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增军
-

-

- 所属机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所在地区:浙江省 宁波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
相关作者
- 何镇飚

- 作品数:40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研究主题:媒介 媒介恐慌 媒介生态 新媒体 广电传媒
- 陈刚

- 作品数:55被引量:218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新闻 争议性 新闻媒体 媒介 网络问政
- 后真相时代新闻的立场与担当被引量:6
- 2018年
- 新学期刚开学,学校《大学纪事报》主编找到我,问能不能来编辑部座谈一下,讨论一个他们困惑很久的问题:办好一份学生报纸,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我问:为什么有这样的问题?新闻理念、技能等等你们在课堂上都学过了,如何操作也应该是你们在第一线的人最有发言权。
- 彭增军
- 关键词:新闻理念真相新学期发言权主编
- 穿新鞋走老路:数字时代传统媒体的“创新”为何会失败被引量:3
- 2017年
- 如果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算起,媒体融合这锅饭已经热炒了二十多年。各种高大上的炊具用了不少,各种诱人菜谱也尝试了N多个,包括跨平台出版、全媒体呈现、众筹新闻、中央厨房、大数据等等,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可行有效的盈利模式,结果是赔本连吆喝都没赚到,连原有的资本和人才也几乎消耗殆尽,传统媒体感觉分分秒秒在被掏空。从线下状况来看,
- 彭增军
- 关键词:传统媒体媒体融合
- 全球化与新媒体背景下媒介伦理中的文化冲突被引量:9
- 2015年
- 新媒体技术的创新与普及使麦克卢汉笔下的"地球村"正在成为现实。传播全球化固然带来了信息自由流通的便利,也必然改写媒体伦理固有的尺度与标准。近些年来,因媒体伦理的文化差异而引发的现实矛盾冲突不但频繁出现,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当传播涉及到宗教敏感问题时,尤其如此。调适、重构新的媒体伦理,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共处,成为当代传媒人不可回避的时代话题。同时,中国正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对外传播是其中应有课题之一。构建新的媒体伦理,规避无谓的冲突与对抗,促进交流与合作,也是中国媒体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推动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媒体伦理重构的研究,本刊编辑部现编辑一组笔谈(三篇),论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有的分析数字化传播时代结构性伦理风险的放大,并对"文化价值多元与伦理道德标准单一"这一矛盾的解决进行思考;有的通过对冲突个案深入分析,主张跳出"地方性伦理"的局限,禁止"挑衅性言论",以"对话"与多元的视角重构媒体伦理;有的则关注媒体伦理文化冲突的"蝴蝶效应",并对中国主动加入国际传播媒体伦理新秩序的建构提出若干建议。本刊编辑部希冀这组笔谈的刊出能对新闻传播学界、业界以及相关读者有所裨益,更希望由此引起更多的关注和进一步思考,从而推动传播全球化时代媒体伦理重构的研究与实践。
- 彭增军陈刚
- 关键词:文化冲突当代传媒新媒体技术全球化环境
- 凤凰涅槃:再造新闻编辑部被引量:2
- 2016年
- 麦克卢汉有句被用滥的话,叫“媒介即讯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无非是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媒介不仅是内容生产的工具和载体;媒介本身改变了人类感受世界、认知世界和表达世界的方式。麦克卢汉的老师、多伦多流派的鼻祖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一书中有句更为直接的名言:“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诞生。”沿着这个思路,就会发现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最根本的影响是改变了新闻的生产,
- 彭增军
- 关键词:媒介即讯息凤凰涅槃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人类社会普利策奖
- 记者何为?被引量:1
- 2016年
- 标题中的“记者”不确切,因为想说的是英文所指的Journalist。中文对应的“新闻工作者”太别扭,不顺口,不顺耳,味道也不好。其实,Journalist在民国时期有一个非常好的翻译——报人。Journalism也顺理成章译作“报学”。“报人”的“报”不一定非当报纸讲,“报人”一如“线人”,形象、传神。传播学大家李金铨先生编过《报人报国》,名字准确而响亮。这里的“记者”,泛指同内容生产直接相关的记者和编辑等。本篇要讨论的是:在新的媒介生态下,特别是新闻生产的社会环境、职业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时,记者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失落的是哪种角色?又有哪些新的担当?在不但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而且机器人都可以写稿子的情况下,记者何用?记者何为?
- 彭增军
- 关键词:媒介生态新闻工作者把关人新闻生产媒体内容突发新闻
- 从把关人到公民新闻:媒介伦理的社会化被引量:19
- 2017年
- 社交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媒体生态,颠覆了传统媒体对新闻生产、传播的垄断。最能反映这一生态转变的口号便是:人人都可以是记者。
- 彭增军
- 关键词:媒介伦理公民新闻社会化把关人媒体生态新闻生产
- 传统媒体创新的打开方式被引量:2
- 2017年
- 前一篇文章(见《新闻记者》2017第5期)谈到传统媒体创新为什么难,为什么会失败,话只说了一半。紧跟着的话题应该是传统媒体创新之路究竟应该怎么走。归根结底,创新是一种行动。就目前传统媒体的境况来说,这是个非常紧迫的现实问题,
- 彭增军
- 关键词:传统媒体媒体创新创新之路
- 新闻的生死劫被引量:4
- 2016年
- 一直想写几篇有关新媒体时代新闻业现状与变革的文章,话题包括新闻生产环境、生产方式,内容特征、用户行为与体验,以及新媒体伦理等。开篇想谈的是新闻的生存。“新闻”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新闻业(the news media)和其承载的新闻传统(journalistic tradition),包括理念与操守。
- 彭增军
- 关键词:新闻业生死生产环境用户行为媒体伦理
- 老谋何以深算?计算新闻的是与非被引量:6
- 2019年
-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新闻业,风雨飘摇。数字革命所引发的媒介生态的改变,使新闻业严重水土不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利润没了,受众跑了,广告这块蛋糕被硅谷新贵谷歌、脸书等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蚕食殆尽。当然,科技革命颠覆的不单是新闻业,整个世界都在改变,包括人本身,君不见千禧宝宝新人类、新新人类乎?
- 彭增军
- 关键词:新闻业媒介生态社交媒体搜索引擎水土不服
- 主义与生意:新闻模式与商业模式的悖论被引量:2
- 2018年
- 近些年,学界、业界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困境以及转型问题关注比较多。有关研讨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报纸的生死、媒介融合、社交媒体冲击、公民新闻、社会化伦理、商业模式等等。就新闻业的生存来讲,无论侧重点在哪里,基本是两大问题的纠结:一个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存亡;一个是传统新闻业——更准确地说是媒体行业的生死。
- 彭增军
-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商业模式新闻模式传统新闻媒体悖论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