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书娟
作品数: 22被引量:109H指数:6
  • 所属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河南省 南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洛阳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

相关作者

孙义长
作品数:20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人参皂苷RG3 肺肿瘤 免疫功能 增殖
樊涛
作品数:13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放疗 微小RNA 肺腺癌 TP 化疗治疗
邢鲁奇
作品数:63被引量:200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乳腺肿瘤 乳腺癌 乳腺导管癌 免疫组织化学 表达及意义
任金山
作品数:10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放疗敏感性 食管癌 超分割放疗 食管鳞状细胞癌 食管鳞癌
蔡向前
作品数:9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河南总队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大豆异黄酮 去势手术 乳腺癌 IV型胶原
复方苦参注射液通过抑制多药耐药基因1和P糖蛋白的表达改善原位肺癌小鼠吗啡耐受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原位肺癌小鼠吗啡耐受的影响,检测其对原位肺癌小鼠模型吗啡激活的多药耐药基因1(MDR1)介导的P糖蛋白(P-gp)过表达的关系。方法建立原位肺癌小鼠吗啡耐受模型,采用梯度浓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处理,热辐射甩尾法测定不同条件下痛阈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DR1 mRNA和P-gp蛋白的表达;采用凝胶迁移技术检测MDR1基因上游启动子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DNA结合活性的改变。结果吗啡组小鼠在第8天的最大镇痛百分率(MPE)为(85.21±6.53)%,第10天和第12天分别下降至(38.45±5.52)%和(28.14±4.52)%,表明原位肺癌小鼠已经形成吗啡耐受。而吗啡+3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小鼠在第8天的MPE为(79.34±6.50)%,第10天和第12天分别下降至(62.16±5.53)%和(40.20±4.50)%。RT-PCR检测结果显示,吗啡组、生理盐水组、吗啡+3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和2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小鼠脑组织中MDR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3±0.79、1.04±0.38、1.37±0.38和1.43±0.53。吗啡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与2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组与吗啡+3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吗啡组、生理盐水组、吗啡+3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小鼠脑组织中P-gp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6±0.40、1.00±0.23和1.27±0.27。吗啡组P-gp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吗啡+3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与吗啡组比较,P-gp蛋白的表达亦明显下降(P<0.05)。吗啡+纳络酮组CREB的DNA结合活性为(0.89±0.23)Pu;生理盐水组CREB的DNA结合活性为(0.23±0.07)Pu,明显低于吗啡组[(0.81±0.23)Pu,P<0.05]和吗啡+纳络酮组(P<0.05);而吗啡+3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CREB的DNA结合活性为(0.79±0
孙义长游蓉丽王磊任金山王冬营苏书娟徐瑞凤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肺肿瘤吗啡耐受P糖蛋白多药耐药基因1
局部晚期胃癌患者XELOX化疗同步放疗89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XELOX化疗同步放疗对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1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9)和观察组(n=89)。两组均采取常规分割调强放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XP方案化疗,观察组采取XELOX方案化疗。在放疗结束后6 W左右进行CT复查,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生存质量(GQOL-74)。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1. 91%与对照组68. 54%相比,无明显差异(P>0. 05);观察组Ⅰ~Ⅱ度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 <0. 05);两组治疗前GQOL-74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 0. 05),两组治疗后GQOL-74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 <0. 05)。结论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予以XELOX化疗同步放疗治疗疗效肯定,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有效。
孙义长王冬莹苏书娟
关键词:局部晚期胃癌
NIS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研究钠碘同向转运体(NIS)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术后131I治疗效果预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挑选三阴性乳腺癌(TNBC)3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挑选3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和上述三阴性乳腺癌的癌旁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IS蛋白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表达差异。结果 NIS蛋白在non-TNBC组、TNBC组及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22/30)、66.7%(20/30)、6.7%(2/30),NIS在TNBC组和non-TNBC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组和癌旁组织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non-TNBC组和癌旁组织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NIS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强表达,提示NIS介导的131I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丁斌刘金彪苏书娟蔡向前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
紫草素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5、10、20、40、80和120 mg/L)紫草素对SKOV-3细胞活力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检测8 mg/L紫草素联合不同剂量(0、2、4、6和8 Gy)X射线照射对SKOV-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将SKOV-3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紫草素组(8 mg/L紫草素处理)、8 Gy组(8 Gy X射线照射处理)和紫草素+8 Gy组(给予8 mg/L紫草素处理48 h后,再进行8 Gy X射线照射处理)。PI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SKOV-3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SKOV-3细胞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0~80 mg/L浓度范围内,紫草素浓度依赖性抑制SKOV-3细胞活力(P<0.05),IC_(50)为(38.54±0.57) mg/L;紫草素联合放疗处理后的SKOV-3细胞的存活曲线较单独放疗左移,放射增敏比为1.45±0.05。与8 Gy组相比,紫草素+8 Gy组G_2/M期细胞所占比例下降(P<0.05),p-PI3K和p-AKT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紫草素具有提高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放射敏感性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紫草素缓解X射线引起的G_2/M期阻滞及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樊涛郭彦伟任金山苏书娟
关键词:紫草素卵巢癌PI3K/AKT信号通路
