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一锴
作品数: 21被引量:44H指数:4
  • 所属机构:空军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总队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建筑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黄新
作品数:186被引量:605H指数:16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施工方法 胶结 工业废渣 固化土 废渣制备
梁向前
作品数:97被引量:16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爆破 离心机 黄河 破冰 工程爆破
李战国
作品数:87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城市与重大工程安全减灾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混凝土 废渣制备 工业废渣 软土固化剂 固化剂
张雪东
作品数:98被引量:28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离心模型试验 离心模型 水下爆炸 离心模拟 离心机
张金柱
作品数:9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保护层 高耐久性 复合桩 飞机座舱 管路
型钢混凝土复合构件握裹力冷冻破坏型钢拔除技术
一种型钢混凝土复合构件握裹力冷冻破坏型钢拔除技术,该技术的工艺方法是:在管状型钢外表面加上一层厚度为0~Xmm的介质层(X=0.5~2),该介质层的特性能够保证不因介质层的存在改变型钢混凝土在承受荷载时的共同工作能力,该...
范一锴黄新
文献传递
具有高耐久性保护层的复合桩及其制作和施工方法
一种具有高耐久性保护层的复合桩,其结构如下:该复合桩由高耐久性保护层包裹核心承力结构组成,保护层材料选用塑料及其改性产品、沥青及其砂浆或混凝土、碱激发材料及其砂浆或混凝土、地聚合物及其砂浆或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纤维增...
黄新张金柱李战国范一锴
文献传递
爆炸荷载离心模拟相似理论与试验研究
应用离心模型试验模拟爆炸荷载作用效应在国外研究较早,国内现正处于初步实施阶段。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外关于爆炸荷载离心模拟相似理论、相似关系、主要误差分析及典型研究案例。并介绍了中国水科院在LXJ-4-450型土工离心机上...
梁向前范一锴侯瑜京
关键词:土工离心机
文献传递
土工离心机用于爆炸模拟的试验研究
中国水科院LXJ-4-450型土工离心机研制开发了专门的爆炸模拟试验装置及测试系统,开展离心爆炸模拟试验研究。在研究离心爆炸模拟相似理论和爆破模拟方法的基础上,在标准砂中按不同药量、不同埋深和不同离心加速度三参数组合进行...
范一锴梁向前陈祖煜黄新
关键词:土工离心机标准砂
文献传递
型钢混凝土复合构件握裹力冷冻破坏型钢拔除方法
一种型钢混凝土复合构件握裹力冷冻破坏型钢拔除技术,该技术的工艺方法是:在管状型钢外表面加上一层厚度为0~Xmm的介质层(X=0.5~2),该介质层的特性能够保证不因介质层的存在改变型钢混凝土在承受荷载时的共同工作能力,该...
范一锴黄新
文献传递
水下爆破对大坝影响的离心模拟试验研究
由于离心机能够在原型应力条件下模拟爆破对大坝的影响。本文使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制的离心模拟爆破系统,在不同重力加速度之下研究了在不同水深,距坝面不同距离的情况下雷管爆破对于大坝的影响。
张雪东侯瑜京梁向前梁建辉范一锴
关键词:水下爆破离心机重力加速度大坝
管道气动搅拌传输固化土技术被引量:3
2013年
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填海造地以及港口码头的建设,需要寻求适合大体积量地基填筑的高效的处理技术和施工工艺。日本近年来开发的"管道气动搅拌传输固化土技术"是适合于大体积量固化土制备、传输和填筑的高效的处理技术。介绍"管道气动搅拌传输固化土技术"的主要用途及其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并结合目前我国疏浚淤泥处理的现状,提出利用日本"管道气动搅拌传输固化土技术"与我国疏浚淤泥处理技术相结合的高效的处理技术和施工工艺。
于浩程寅范一锴黄新
关键词:疏浚淤泥固化土
钢管水泥复合构件中钢管拔除技术探索研究
2009年
探索从水泥基材中拔除钢管的技术,是基于钢材与水泥基材的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等的差异,以及介质在低温下失效的特性,通过对钢管迅速降温,破坏型钢与水泥基材间握裹力,从而达到钢管拔除的目的。通过理论计算、有限元模拟和室内试验,初步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范一锴麻志刚黄新
关键词:水泥土握裹力
岩石中爆炸成坑的DDA模拟
2014年
基于DDA程序,引入JWL状态方程和空腔半径计算公式规范爆炸荷载的计算和加载问题,模拟岩石中爆炸成坑过程,利用该方法进行爆坑模拟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工程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吻合,研究思路具有可行性。
孙淑美陈洁范一锴
关键词:岩石DDA
型钢混凝土复合构件握裹力递次破坏型钢回收技术被引量:1
2011年
从型钢混凝土复合构件中拔除回收型钢的一种技术,是将钢丝紧密缠绕在光面型钢上形成组合型钢,在型钢水泥基复合结构服役期间组合型钢与基质材料共同工作。需要拔除型钢时,先从一端拉拔出钢丝,对小范围的握裹力逐一破坏,即将整个构件长度内的握裹力各个击破,从而完成型钢回收。对该方法进行的试验研究,初步证实了其可行性。
范一锴黄新骆伟
关键词:握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