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健民
作品数: 129被引量:2469H指数:29
  • 所属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赵越
作品数:217被引量:2,692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古地磁 泛非期 拉斯曼丘陵 火山岩 变质作用
陈虹
作品数:49被引量:41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径迹 秦岭造山带 新生代 地质地貌 勉略缝合带
孟庆任
作品数:117被引量:3,726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秦岭造山带 中生代 大别造山带 早白垩世 盆地演化
张拴宏
作品数:90被引量:1,448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锆石 华北地块北缘 大火成岩省 岩床 径迹
刘晓春
作品数:129被引量:914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变质作用 锆石U-PB年龄 变质 泛非期 杂岩
鄂西地区秭归盆地侏罗系沉积充填过程及其构造意义
秭归盆地位于大巴山构造带的东段,是侏罗系地层发育较为完整的陆相沉积盆地。以往对于该盆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石、古生物和地层对比方面,建立了较完整、细致的古生物地层序列,厘定了地层时代,并可与邻区进行对比,为盆地分析提供了良...
渠洪杰胡健民崔建军武国利陈虹
关键词:秭归盆地沉积充填地质构造
文献传递
银川盆地东缘黄河断裂第四纪活动与分段性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银川盆地位于南北地震带的北段,是一个典型的新生代断陷盆地,自西向东发育贺兰山东麓山前断裂、芦花台断裂、银川隐伏断裂和黄河断裂等四条主要活动断裂。该盆地中记载的历史最大地震是1739年平罗8级地震,其发震断裂一直存在争议,最近研究认为可能是黄河断裂,但是缺乏直接的古地震证据。本文通过对黄河断裂的地貌特征、几何分布、构造变形序列和地震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发现黄河断裂可以划分为红崖子段、陶乐段、滨河段和灵武段。断裂总体经历了早期由东向西逆冲变形向晚期西倾正断层的转换,构造应力场由NW–SE向挤压转变为EW向伸展,转换时间为晚更新世末。通过断裂不同位置活动性分析发现,黄河断裂在晚更新世末—全新世期间至少经历了5次古地震事件,其地震活动间隔约为3000a。其中滨河段的最新活动是在4000a以前,而陶乐段的最新活动可能在(330±30)aBP之后,对研究1739年平罗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具有重要的意义。
包国栋陈虹胡健民胡健民
关键词:银川盆地第四纪
秦岭造山带内宁陕断裂带构造演化及其意义被引量:41
2011年
宁陕断裂是秦岭造山带内部发育的一条近东西向区域性断裂。研究表明,宁陕断裂运动学性质为左行走滑,变形早期为韧性变形,晚期叠加脆性变形。早期变形形成的同变形变质矿物的40Ar-39Ar定年结果显示,变形时代为169~162Ma左右,属于秦岭造山带碰撞后陆内变形阶段产物。宁陕左行走滑断裂的存在暗示着在中晚侏罗世之前,现今南秦岭构造带很可能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构造单元。宁陕断裂北西侧具有古老变质基底,并有大量早中生代花岗岩体侵入;南东侧只发育中上元古宙浅变质火山-沉积组合,发育晚元古宙-早古生代基性侵入岩脉及一些碱性岩脉。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围绕着扬子地块西缘和北缘,发生过左行走滑变形,这可能与扬子地块在这个时期的顺时针旋转相关。
胡健民孟庆任陈虹武国利渠洪杰高卫陈文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扬子地块
鄂北南化地区灯影组碳酸盐台地沉积及层序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根据沉积岩相及相组合特征,在鄂北南化地区出露的灯影组碳酸盐岩中自下而上划分出三种主要的沉积相带:蒸发台地、局限台地潮坪和开阔台地泻湖。这一环境演化特征指示相应时期的海平面具有缓慢的上升趋势。层序地层学方面的研究表明,本区灯影组内部可以划分出两个层序,它们代表了晚震旦世晚期本区海平面在总体缓慢上升的背景上,还发生过次一级的波动。这些次级旋回的延续时间(约几千万年)和相应的海平面上升速率(约几十mm/1000yr),表初可能是第2、3级旋回性海平面变化的产物。
王翔胡健民
关键词:碳酸盐岩沉积相灯影组地层层序
鄂尔多斯地块周缘新生代构造
鄂尔多斯地块作为华北板块的主要部分,处于古亚洲洋、太平洋与特提斯洋3大构造域汇聚部位(图1a)。研究表明,新生代以来鄂尔多斯地块除西南缘挤压缩短外,其周缘发生强烈伸展断陷活动,形成以新生代断陷盆地系统(东缘山西盆地,南缘...