MMP-2、MMP-9在乳腺导管癌中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与IV型胶原(collagen IV)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双染法检测60例乳腺导管癌中MMP-2、MMP-9和IV型胶原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的关系。结果 MMP-2、MMP-9在乳腺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80%,明显高于乳腺正常组织的10%;MMP-2、MMP-9在靠近基膜或者将突破基膜处的癌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强,MMP-2、MMP-9在肿瘤直径>2 cm(83.9%,90.3%)、有淋巴结转移(87.0%,91.3%)及C-erbB-2阳性组(80.9%,85.1%)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58.6%,65.5%),(64.9%,67.6%),(46.2%,53.8%);IV型胶原的表达与MMP-2、MMP-9的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在乳腺导管癌的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过程中,MMP-2、MMP-9对IV型胶原的降解可能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MMP-2、MMP-9和IV型胶原,可能对判断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潜能及评估预后有参考价值。
苏书娟邢鲁奇陈登庭邓淼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IV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
NIS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
2011年
目的研究钠碘同向转运体(Na+/I-symporter,NIS)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术后131I治疗效果预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挑选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3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挑选3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和上述三阴性乳腺癌的癌旁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IS蛋白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表达差异。结果 NIS蛋白在non-TNBC组、TNBC组及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66.7%、6.7%,NIS在TNBC组和non-TNBC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组和癌旁组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n-TNBC组和癌旁组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S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强表达,提示NIS介导的131I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刘金彪丁斌苏书娟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
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菌群的改变及复方黄芩含漱液的作用
2024年
目的观察鼻咽癌(NPC)放疗患者口腔菌群的改变,并探讨复方黄芩含漱液对其口腔菌群、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NPC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研究组,依据放疗期间所用含漱液的不同,进一步分为A组(复方黄芩含漱液,36例)和B组(生理盐水含漱液,32例)。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63例健康志愿者的体检资料记为健康组。对比研究组对象放疗前与健康组对象口腔菌群情况。对比A、B组患者放疗前后口腔菌群情况。对比A、B组患者放疗中口腔黏膜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口腔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螺旋体门和链球菌属、卟啉单胞菌属、嗜血杆菌属以及其他菌属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健康组(均P<0.05),而厚壁菌门、梭杆菌门和罗氏菌属、罗尔斯顿菌属、韦荣球菌属、乳杆菌属、奈瑟菌属、普氏菌属的相对丰度均低于健康组(均P<0.05)。治疗后A组患者口腔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螺旋体门和罗尔斯顿菌属、韦荣球菌属、卟啉单胞菌属、奈瑟菌属、普氏菌属均显著降低,且A组均显著低于B组(均P<0.05)。治疗后A组患者口腔厚壁菌门、梭杆菌门和罗氏菌属、链球菌属、卟啉单胞菌属、乳杆菌属、嗜血杆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升高,且A组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治疗后B组患者口腔菌群变化以卟啉单胞菌属和韦荣球菌属为主,同时A、B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NPC放疗患者口腔菌群中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螺旋体门和链球菌属、卟啉单胞菌属、嗜血杆菌属以及其他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厚壁菌门、梭杆菌门和罗氏菌属、罗尔斯顿菌属、韦荣球菌属、乳杆菌属、奈瑟菌属、普氏菌属的相对丰度减少。复方黄芩含漱液可改善NPC放疗患者的口腔菌群紊乱状况,并可有效降低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
匡丽党惠兵孙杰樊涛苏书娟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口腔菌群
MMP-2、MMP-3、MMP-7、MMP-9在乳腺导管癌早期浸润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检测 MMP-2、MMP-3、MMP-7、MMP-9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乳腺导管癌早期浸润中的作用及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索乳腺癌早期浸润转移的机理,为乳腺癌的早期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
苏书娟
关键词:乳腺导管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3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检测MMP-3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与乳腺导管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48例乳腺导管癌患者MMP-3的表达,分析MMP-3与乳腺导管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肿瘤ER、PR、E-cad、C-erbB-2的关系。结果:MMP-3在乳腺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乳腺正常组织(P<0.05)。MMP-3在无淋巴结转移和C-erb-B阳性的乳腺导管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而在不同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肿瘤ER、PR、E-cad、C-erbB-2分组间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MP-3在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导管癌组织高表达,和较早阶段乳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将有可能预测高危人群作出早期诊断;MMP-3在C-erbB-2阳性的乳腺导管癌组织显著高表达,联合检测这两个指标对判断乳腺导管癌的预后可能有重要意义。
苏书娟邢鲁奇陈登庭
关键词:乳腺导管癌基质金属蛋白酶-3免疫组织化学
大豆异黄酮在低雌激素环境下对MMTV-erbB-2转基因小鼠的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在低雌激素环境下对MMTV-erbB-2转基因小鼠乳腺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MMTV-erbB-2转基因雌性小鼠90只,分为3组,每组30只。60只行卵巢摘除术使MMTV-erbB-2转基因小鼠体内形成低雌激素环境,分别使用含大豆异黄酮饲料(大豆异黄酮组)和普通饲料(普通饲料组)喂养。另30只为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观察乳腺肿瘤的潜伏期及发生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乳腺组织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豆异黄酮组肿瘤潜伏期较其他2组明显缩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水平较其他2组高(P<0.05)。3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雌激素环境下,大豆异黄酮对MMTV-erbB-2转基因小鼠乳腺肿瘤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蔡向前张广平李小卉苏书娟侯建峰韩丹介晓阳冯笑山
关键词:去势手术大豆异黄酮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