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同标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艺术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梁燕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0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
- 研究主题:装饰 辨伪 文字设计 笔意 版本源流
- 阮荣春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4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画风 中国画 山水画家 艺术 山水画
- 梁燕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6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汉字设计 审美取向 艺术表现 楚文化 装饰图案
- 赵玲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颜真卿书法 颜真卿 佛像 型制 唐代书法
- 肖业伟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学术价值 官修 文献学 清代时期 《女史箴图》
- 简论北宋画学教育得失被引量:5
- 2007年
- 我国近代教育兴起之前,官方创设的绘画教育专门机构仅有北宋末年的画学。“画学”这个名词是比照而来的,当时与书学,算不,医学等并列 ,都是太学的分支。
- 张同标
- 关键词:近代教育画学得失北宋绘画教育
- 湖南滩头木版年画的初步调查与研究
- 2015年
- 湖南滩头年画以出产于滩头小镇而得名。小镇地处湘贵黔交通要冲,又是通向洞庭湖的水路要津,为年画行销提供了便利。当地盛产竹纸,木版年画是当地纸业的深度开发。印刷年画的竹纸需要事先刷上一层泥粉,泥粉纸上的色彩饱满亮丽,这是滩头年画的独有特色。目前,当地仍在生产的年画仅有32个品种,已濒临灭绝的边缘。作为中国传统年画的一个案例,在关注较多的视觉造型之外,关于年画的历史回溯、断代分期、工艺流程等方面至今仍然缺乏严谨的学理研判。
- 张同标
- 关键词:滩头年画
- 天书云篆:道教文字的视觉神秘化及信仰观念被引量:1
- 2017年
- 道教所使用的文字,往往对字体结构进行了极大的夸张与变形,并附会以种种道教神学的解释,使文字罩上了一层浓厚的神秘色彩。道教的文字主要应用于符箓、法印中,这些经过极度变形而难以识读的云篆天书,是中国人对文字灵性的崇敬的表现之一。
- 张同标梁艳
- 宋徽宗画学考论被引量:6
- 2008年
- 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太学始自西周,魏晋到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但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相应地,将绘画教育列入国家的最高学府,就称之为"画学",相当于今天的"国立艺术学院"之类,是绘画教学的最高学府。在古代中国,绘画尽管被视为文人雅事。
- 张同标
- 关键词:画学绘画教学国子学画史
- 蓝毗尼标印石与阿育王石柱铭文述异
- 2016年
- 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礼拜蓝毗尼、竖立石柱、镌刻铭文以来,直至近代考古振起,有关迦毗罗卫和蓝毗尼的文献记载基本上出自中国游方僧之手。1995年在摩耶庙遗址中心部位出土的标印石(marker stone),大体与支僧载笔下"阿育王以青石挟足迹两边,复以一长青石覆上"的记载相符。标印石的发现,不仅再次确认了释迦牟尼诞生的准确地点,也引起了学界对阿育王石柱铭文的释读歧异进行了重新思考,把柱铭中的"silā-viga?abhī^cā"理解为标印石的看法引人瞩目。这一新诠读方案虽然未必是最终定谳,却也显现了文献记载、考古发现与金石刻辞的多重比证的巨大魅力。同时,显示了柱铭关于减免税收(ubalike-ka?e a?habhāgiye ca)的另一疑难问题,可能也有赖于同样的方法以解答。
- 张同标
- 阿弥陀佛三尊五十菩萨像源流考被引量:7
- 2012年
- "阿弥陀佛三尊五十菩萨像"是早期净土变造像的一种类型,该图像以阿弥陀佛为中心,左右侍立大势至与观世音。从主尊所坐的莲花梗茎上分出许多细枝,分布在主尊两侧,犹如网缦或树枝般的托起许多小莲花,小莲花之上共坐五十尊形体较小的菩萨。该图像渊源于古印度笈多王朝流行的"舍卫城大神变造像",与旧籍所言得自"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的记载相符。
- 张同标
- 玄淡与狂肆:论禅宗对明代书画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作为宗教流派之一的禅宗,自六祖慧能(636-713)以来,使得"印度佛教在中国"一举成为"中国佛教"[1],这与约略同时代的玄奘(600-664)等人取经归国创立法相宗判断有别,也与稍后的"开元三大士"(善无畏,637-735;金刚智,669-741;不空,705-774)所传的正纯密教完全不同。后两者都致力于把印度佛教尽可能原封不动地搬移到中国,对于中国而言,这是"印度佛教在中国",而慧能等人创造的禅宗却完全是典型的"中国佛教"。
- 张同标
- 关键词:六祖慧能印度佛教密教成佛妙悟
- 沉厚静穆:中原古代绘画之美被引量:1
- 2012年
- 从整体上审视,"沉厚静穆"的美学理念贯穿了中原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原绘画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格。在五代北宋,中原绘画完成了从"真境"到"诗意"的转换,继而又分化为宫廷的、文人的、民俗的三类不同的审美趣味。中原古代绘画的发展与学术文化、王朝政治,甚至帝王宗亲的个人偏好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 张同标
- 关键词:诗意
- 中国早期净土变相的型制与渊源被引量:5
- 2011年
- 中国佛教艺术中的净土变相,其主要图像特征是阿弥陀佛三尊处于楼阁与莲池之间,周围有菩萨天众与各式化生等,表达了信众往生西方乐土的愿望。最早的净土变相典型像例是南响堂山第1、2两窟的浮雕,表明净土变相正式形成于北齐。净土变相的基本图式和构成要素,与犍陀罗地区出土的"穆罕默德那利造像"尤为相近,是借用古印度流行的"舍卫城大神变造像"为图像范本,结合净土佛典而创制的。这一发现,既指明了中国净土变相的源头,也从具体的案例中显示了笈多王朝的佛教艺术对中国的巨大影响。
- 张同标
- 形式与意义:关于阿育王狮子柱头的考察被引量:2
- 2017年
- 古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阿育王,在位时期与中国秦始皇约略相当。阿育王通过皈依佛教、圣迹巡游、竖立石柱、刻写法敕、建造窣堵波等方式,把佛教从单纯的教理层面转化为普通民众具体可感的宗教形态。阿育王石柱自身作为崇拜对象,可能始于婆罗门祭柱,后来成为因陀罗、湿婆以及水神婆留那的象征,礼拜石柱能获得神祇保祐、消除恐怖。柱顶圆雕是古印度美术史的早期实例,鹿野苑狮子柱头成为印度国徽的图案基础。柱头圣兽有狮、象、马、牛四种,对应特定的神祇崇拜。鹿野苑石柱刻有阿育王禁戒僧团分裂的铭文,柱顶法轮与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对应,表明法轮柱开始与佛教联系起来,自此开始,法轮柱的佛教属性越来越明显,最终发展成为佛教的象征。
- 张同标
- 关键词:佛教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