施炜胡健民陈虹
关键词:鄂尔多斯地块断陷盆地新生代
文献传递
武当地块基性侵入岩群的地质特征与构造意义被引量:29
2003年
南秦岭构造带武当地块中发育密集侵位的基性侵入岩群,由于武当地区构造变形复杂,这些基性侵入岩体的侵位特征一直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而查明它们的侵位特征,对认识其侵位机制、判断岩浆侵位的大地构造背景以及开展进一步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岩浆动力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在武当地块不同构造部位所做的一些详细的1∶5万地质填图以及相应的构造学研究表明,这些侵入岩体是顺层侵位到武当山岩群和耀岭河组中的,少数直接侵位到震旦系陡山沱组和邓影组中,侵入体密集发育的部位受武当地块古生代顺层伸展拆离构造的主拆离面控制。作者同时获得了402 Ma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表明这些基性侵入岩群形成于中古生代。因此无论这些基性侵入岩群的地质特征,还是其同位素年代学测试结果,都表明与前人所说的元古代超大陆的裂解很可能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考虑到这个时期南秦岭构造带中发生的紫阳-岚皋碱性岩浆活动、镇安-旬阳浅层塌陷盆地、武当地块伸展滑脱构造及随枣地区基性侵入岩群的侵位等地质构造事件,作者认为武当地块基性侵入岩群很可能是古生代时期南秦岭岩石圈拉伸所导致的深部基性岩浆上侵的结果。
胡健民赵国春孟庆任罗洪王宗合
关键词:武当地块
西秦岭和松潘地体三叠系深水沉积被引量:36
2007年
西秦岭和松潘地体三叠系主要由深水沉积物组成.通过对这一地区三叠系主要沉积岩相的详细分析,认为它们是不同沉积过程的产物,包括水下碎屑流、浊流、底流、深水悬浮沉积和液化沉积物流等.碎屑流可划分为砾质和砂质碎屑流两种类型,其中砂质碎屑流沉积在整个深水沉积体系中占很大比例.浊流沉积以发育正粒序为特点,鲍马层序虽普遍存在,但并非全部由真正浊流沉积形成.鲍马层序中不具正粒序的块状Ta段是砂质碎屑流的产物,而具牵引流沉积构造的其他段为低密度浊流或底流改造的结果.三叠系的深水沉积可构成四种相组合,即厚层-块状粗粒相组合、中-厚层状砂岩夹细粒沉积相组合、薄互层状细粒相组合,以及同沉积滑塌/角砾岩相组合.对区域相组合的分析结果显示,西秦岭合作-尖扎一带下三叠统沉积发生在大陆斜坡、水下河道和斜坡底沉积裙等沉积环境,中三叠统则主要由斜坡底部水道-沉积裙沉积构成,而在宕昌-迭部地区,同期地层以台地碳酸盐岩发育为特征.自中三叠世拉丁期开始,西秦岭浅水碳酸盐岩演变为深水沉积体系,指示安尼期碳酸盐台地发生快速沉陷.松潘地体北部沉积体系的发展与西秦岭宕昌-迭部地区的沉积过程非常类似,下三叠统和中三叠统下部由浅水碳酸盐岩组成,然后从拉丁期转变为斜坡底部沉积裙沉积组合.
孟庆任渠洪杰胡健民
关键词:西秦岭三叠纪深水沉积沉积盆地
扬子地块北缘滑脱系统结构单位的组成与特征被引量:1
1993年
扬子地块北缘滑脱系统由一些发生于不同深度层次的滑脱面(带)及其之间的变形或未变形的岩石地层单位组成。鄂西北南化塘一带已确定出滑脱构造由三个主滑脱面(带)与下部强变形带、中部褶皱层及上部层滑岩片构成。这些结构单位各自都具有一定的岩石地层组成和变形构造形迹组合,并且自下而上虽然变形机制均以顺层剪切为主,但变形的性质与变形强度都有明显的变化。
胡健民郭力宇宋子新李侠刘护军
关键词:扬子地块北缘滑脱构造
当代城市地质调查现状与发展趋势
城市发展的需求驱动城市地质调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战略发生重大转变,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而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关系到全局的关键性问题。随着世界城市人口接近总人口的半数,这一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杜子图翟刚毅程光华胡健民
关键词:城市地质城市化进程人居环境质量
文献传递
南化塘地区灯影组的暴露标志及其意义被引量:5
1993年
本文通过对鄂西北南化塘地区灯影组发育的暴露标志:渗滤豆石、虫蚀状构造、洞穴充填沉积、干裂及帐篷构造的研究,认为灯影中晚期为本区主要的暴露时期。
刘护军樊双虎胡健民李侠郭力宇宋子新
关键词:灯影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