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峰
-

-

- 所属机构: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戚巍

- 作品数:31被引量:28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协调度 研究生教育 学术 学术影响 科学家
- 缪亚军

- 作品数:16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学术 学术影响 DEA 学科 署名
- 丁倩倩

- 作品数:3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学科结构 同质化 学科 绩效 科研绩效
- 杜春兰

- 作品数:2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目的 高等教育 知识 学位设置 学科建设
- 陈晓剑

- 作品数:154被引量:1,242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企业 人力资本 企业管理 企业集团 金融学
- 工科海归学者科研合作行为研究——以H大学水利学科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意义]海归学者是高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海归学者科研合作行为,有利于推动有效科研合作,提高科研人员学术表现与学术贡献。[方法/过程]以H大学水利学科的海归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计量学、访谈法为研究方法,分析学者回国后的科研合作行为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结论]海归学者回国后的合作者数量经历了由少变多的过程,合作重心从校内合作和国际合作并重逐步向以校内合作为主转变。海归学者拥有的国内学缘关系、回国前建立的海外学术网络,以及回国后对研究领域的规划是影响他们科研合作行为的主要原因。
- 孙清玉梁美宏李峰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思维·价值·秩序: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变革之路(笔谈)被引量:16
- 2019年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治理总体上经历了从管制走向法治、从高度集中走向放管结合、从政府主导走向赋权增能的变革历程。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需要拓展新的研究思维与研究视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亟待从扩大与落实办学自主权转向健全现代大学法人制度。两种路径分别根植于政治逻辑与法律逻辑,具有截然不同的治理效应。理想的状态是,超越扩大与落实办学自主权的传统路径,确立与建立健全现代大学法人制度的新型路径。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瓶颈,突出表现为强国家主导下治理机制之间的失衡格局。瓶颈的突破,要求发挥国家规制的"元规制"角色,以促进不同类型治理机制的良性互动与动态平衡。毋庸置疑,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政策治理,但高等教育治理不能仅靠政策治理,需要通过法治化来破除高等教育治理"政策化"的困局。具体而言:(1)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一种新的思维范式,用关系思维去理解、审视与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具有"典范革命"的意义。(2)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求形成完善的问责体系。即要将"少数人问责"升级为"全员问责",将高校问责制度的重心前移,将"黑箱决策"升级为"阳光决策",将"被动问责"转变为"主动问责",并完善好"明岗"与"暗哨"两套监察体系。(3)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应树立更加公平、理性与多元的治理价值。即通过保障公平,避免校内资源配置的失衡;通过回归理性,提升改革决策过程的科学性;通过培育多元治理文化,建立内部治理系统改革的基础。(4)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应成为新时代高校自我规制的新要求。合法性审查制度需要在大学章程中予以确定,并要重点对高校的重大决策以及涉及高等学校师生重大权益的处置进行
- 解德渤王思懿叶强林杰任增元李峰廖伟伟刘爱生
- 关键词:高校办学自主权关系思维教师责任心
- 本科出身决定论?——学术精英的职业流动和职业发展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高校在教师招聘中的“第一学历歧视”现象仍较为普遍。本文以1998-2017年间入选的长江特聘教授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本科就读院校层次、职业流动路径和职业发展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来验证“本科出身决定论”是否合理。研究发现:本科就读高校层次对学术精英职业发展速度的影响不显著,精英高校本科出身并不能加快职业发展;普通高校本科出身的学术精英也可以通过向上职业流动获得与精英高校本科出身的学术精英大致相同的职业发展速度;但向上职业流动也可能减缓学术精英博士毕业后的职业发展速度。研究结论对高校改进人才招聘政策和教师选择职业流动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李峰孙梦园
- 关键词:长江学者年龄
- 工科学者的研究选题策略问题研究——以水利工程领域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研究议题选择是科研人员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事件,也是影响科研人员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针对我国工科学者的研究议题选择研究较为匮乏。以近二十年水利工程领域优青/杰青项目获得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博士学位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信息,从研究主题和研究领域两个方面分析了水利学者的研究议题选择行为,以及研究议题选择策略对水利学者职业发展的影响。水利学者倾向于保守的研究议题选择策略,大都在水利工程领域内部围绕着博士论文相近主题开展研究工作。但是,保守的研究议题选择策略不利于水利学者的快速职业发展。研究主题的适度创新、临近工科领域的跨领域研究、研究方法的延续均有助于水利学者更快获得优青/杰青项目。研究结论对鼓励工科学者开展跨领域、跨主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工科学者在职业发展中如何选择研究议题提供了参考。
