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然
作品数: 8被引量:19H指数:1
  • 所属机构:北京体育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相关作者

张禹
作品数:80被引量:177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
研究主题:多目标追踪 篮球运动员 大学生 视频 心境状态
陈听
作品数:3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
研究主题:不同运动强度 眼动 篮球运动员 多目标追踪
呼吸训练对压力下选择性注意控制的影响
注意控制是指关注目标本身,忽略无关信息干扰的能力,这一能力需要个体克服困难付出努力。竞技比赛中,如何在压力下做好注意控制,对每个项目的运动员都很重要。注意控制理论(attentional control theory)认...
龚然
关键词:腹式呼吸虚拟现实
文献传递
不同运动强度对篮球运动员多目标追踪影响及眼动分析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利用多目标追踪范式(MOT),探讨不同运动强度的干预对篮球运动员多目标追踪成绩的影响,并将普通大学生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群体间的成绩与眼动模式是否存在差异。研究采用2(研究对象:篮球运动员、普通大学生)×...
龚然陈听严辰虹肖义然岳小祺张禹
关键词:多目标追踪篮球运动员眼动
运动状态下篮球运动员多目标追踪影响的眼动分析
<正>1研究目的在具有集体性和对抗性特征的篮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短时间内接收并处理大量信息,而关于篮球运动员与多目标追踪的研究集中于刺激数量、运动特征等方面,且有研究发现,在多目标追踪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群组效应,但不受分心...
龚然
关键词:篮球比赛运动员多目标追踪眼动模式
文献传递
不同运动强度对篮球运动员多目标追踪影响及眼动分析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究篮球运动员在不同运动强度干预下的多目标追踪成绩,借助眼动技术,分析篮球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两群体的注视策略差异,丰富运动员的心理选材依据,为多目标追踪过程的理论争议提供跨人群、跨情景支持。方法:选取60名二级及以上篮球运动员,60名普通大学生,运动强度干预分为基线、低、中、高强度,使用MOT范式及眼动仪考察和分析追踪成绩和眼动注视特征。结果:(1)中等运动强度干预对两群体均有显著积极影响,高强度存在显著消极影响。(2)总体而言,篮球运动员的多目标追踪成绩低于普通大学生,眼动分析的结果与以往研究不同,篮球运动员注视其他区域的时间显著多于普通大学生,进一步将注视目标与其他区域的时间合并,并与注视中心区域的时间进行比较后发现,两者间的时间百分比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中等运动强度下的干预有助于赛场水平的最佳发挥,相较于普通人群,篮球运动员具有对目标未来走向趋势的预测能力,其灵活的眼动注视策略为视觉索引和多焦点注意理论的并存提供了有力证据。
龚然陈听岳小祺肖义然张禹
关键词:多目标追踪眼动篮球运动员
运动状态下篮球运动员多目标追踪影响的眼动分析
<正>1研究目的在具有集体性和对抗性特征的篮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短时间内接收并处理大量信息,而关于篮球运动员与多目标追踪的研究集中于刺激数量、运动特征等方面,且有研究发现,在多目标追踪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群组效应,但不受分心...
龚然
不同运动强度对篮球运动员多目标追踪影响及眼动分析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利用多目标追踪范式(MOT),探讨不同运动强度的干预对篮球运动员多目标追踪成绩的影响,并将普通大学生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群体间的成绩与眼动模式是否存在差异。研究采用2(研究对象:篮球运动员、普通大学生)×...
龚然陈听严辰虹肖义然岳小祺张禹
关键词:多目标追踪篮球运动员眼动
文献传递
高强度间歇运动对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多目标追踪的影响
以往关于多目标追踪的研究中,应用多目标追踪范式更多关注静态或不同强度持续运动对追踪正确率的影响,发现中等强度持续运动状态对完成多目标追踪认知任务的促进效果最佳。但是针对日常篮球训练和比赛的特点,高强度间歇运动更符合真实运...
林洪梅龚然芦荻黄传金张文茜张禹
关键词:多目标追踪篮球运动员
文献传递
高强度间歇运动对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多目标追踪的影响
以往关于多目标追踪的研究中,应用多目标追踪范式更多关注静态或不同强度持续运动对追踪正确率的影响,发现中等强度持续运动状态对完成多目标追踪认知任务的促进效果最佳。但是针对日常篮球训练和比赛的特点,高强度间歇运动更符合真实运...
林洪梅龚然芦荻黄传金张文茜张禹
关键词:多目标追踪篮球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