表明,治疗后总DHI平均得分提高了15.97分,治疗前后总DH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DHI 3个方面的治疗前后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④本组所有患者整体有效率为91.14%。结论:在眩晕疾病治疗中,应针对眩晕疾病病因、前庭中枢代偿状态、感觉整合缺陷类型,制定患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综合应用药物、手术及康复训练等手段治疗眩晕患者。
孔维佳刘波冷样名
关键词:眩晕前庭疾病综合疗法
把握诊疗新势态 谱写眩晕医学新篇章被引量:5
2015年
近年来,国内耳源性眩晕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相关的临床工作、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等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对眩晕工作投入极大的热情,更多的患者亦得以正确诊断与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耳源性眩晕,如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突发性聋伴眩晕等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新进展.本期重点报道了该领域内我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孔维佳刘波张甦琳冷杨名
关键词:临床诊疗工作眩晕疾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源性眩晕临床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