- 李峰朱丽红
- 关键词:研究主题水利工程
- “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出境深造的新动态及启示——基于20所高校就业质量报告的分析被引量:7
- 2022年
- 基于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2016—2020年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分析近5年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出境深造规模、目的地的变化趋势及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出境深造趋势,研究发现:本科生出境深造规模和比例受疫情影响明显下降,出境深造有转为境内深造的趋势,境内深造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的深造首选;本科生出境深造呈现出美英两国双聚集、留学目的地多元化及在亚洲国家和地区就近留学的趋势;疫情对工科专业本科生出境深造的影响大于理科专业,对经济管理类和社科类专业的影响大于人文类专业。"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出境深造的新动态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开始影响我国高层次人才的留学经历结构,国内研究生教育质量将成为未来人才成长和重点领域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
- 李峰李峰郭江江
- 基于TOPSIS的中国研究型大学学术绩效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12
- 2010年
- 以学术绩效为研究对象,以ES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建立基于TOPSIS方法的评价模型,对我国"985工程"中33所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985工程"首批高校的学术绩效位居前列,但"985工程"大学学术绩效的总体水平不高,且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 戚巍陈晓剑张岩晏挺李峰
- 关键词:TOPSIS方法
- 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科结构发展趋势研究——基于1998-2013年科研产出的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以38所"985工程"高校为样本,收集了1998-2013年间各高校在22个ESI学科领域的国际论文数据,通过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探讨了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1998-2003年、2003-2008年、2008-2013年三个时段上的学科产出结构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985工程"高校的学科结构依次经历了同质化倾向明显、趋同和异化并存、多样化趋势明显三个阶段;同时,"985工程"高校学科结构主要存在三类演变路径。因此,未来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进一步打破传统理工科为主的学科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
- 李峰丁倩倩缪亚军
- 关键词:同质化学科结构
-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社会评价体系研究
-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社会评价体系较为完善,形成了以大学分类、大学认证和大学排名为代表的评价系统。综合分析卡内基分类中“博士点大学”的分类规则、美国大学联合会的入会规则和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排名规则对我国建立多样化的、独立的、...
- 李峰
- 关键词:社会评价美国大学联合会
- 研究型大学首位学科的演变与绩效被引量:1
- 2016年
- 本研究以"985工程"高校论文产量最高的学科(首位学科)为对象,以InCites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用相对产量和相对引用两个指标对1998-2012年间中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首位学科的布局和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985工程"高校的首位学科发展相对稳定,集中分布在化学、物理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四门理工类学科。从首位学科论文产量和质量的演变来看,传统首位学科以降低论文产量、提升论文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路径为主;新进首位学科以规模和质量并重的发展路径为主。也有部分高校的首位学科存在特色消失、质量下降的风险。
- 李峰丁倩倩
- 关键词:科研绩效论文质量
- 海归学者的跨国资本本土化及其效果评价研究被引量:14
- 2018年
- 论文围绕海归学者的跨国资本本土化问题,从跨国资本本土化的过程和结果出发,提出了跨国资本本土化效果的"移植——扩散——增值"评价框架,包括跨国资本的移植程度评价、扩散效果评价和增值作用评价三个方面。在评价过程中,应坚持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并充分考虑海归学者的学科差异和引进前后的个体差异。论文认为,在海外经历中积累的跨国资本是海归人才区别于本土人才的价值所在。海外学者回国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克服"逆向文化冲击",实现跨国资本的本土化。跨国资本本土化是海归学者通过跨国资本的移植和扩散,实现自身及国内相关者人力资本增值的过程。
- 李峰
- 关键词:回国创业跨国资本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