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玉峰
-

-

- 所属机构:湖南商学院会计学院
- 所在地区:湖南省 长沙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刘长生

- 作品数:55被引量:729H指数:16
- 供职机构: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产业 省份 面板数据分析 旅游产业发展 经济增长
- 郭小东

- 作品数:57被引量:39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 研究主题:交易费用 公共财政 经济学角度 经济增长 交易
- 尹华光

- 作品数:111被引量:47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产业 武陵山 旅游 旅游资源 文化产业
- 陈华

- 作品数:1被引量:23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
-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禀赋差异 自然资源 省份
- 徐珏

- 作品数:1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市场 无景点旅游
-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实证数据被引量:18
- 2013年
- 文章基于盈余管理的内在影响因素,构建盈余管理评价模型,以A股上市公司2009—2011年度数据为样本对其进行实证测算,构建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盈余管理影响的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显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严重,异常应计利润占非可操性应计利润的比重大;高股权集中度主要源自于控股股东所持股份的过度集中,而非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过于分散,从而对其盈余管理行为产生显著负面影响,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能力十分强,但非控股股东与控股股东的制衡能力差;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程度越高,其盈余管理行为越严重;非控股股东的股权集中度提升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股权制衡度与盈余管理质量系数成负相关关系。该研究为有效控制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提供了理论与实证基础。
- 简玉峰刘长生
-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盈余管理
- 张家界市产业经济运行的内在动力机制及其结构优化研究——基于张家界市“十一五”产业结构现状及“十二五”产业结构优化对策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张家界市产业经济运行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其"十二五"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分析张家界市"十一五"期间产业经济运行现状的基础上,从产业集中度、产业带动能力及不同产业发展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几个方面剖析其产业经济运行中所存在的动力机制,并从其三次产业结构、产业区域经济结构布局、产业所有制结构、产业投资结构优化等方面提出张家界市"十二五"期间产业经济结构优化的对策与路径依赖,为其"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提供坚实的理论与实证基础。
- 简玉峰
- 关键词:产业经济运行动力机制结构优化
- 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提供效率研究——基于中国不同省份义务教育的面板数据分析被引量:32
- 2008年
- 本文首先建立了财政分权与我国公共服务提供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我国30个省市义务教育的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与义务教育的提供效率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表明提高财政分权度总体上有利于提高我国义务教育的提供效率,但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另外,财政分权对我国公共义务教育产生了"性别效应"。我国在维持现有"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支出体制的基础上,应利用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开拓县级财政收入源泉、规范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等措施来降低财政分权对部分省份义务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 刘长生郭小东简玉峰
- 关键词:财政分权公共服务义务教育
- 高管激励差异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被引量:8
- 2014年
- 本文基于企业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构建高管激励对内部控制质量影响的"两阶段计量分析模型",剖析高管激励的内在差异性及其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并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公司发展规模因素对高管激励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而经营效益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但它们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正好相反;高管的"有效激励"总体上对内部控制质量产生积极影响,而"无效激励"对内部控制质量产生消极影响;首席财务执行官相对于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而言,对内部控制质量产生了更大影响;股权激励比非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更为显著。由此建议企业构建全面的高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创新高管激励模式,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序,以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 简玉峰刘长生
- 关键词:高管激励内部控制运行效率
- 营销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协调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有关新产品开发的营销部门与生产部门协调合作的理论模型,指出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营销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协调合作会产生正面和负面影响:有利于新产品竞争优势的提升,又会导致新产品开发期限的延长,但总体上有利于新产品开发的投资收益率的提高。然后本文以深圳市高新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营销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协调对新产品竞争优势的提升、新产品开发期限、投资收益率所产生的影响在新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 简玉峰刘长生
- 关键词:营销部门
- 中国入境旅游客流的变化规律及市场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9
- 2005年
- 本文的目标是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分析影响中国入境旅游市场需求的各种主要因素,并评价其发生变化时可能对中国入境旅游市场需求产生的影响。文章利用"一般时特殊性(general-to-specific)"的分析方法,以中国17个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国家或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得到的结论是:决定中国入境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入境游客在中国旅游的成本,旅游客源国本身的经济条件,与中国相竞争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价格水平和入境旅游者的"自我宣传效应、旅游持续性行为"。文章最后对中国入境旅游者的需求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中国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的决策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依据。
- 刘长生简玉峰
- 关键词:入境旅游市场影响因素旅游市场需求入境旅游者旅游客流计量经济学模型
- 区域旅游开发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影响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利用广义熵指数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不均衡性进行测度与分解,构建区域旅游产业开发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影响机制的静态与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旅游产业开发吸收了大量乡村居民从事非农业劳动和参与相关旅游项目投资,获得相应的劳动收入与投资性收益,对城乡协调均衡发展有较大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旅游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劳动就业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大。
- 刘长生简玉峰
- 关键词:旅游产业开发城乡协调发展
- 中国不同省份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9年
- 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来说是"财富"还是"魔咒"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首先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直接、间接、总效应大小,以及不同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相对影响;然后以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然资源禀赋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既存在正面的直接效应也存在负面的间接效应,且负面效应总体上大于正面效应,但在不同省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其负面效应主要通过降低投资、受教育水平、技术创新、对外开放度、法治水平而间接阻碍经济增长。中国不同省份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能够一定程度解释经济增长所存在的地区差异性,但不是经济增长所存在的区域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 刘长生简玉峰陈华
- 关键词: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经济增长面板数据
- 政府支出规模、要素积累与产业结构效应被引量:44
- 2009年
- 传统的产业发展阶段理论不能有效地解释各个国家产业结构的不同变迁模式。本文从政府支出规模、生产要素积累这一新的角度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世界上2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其基本结论是,政府支出通过改变全要素生产率和各个产业的资本、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积累,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而对第一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产生消极影响。但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体系形成的决定因素是要素的原始积累能力,政府支出只对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实证检验结论为我国产业结构的独特性提供了有力解释。
- 郭小东刘长生简玉峰
- 关键词:政府支出产业结构
- 旅游产业发展、收入分配失衡及其社会福利效应被引量:3
- 2014年
- 针对我国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将旅游收入、收入分配引进福利函数,构建旅游产业、收入分配、社会福利影响的一般均衡模型,对旅游业发展、收入分配失衡的社会福利影响进行理论分析显示: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经济增长存在正面影响,增加其社会福利,但对其收入分配失衡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间接地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社会福利产生负面影响。基于四大世界双重遗产地、张家界等旅游区的实证资料验证了该内在影响的存在性,该研究为不同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制定提供理论与实证基础。
- 简玉峰
- 关键词:旅游产业收入分配失衡社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