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迎民
作品数: 142被引量:860H指数:14
  • 所属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方秋红
作品数:74被引量:430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 文献复习 肺纤维化 人肺
刘又宁
作品数:776被引量:6,832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机械通气 抗菌药物 SARS 金黄色葡萄球菌 急性肺损伤
宋青
作品数:259被引量:1,290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热射病 超声造影 预后 劳力性热射病 中暑
潘亮
作品数:69被引量:52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热射病 多器官功能衰竭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劳力性热射病 持续血液净化
周飞虎
作品数:182被引量:1,027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热射病 脓毒症 预后 劳力性热射病 急性肾损伤
EBUS-TBNA明确诊断纵隔结核的CT影像学表现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增强CT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明确诊断的纵隔结核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确诊率。方法对10例影像学表现以肺门、纵隔病变为主,临床疑诊为结核病的患者,行EBUS-TBNA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10例经增强CT联合EBUS-TBNA以及试验性抗结核治疗,9例明确纵隔结核诊断,1例诊断为结节病。患者年龄17-71岁,平均(39±16.82)岁。发热、咳嗽为常见症状,咳痰症状少见。纵隔结核好发部位为4R区、7区及2R区淋巴结,增强CT常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环形强化。结论纵隔结核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有其特点,增强CT结合EBUS-TBNA有助于诊断。
蒋延文田庆马迎民杨震安杨王慧霜陈良安
关键词:纵隔淋巴结结核CT
茶碱个体化给药的一点体会
2001年
随着经济改革的大潮到来,医药卫生系统也在逐步进行改革,医院药学工作的发展趋势要求药师深入临床、开展药学监护,与医生、护士乃至家属进行广泛交流,积极拓展临床药学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这对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提高药物治疗水平起着有效的作用.
陈秀兰周筱青裴保香宁静郭代红赵铁梅马迎民翟炜汪建新
胰蛋白酶与糖皮质激素影响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与骨架蛋白的表达
2013年
背景:肺成纤维细胞不但是肺组织的结构支持细胞,还能够通过增殖、收缩、趋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等多种功能在肺组织的炎症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目的:观察原代培养的人肺成纤维细胞在胰蛋白酶或糖皮质激素作用下增殖特性与骨架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人肺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胰酶处理24h,终浓度分别为0,0.5,1.0,5,10mg/L胰酶;地塞米松处理72h,在有血清培养条件下进行,浓度范围10-9-10-6mol/L。MTT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免疫印迹方法测定细胞波形蛋白和肌动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胰蛋白酶在低浓度(0.1-0.5mg/L)时刺激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而较高浓度(1-10mg/L)明显抑制细胞生长。地塞米松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不明显。胰蛋白酶显著上调肺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但对波形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地塞米松(10-9-10-6mol/L)显著抑制波形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支气管肺慢炎症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胰蛋白酶和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参与成纤维细胞增殖和骨架蛋白的表达发挥作用。
方秋红税朝祥王尧尧王瑞芹王晶马迎民
关键词:胰蛋白酶肺成纤维细胞骨架蛋白
“脏腑之精化生脏腑之气”的现代医学机制被引量:10
2017年
依据"脏腑之精"和"脏腑之气"的内涵,提出了中医"脏腑之精化生脏腑之气"的现代医学本质的假说。"脏腑之精"的现代医学本质主要体现为脏腑的所有细胞和由细胞外基质、组织液及细胞间信号分子等组成的细胞微环境的有机集合;而"脏腑之气"的现代医学本质主要涉及不断运动、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分子水平做功或能量转化的细胞特殊蛋白质、生物小分子及三磷酸腺苷。在上述假说的基础上,通过阐述"脏腑之精化生脏腑之气"的现代医学机制,揭示其现代医学原理,探讨补气中药通过影响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发挥补气功效的作用机理。
马迎民徐德成范吉平
关键词:脏腑之气细胞功能细胞信号传导
