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志廉
作品数: 402被引量:1619H指数:18
  • 所属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朱有华
作品数:469被引量:1,745H指数:1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肾移植 免疫抑制剂 器官移植 肾移植术后 移植后
郑军华
作品数:404被引量:1,463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肿瘤 腹腔镜 肾细胞癌 肾癌
齐隽
作品数:420被引量:1,763H指数:2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肾移植 前列腺癌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移植后
徐丹枫
作品数:342被引量:1,247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后腹腔镜 腹腔镜检查 肾移植 肾肿瘤
任吉忠
作品数:206被引量:912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肾移植 腹腔镜 后腹腔镜 肾肿瘤 肾上腺肿瘤
肾移植2、3、5年患者的免疫抑制用药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分析肾移植后免疫抑制剂对长期存活的影响,寻找移植后不同时间合适的免疫抑制用药方案及其用药剂量。方法:对肾移植一年以上、肾功能正常的497例患者进行5年连续随访。根据移植后2、3、5年的不同免疫抑制用药将患者分为三联、二联、传统二联治疗三组。统计各组的排异发生率,排异和无排异患者免疫抑制用药的种类、剂量及CsA浓度,对排异患者追踪排异发生前12个月内的药物更动情况。结果:肾移植后2、3、5年的三联治疗排异率分别为4.94%、4.93%和5.65%。传统二联治疗为7.69%、12.35%和5.10%。三联治疗的排异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二联治疗(P<0.05)。绝大多数排异患者有CsA或Aza停药或减量史。结论:肾移植后三联治疗是维持治疗的最佳方案,停用或减少CsA是导致排异发生的主要原因。
齐隽闵志廉何长民常继伟常继伟朱有华
关键词:肾移植免疫抑制剂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急性排斥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肾移植受者的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基因多态性对术后早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①126名肾移植受者分为急性排斥组和无排斥组(6个月内),比较两组患者中可能影响肾移植急性排斥发生的可能因素、13种细胞因子及受体的22个位点基因型分布情况;②根据HLA-DR配型情况分成0~1个HLA-DR位点错配组、HLA-DR完全错配组,分别比较阳性基因多态性的各种基因型在排斥和无排斥患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①急性排斥患者中,HLA-DR错配数明显高于无排斥患者;白介素-1(IL-1)α-889C/C、IL-4Rα+1902 A/A、IL-12-1188C/C、IL-10(-1082-819--592)ATA/ATA、IL-10-819T/T、IL-10-592A/A及IL-10纯合子低表达型的频率明显高于无排斥的患者,IL-2+166T/T频率明显低于无排斥患者;②0~1个HLA-DR位点错配时,两组患者中IL-10的基因型频率明显不同,而在HLA-DR完全错配时,IL-4Rα+1902 A/G、IL-12-1188C/A、IL-2+166G/T基因型频率明显不同,所有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LA-DR错配是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的危险因素,肾移植受者的IL-1α-889C/C、IL-4Rα+1902A/A、IL-12-1188C/C、IL-10(-1082-819--592)ATA/ATA、IL-10-819 T/T、IL-10-592 A/A、IL-10纯合子低表达型是发生排斥的遗传学危险因素,而IL-2+166T/T则是不发生排斥的一个安全指标;HLA-DR位点错配情况干扰这些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对急性排斥的影响作用.
