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湘巍
-

-

- 所属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
- 所在地区: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研究方向:理学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刘子忠

- 作品数:81被引量:104H指数:5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密度泛函理论 芳香性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刘东升

- 作品数:89被引量:363H指数:1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克隆代码 克隆 程序设计基础 程序设计 密度泛函理论
- 刘红霞

- 作品数:24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密度泛函理论 芳香性 反应机理 结构化学 甲烷
- 吴静

-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催化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降解反应 密度泛函理论 密度泛函 全氟 FE3+
- 刘玉宁

-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芳香性 M 配合物 密度泛函 K+
- 全氟辛酸(PFOA)热降解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采用Gaussian09ONIOM分层计算方法,研究了全氟辛酸(C7F15COOH)热分解消除HF的反应历程,在B3LYP/aug-cc-pvtz//B3LYP/6-31G(d,p)+ZPVE水平下,得到7条可能的反应通道.计算结果表明,全氟辛酸的热降解反应可以通过六元环反应机理、五元环反应机理、直接脱CO、CO2、CF2反应机理平行进行得到产物,其中以五元环过渡态进行反应生成CO、CF3(CF2)5CFO具有相对较低的活化能,为反应的主要通道,生成产物CO2和CF3(CF2)4CF=CF2的产率较低;PFOA的H异构化后经过五元环过渡态消除HF分子并形成环氧中间体,此过程能垒高达183.4kJ/mol,相较于其他各步能垒最高,为整个反应的速控步骤,理论预测的主要产物与实验基本吻合.研究还表明,强酸性条件有利于PFOA的降解.
- 范叶萌刘子忠戈杨刘东升葛湘巍
- 关键词:全氟辛酸热解反应机理
- 三氟乙酸消除氟化氢分子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 蒋亚军刘子忠刘东升葛湘巍
- 锐钛矿TiO2降解全氟小分子的第一性原理的研究
- 崔文颖刘子忠刘东升葛湘巍
- Fe3+对全氟辛羧酸降解反应影响的理论研究
- 全氟辛酸(PFOA)是具有强化学稳定性的有机污染物.本研究在B3LYP/6-31G(d,p)水平上得到了气态PFOA及在水溶液中PCM模式下C7F15COO-及其与Fe3+ 、[Fe(H2O)5]3+作用后的优化构型,并...
- 刘子忠吴静鲍玉峰刘东升葛湘巍
- 关键词:全氟辛酸降解反应密度泛函
- C6FmH6-m(m=1-6)结构及芳香性的理论预测
- 张敏刘子忠刘东升葛湘巍
- 关键词:密度泛函电子结构芳香性
- Fe^(3+)对全氟丁酸降解反应影响的理论研究
- 2013年
- 目的从理论计算的角度来研究Fe3+对全氟丁酸降解反应的影响,为寻找更有效的实验降解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全氟丁酸(PFBA)为研究对象,应用Gaussian09程序,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方法对C3F7COOH,C3F7COO-及[C3F7COO-Fe]2+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得到C3F7COOH,C3F7COO-及[C3F7COO-Fe]2+3种优化结构的UV-VIS光谱,其强吸收峰对应的吸收波长依次增大,吸收光能依次减小,吸收光强度依次明显降低,表明Fe3+可促进PFBA光催化降解。结论由于形成[C3F7COO-Fe]2+配合离子,电子由基态到激发态跃迁所需的激发能降低,故Fe3+可促进PFBA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发生。
- 吴静刘子忠刘红霞刘东升葛湘巍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UV-VIS光谱
- 全氟辛磺酸(PFOS)的结构及热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 全氟辛磺酸(PFOS),因其在环境介质中的稳定性、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正逐渐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应用Gaussian09 程序,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方法,对全氟辛磺酸(C8F17S...
- 鲍玉峰刘子忠吴静刘东升葛湘巍
- 关键词:全氟磺酸密度泛函
- 半三明治(1,3,5-C_3P_3H_3)M和三明治(1,3,5-C_3P_3H_3)_2M(M=Li^+-K^+,Be^(2+)-Ca^(2+))配合物的结构与芳香性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1,3,5-C3P3H3、(1,3,5-C3P3H3)M和(1,3,5-C3P3H3)2M(M=Li+-K+,Be2+-Ca2+)的结构、键和能以及芳香性.结果表明,1,3,5-C3P3H3、(1,3,5-C3P3H3)M和(1,3,5-C3P3H3)2M的基态结构分别为D3h、C3V和D3d对称性;(1,3,5-C3P3H3)2M的交错(D3d)和重叠(D3h)两种构型的旋转势能面较平坦,金属离子与配体间主要以静电作用相结合,第一、第二主族三明治配合物的解离方式不同,其中(1,3,5-C3P3H3)2Mg2+的解离能最大,配合物最稳定;除(1,3,5-C3P3H3)Mg2+和(1,3,5-C3P3H3)2Be2+为中心反芳香性外,其他配合物都具有芳香性,其中心芳香性较自由配体降低,且内侧芳香性大于外侧芳香性;芳香性的主要贡献来源是C-Pπ键,同主族三明治配合物的芳香性随着金属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强.
- 刘玉宁刘子忠刘东升葛湘巍
- 关键词:芳香性密度泛函
- 甲烷在Ni(110)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密度泛函理论方法(GGA/PW91),结合周期平板模型,研究了甲烷在Ni(110)面不同位置的吸附行为,找到最稳定的吸附方式,并对其稳定结构进行电荷和态密度分析.结果表明:甲烷在Ni(110)面24种吸附方式中,顶位T4的吸附能(4.59kJ/mol)最大,是最稳定的吸附方式,且为物理吸附;从C-H键长和CH4吸附前后的振动频率分析可知,C-H1或C-H4键易断裂;通过Mulliken电荷布居的分析可知,相对于吸附前,吸附后电子从被吸附物Ni的4s、4p轨道以及吸附物中C的2s、2p轨道转移给吸附物中H1或H4的1s轨道;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析表明,在-10^-5eV的能带区间出现了新峰,该能带由C的2p轨道、H的1s轨道以及Ni的4s、4p轨道构成,说明CH4在Ni(110)晶面吸附有相互作用.
- 李萍刘子忠刘红霞刘东升葛湘巍
- 关键词:CH4密度泛函理论
- 二氟卡宾与碳酰氟环加成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 2011年
- 利用密度泛函(DFT)理论和高精度耦合簇方法[CCSD(T)]及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和电子密度拓扑(AIM)方法,对单重态CF2与CF2O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研究.在B3LYP/6-31G(d)水平上优化了反应势能面各驻点的几何构型,在CCSD(T)/6-311G(d)水平上计算了各物种的单点能量,并对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总能量进行零点能校正.计算结果表明,单重态CF2与CF2O的C=O键发生加成反应,经过一条二中间体二过渡态反应通道,生成产物P1(CF3COF).产物P1又可以分解为CO和CF4,但需要经过一个高达498.2kJ/mol的势垒,该反应过程在常温下难以进行.
- 蒋亚军刘子忠刘东升葛湘巍
- 关键词:反应机理自然键轨道理论电子密度拓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