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鹂
作品数: 40被引量:144H指数:7
  • 所属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张晓俊
作品数:59被引量:19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泪道内窥镜 泪道阻塞 置管治疗 环钻术 白内障
柯秀峰
作品数:29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 复发性 环钻术 泪道内窥镜 上泪道阻塞
薛信君
作品数:15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泪道内窥镜 泪道阻塞 置管治疗 泪小管断裂 视网膜色素
高燕
作品数:15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视觉诱发电位 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新生儿 电生理改变
刘锦
作品数:14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泪道内窥镜 置管治疗 泪囊炎 泪小管断裂 置管
抗晶状体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免疫示踪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了解针对晶状体组织的特异性抗体到达眼前节的途经、部位及其对晶状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抗体 ,观察被动免疫动物眼前节组织中荧光反应的变化 ,测定晶状体调节力和进行眼前节裂隙灯检查。结果 :特异性抗体 (IgG)首先到达睫状体部 ,而后出现在晶状体囊膜、虹膜和角膜内皮上 ;眼前节抗体含量峰值与裂隙灯观察的房闪、KP同时出现 ;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损伤与晶状体的调节力下降则出现于转移免疫后 2w。结论 :针对晶状体组织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可通过体循环先到达睫状体部 ,然后随房水而作用于晶状体上皮细胞。
张舒谭长强罗炎袁鹂
关键词:晶状体蛋白特异性抗体荧光反应生理功能
泪道内窥镜下联合置管术治疗泪囊囊肿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总结泪道内窥镜下联合置管术治疗眼部泪囊囊肿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例泪囊囊肿病人进行泪道内窥镜下联合置管术治疗及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尤其是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6例泪囊囊肿全部消失,有效率100%;泪道冲洗通畅5例,1例有部分回流。[结论]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围术期护理,对泪道内窥镜下联合置管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祁睿刘璟袁鹂
关键词:泪囊囊肿围术期护理
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彩色图形视觉电生理改变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彩色图形视网膜电图 (CP- E RG)、彩色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CP- VEP)的改变特征。方法 采用电生理方法记录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患者在白 /黑、红 /黑、蓝 /黑翻转图形刺激下的 CP- ERG、CP- VEP。结果 (1) POAG组 CP- ERG的 b波幅值下降 ,潜伏期延长 ;CP- VEP的 P1 0 0 波幅值下降 ,潜伏期延长 ;(2 ) POAG组 CP- ERG和 CP- VEP的异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POAG组CP- ERG和 (或 ) CP- VEP显著高于对照组及 POAG组白 /黑刺激下的异常发生率。结论 CP- ERG和 CP- VEP是检测早期 POAG视网膜功能改变的有效方法 ,其联合应用更有助于
袁鹂高燕罗炎
关键词:开角型青光眼视觉诱发电位
同种晶状体抗原免疫致白内障兔的子代晶状体功能和形态学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白内障(AIC)母兔所产子代晶状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学的变化,初步探讨母兔体内针对晶状体组织抗原免疫反应是否可以造成子代的晶状体损伤。方法同种晶状体抗原(HL-Ags)持续免疫孕家兔,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晶状体的混浊程度与密度,电脑验光仪测量母兔和子兔晶状体的调节力;并检测针对HL-Ags的血清特异性免疫反应;采用火棉胶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晶状体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AIC母兔和非AIC母兔所产子兔中,部分(5/21,2/46)出现晶状体视觉功能损伤,并发现其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升高,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出现病理损伤。对照组母兔所产子代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经HL-Ags免疫孕兔,无论是否造成AIC,其所产子代中部分可出现白内障,其晶状体损伤和功能障碍极可能与针对晶状体组织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张舒谭长强袁鹂
关键词:自身免疫白内障晶状体子代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被引量:9
2008年
袁鹂张晓俊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房角分离
眼部带状疱疹并发病毒性角膜炎病人的护理被引量:2
2008年
穆惠娣李苏梅袁鹂高燕
关键词:眼部带状疱疹溃疡性角膜炎病毒性并发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护理
不同麻醉方式对小儿泪道探通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比较表面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下小儿泪道探通术的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经保守治疗无效的6~12月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152例(164眼),分为表面麻醉组96例(103眼)和静吸复合麻醉组56例(61眼),表面麻醉组采用盐酸奥布卡因滴注,静吸复合麻醉组采用静吸复合喉罩麻醉。分别行泪道探通术,术后常规冲洗。统计两组患儿泪道探通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表面麻醉组103眼,治愈94眼,治愈率91.26%(94/103);静吸复合麻醉组61眼,治愈56眼,治愈率91.80%(56/61),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6)。表面麻醉组术中出血、术后溢泪及假道形成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静吸复合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眼睑蜂窝织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8)。表面麻醉组术中呛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静吸复合麻醉组,术后烦躁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静吸复合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吸复合麻醉组术中出现短暂气道痉挛1例,苏醒延迟1例,术后呕吐2例,予及时对应处理后,预后均良好。结论静吸复合麻醉下泪道探通术更为安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袁鹂环梦佳张晓俊
关键词:泪器阻塞泪道探通术表面麻醉
三通道双套环引导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三通道双套环引导治疗泪道阻塞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不同部位的泪道阻塞患者50例54眼在三通道泪道内窥镜下采用激光或微型环钻清除泪道阻塞后,配合使用我科独创的双套环技术引导置管,3-6月后拔除,术后随访3-...
刘锦薛信君袁鹂张晓俊
泪道内窥镜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研究涸道内窥镜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7年2-11月选择了52例71只眼鼻泪管阻塞患者,在局麻下,扩张泪点后将泪道内窥镜按常规泪道探通法插入泪道,监视器屏幕直视下找到鼻泪管阻塞部位。直视下以微型环钻、激光清除阻塞处组织,使泪道完全通畅后,将硅胶管插入泪道鼻泪管并固定于鼻泪管内。结果52例(71只眼)鼻泪管阻塞患者在泪道内窥镜下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后,随访3-6个月,治愈69只眼,治愈率达97.1%。结论在泪道内窥镜下,可以直接观察泪道内部情况,找到阻塞部位,能进行损伤最小的治疗,恢复鼻泪管的生理结构,术后反应轻,临床再通率高,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沈素民张晓俊袁鹂薛信君刘锦
关键词:内窥镜鼻泪管阻塞疗效
泪小管断裂双套环引导置管吻合联合内眦韧带减张术的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评价泪小管断裂双套环引导置管吻合联合内眦韧带减张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效果.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合并内眦韧带断裂71例(71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手术显微镜下寻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采用双套环引导泪小管置管吻合联合内眦韧带减张修复术修复断裂,术后3~6个月拔管,观察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结果术后观察溢泪症状及泪道冲洗结果显示64只眼治愈(90.14%),2只眼好转(2.82%),5只眼无效(7.04%).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双套环引导置管联合内眦韧带减张术治疗泪小管断裂合并内眦韧带断裂效果确切,早期观察无并发症.
刘锦袁鹂张晓俊
关键词:泪器泪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