羊继平齐隽闵志廉朱有华
关键词:IL-10急性排斥HLA-DR肾移植基因多态性纯合子
彩色多普勒监测移植肾状态的意义
1997年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监测移植肾转归中的作用价值。对54例肾移植患者术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共71次,测出移植肾形态、大小变化和肾内血流情况,以及肾内各级血管博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结果显示:正常组PI1.03±0.26,RI0.64±0.02;排斥组PI1.60±0.28,RI0.74±0.05。排斥组PI和RI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P<0.01)。说明该监测法对移植肾的排斥反应有诊断价值。
熊建华闵志廉
关键词:肾移植术移植物排斥超声学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附59例报告)被引量:5
1998年
为寻求更安全而有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TUVP)治疗BPH59例。结果经尿流改道和充分术前准备后行TUVP,能安全有效地解除前列腺尿道的梗阻,59例排尿功能均恢复良好。3例于术后2年出现尿潴留症状。认为TUVP损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有严重并发症的高危患者的治疗。
周梅生闵志廉朱有华齐隽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气化术TUVP
成人型先天性多囊肾的病因、诊断和治疗进展被引量:2
1991年
成人型先天性多囊肾病(ADPKD)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病变基因位于染色体16的短臂上,此病要与单纯性肾囊肿、多囊性肾发育异常和先天性小儿型多囊肾相鉴别,除IVP、B超和CT等诊断方法以外,现在可用基因方法早期确定诊断,治疗可采用囊肿穿刺或去顶减压以缓解症状,晚期病人应行透析治疗和肾移植,应用基因工程进行根本治疗的方法正在研究中。
王立明闵志廉
关键词:先天性多囊肾病因
腹腔镜下肾脏部分切除术(附58例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脏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肾肿瘤患者58例,包括肾癌43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4例,肾素瘤1例。瘤体直径1~6cm,平均2.5±1.5cm,均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手术过程:分离暴露肾动脉和瘤体,血管阻断夹阻断肾动脉,距离瘤体1cm用超声刀剜除完整瘤体,1-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创面,解除血管阻断,观察出血情况,对出血点予以缝合止血,取出肿瘤,完成手术。结果:3例因瘤体较大,或多支动脉仅夹闭1支而出血较多中转开放。手术时间65~200min,平均95±43min;术中出血20~1 500mL,平均140±60mL。血管阻断时间最初10例30~45min,后48例仅为8~28min;肠道功能12~36h恢复,绝对卧床3~5d后下床活动,术后住院7~10d。随访6~48个月。术后肾图显示患侧肾脏血流良好,功能无明显异常;1例切口种植转移,1例肾门淋巴结转移,2例因术后病理报告切缘阳性而再次开放手术行根治性切除。结论: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术除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外,还可以有效保留肾脏功能,适合于处理外生性生长、直径<4cm的恶性肿瘤或者稍大良性肿瘤。手术对术者腔镜下缝合打结技巧要求较高,血管控制时间一般不超过30min,需要有一定经验的医师操作。
崔心刚徐丹枫陈明任吉忠刘玉杉车建平闵志廉
关键词:腹腔镜肾脏肿瘤部分切除
百令胶囊在肾移植术后早中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为研究百令胶囊在肾移植术后早、中期的免疫抑制作用,将肾移植患者分为3 组:A组为百令胶囊+Pred+ CsA、B组为百令胶囊+ Pred + CsA+ Aza,C 组为Pred+ CsA+ Aza。结果:1 .急性排斥发生情况:A 组16.5%(33/200),B组11.79 %(33/280),C组16 %(16/100)。2 .肝功能损害情况:A 组18 .5% ,B 组21 .07% ,C组25% 。3.白细胞下降:A组无,B组12 例,C组8 例。4 .慢性排斥(CR) 的治疗情况:A、B组之CR在使用百令胶囊后尿中24 小时蛋白漏出量较C组减少或显著减少,血清肌酐明显回落。从研究可见百令胶囊具有良好的预防急性排斥作用,保护肝细胞免受药物、肝炎病毒的损害作用,对CR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任吉忠闵志廉朱有华
关键词:百令胶囊免疫抑制肾移植中药
肾移植病人的饮食指南
饮食指南不仅可改善尸体肾脏移植病人的营养状况,且结合免疫抑制剂应用情况及病理生理的特点,通过选择性地合理应用某些不同的营养素及营养成分,达到预防和减少免疫抑制药物对营养代谢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单品亚何长民闵志廉
文献传递
肾移植术后感染并发症用药的选择和评价
2001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感染并发症的用药选择。方法:对我院2048/2137例次肾移植中完整的27例尸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析,并对肾移植术后发生严重感染的50例患者进行病原学调查。结果与结论:感染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肾移植后感染的病 原菌有其特定的茵群谱,及时诊断与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感染的治愈率。
郑军华闵志廉朱有华
关键词:肾移植术后感染用药选择临床用药
膀胱癌膀胱全切后尿道复发四例
1997年
齐隽闵志廉朱有华
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切除尿道肿瘤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