血清曲霉IgG抗体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肺曲霉菌病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曲霉IgG抗体联合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方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疑似肺曲霉菌感染患者97例,对患者进行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和慢性肺曲霉菌病(CPA)诊断,同时检测患者血清曲霉IgG抗体以及BALF GM抗原,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检测方法对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结果97例患者中,肺曲霉菌病患者确诊9例(9.28%)、临床诊断49例(50.52%)、排除肺曲霉菌感染患者39例(40.21%),将确定诊断、临床诊断患者58例作为病例组,排除肺曲霉菌感染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患者血清IgG抗体及BALF GM抗原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CPA患者血清IgG抗体显著高于IPA患者(P<0.05)。血清曲霉IgG以140 kAU/L为临界值时,敏感度为53.4%,特异度为94.9%。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M以0.5为临界值时,敏感度为75.9%,特异度为76.9%。单独采用血清曲霉IgG抗体对肺曲霉菌病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770,单独采用BALF GM抗原对肺曲霉菌病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13,二者联合对肺曲霉菌病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97。结论血清曲霉IgG抗体联合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可有效提高对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有助于患者的临床诊断,值得推广运用。
杨淑乔王晶马迎民张黎明
关键词:肺曲霉菌感染
放射性肺损伤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4年
胸部肿瘤在接受放疗的同时.周边正常的肺组织在受到超过其引发生物效应的阈值的放射剂量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王倩蒋延文马迎民
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生物效应胸部肿瘤肺组织
异位甲状腺癌双肺转移9年1例并文献复习
2008年
蒋延文方秋红马迎民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病理状态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老年免疫损害宿主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观察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 (他唑西林 )对照头孢哌酮 /舒巴坦 (舒普深 )治疗老年人免疫损害宿主( ICH)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56例 ICH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分为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治疗组及头孢哌酮 /舒巴坦对照组 ;治疗组 3 0例 ;应用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每日 10 .0~ 18.0分 2~ 3次静点 ,疗程 10~ 14 d;对照组 2 6例 ,分 2次静点 ,疗程 10~ 14 d。结果 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治疗总有效率 83 .3 % ,细菌清除率 80 .8% ;头孢哌酮 /舒巴坦组治疗总有效率 80 .8% ,细菌清除率 81.0 %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是治疗老年 ICH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的良效药物 ,安全、低毒、高效、抗菌谱广 ,患者耐受性好 ,对铜绿假单胞菌清除率高 ;治疗剂量一般要大 ,疗程要足 ,但仍需密切观察肝肾功能。
张骞云王慧玲马迎民周丽荣吕静
关键词: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免疫损害宿主肺炎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病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收治的4例ABPA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4例ABPA合并IPA患者其IPA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入院前均有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史;BAlF的GM检测均>1μg/L为阳性,血GM检测结果均>0.5μg/L,其中1例>1μg/L;影像表现为结节影伴晕征、空洞、肿块影等典型曲霉菌感染征象;BALF涂片可见大量菌丝,培养结果为曲霉菌属;4例患者均给予抗真菌治疗,3例患者临床好转,1例死亡。结论 ABPA合并侵袭型肺曲霉菌患者,其病情相对复杂和严重,BALF的GM检测有助于尽早明确诊断,采取敏感的抗真菌药物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措施,可改善患者预后。
王玲张黎明王晶马迎民
关键词:肺曲霉病侵袭性肺曲霉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家庭无创通气对COPD患者的康复治疗观察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稳定期实施家庭型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5年7月因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收入我科接受经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NIV),通气功能改善后携带家庭型双水平正压呼吸机返家的患者为治疗组,共18例;同期因同样病情收住院,住院期间接受经鼻(面)罩NIV,通气功能改善,出院后仅用家庭氧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共15例。结果: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随访,治疗组PaCO2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步行距离、年平均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急性加重COPD次数、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pH、Pa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治疗组中8例行肺功能检查较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尽早实施无创机械通气,出院后在稳定期继续间歇使用无创机械通气,能显著延长COPD稳定期,减少急性发作,减少住院次数,减缓肺功能的进行性恶化。
蒋延文潘磊胡征马迎民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呼吸衰竭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