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冰
作品数: 38被引量:66H指数:4
  • 所属机构: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 所在地区:安徽省 蚌埠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水利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曹秀清
作品数:46被引量:181H指数:8
供职机构: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江淮丘陵区 节水灌溉 小麦 江淮丘陵 水稻
汤广民
作品数:53被引量:437H指数:12
供职机构: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节水灌溉 淮北平原 水稻 水资源 水分生产函数
潘强
作品数:35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节水灌溉 测定仪 现场测试 大型灌区 数显仪
曾建军
作品数:15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水利厅
研究主题:饮水安全工程 超低压 管网铺设 滴头 滴灌滴头
王友贞
作品数:60被引量:457H指数:13
供职机构: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节水灌溉 水稻 水资源 农田排水 淮北平原
安徽省干旱分布特征与抗旱保障能力分析
2015年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受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需水迅猛增加和水体污染等影响,我省干旱灾害呈现频次增高、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延长和灾害损失加重等特点,充分认识我省干旱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与抗旱应急保障能力,通过开展城市应急水源建设、灌区节水改造、生态补水、抗旱应急体系建设等工作,提高我省综合抗旱减灾能力,减少干旱灾害损失,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
李金冰
关键词:抗旱能力
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应注意的问题被引量:2
2006年
文章针对安徽省各区域水源、地形条件,从水源、供水系统与方式、供水工程类型、取水和调节构筑物、水质净化及消毒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农村饮水工程因地制宜适应性模式。
曾建军李金冰夏小林陈升旗
关键词:农村饮水工程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田排水综析
介绍了安徽省淮北平原地区涝溃灾害成因、排水指标及农田排水系统现状,分析了该地区农田排水所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问题的症结及解决方案。
李金冰叶乃杰
关键词:农田排水
文献传递
安徽省淮北平原2003年洪涝灾害及致灾原因分析
2004年
李金冰李金涓叶乃杰
关键词:淮北平原降雨过程丘陵
安徽淮北地区“作物-水模型”与优化灌溉制度研究
王友贞汤广民张炎张效武章启兵李金冰许晓彤杨泽跃潘强沈涛胡玉怡袁有朝曹秀清
该项目建立了适合淮北地区小麦、油菜、玉米和大豆等四种主要农作物的“作物-水模型”,并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分别求出了安徽淮北不同分区、不同水文年型小麦等四种作物的优化灌溉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灌溉投入分析确定了其经济灌溉定额以...
关键词:
关键词:农作物作物-水模型动态规划灌溉制度节水灌溉
高压摆喷灌浆在永固水库加固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一、概述永水库地处淮北平原萧县东南部山丘区,属新汴河水系,主要任务是防洪、灌溉,兼有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水库总库容442万m3,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5.2km2,下游有永、闸河2座煤矿以及永镇和永马、永塑公路,防洪保护人口1.5万。
潘强李金冰周松刘鹏
关键词:高压摆喷灌浆水库淮北平原流域面积山丘区
安徽省淮北地区不同水文年小麦、玉米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被引量:10
2003年
 依据安徽省水科院新马桥农水综合试验站1996~2001年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专项试验资料和分布于安徽淮北地区北、中、南部8个试验站(点)历年的试验统计资料,从淮北地区不同年型作物的需水量、有效降雨量、地下水利用量和灌溉需水量计算入手,利用水量平衡原理详细分析了小麦和玉米在不同年型需要的净灌溉水量。由此说明了该区补充性灌溉的特征和实施灌溉的必要性,同时对客观地认识该区农业灌溉的特性、作用以及科学、合理、高效利用灌溉水资源提供了理论、技术指标依据和决策依据。
李金冰曹秀清汤广民
关键词:节水灌溉
平原区大沟蓄水与农田水资源调控技术推广转化
王友贞汤广民沈涛李金冰
该项目以“大沟蓄水与农田水资源调控技术研究”成果为技术依托,遵循淮北平原多年来在实践中摸索的治水规律,广泛吸收淮北各地利用各类载体调蓄农田水资源的经验,利用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建立的推广试验区,进一步研究了大沟控制蓄水系...
关键词:
关键词:地下水利用
淮北平原农田水利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题
本文根据淮北平原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条件特点,针对农田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探讨淮北平原农田水利的总体布局,并从防洪除涝、灌溉、永生态及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多方面提出规划建议,旨在促进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李金冰
关键词:淮北平原农田水利
基于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的淮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构建适宜于淮北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AHP构权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选取典型地区特定年份相关数据,计算典型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旨在促进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李金冰章启兵刘猛
关键词: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