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爱加
-

-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乔广宇

- 作品数:147被引量:35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寰枢椎脱位 颅颈交界区畸形 显微手术治疗 照射
- 张远征

- 作品数:269被引量:1,510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 疗效分析 手术 外科治疗
- 佟怀宇

- 作品数:116被引量:542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垂体腺瘤 显微外科手术 显微手术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
- 周定标

- 作品数:589被引量:4,108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 垂体腺瘤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
- 潘隆盛

- 作品数:173被引量:40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磁共振引导 手术治疗 颅内肿瘤 特发性震颤
- 多巴胺D2受体PET成像在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08年
- 将23只帕金森病(PD)成功模型大鼠分别进行11C-Raclopride PET显像,ROI方法测量模型大鼠两侧纹状体/小脑比值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侧有无显著性差异。正常与模型大鼠分别进行TH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模型大鼠毁损侧纹状体放射性明显上升,两侧纹状体/小脑比值统计比较,p值为0.000,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模型大鼠TH染色黑质处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通过PET多巴胺D2受体成像在体显示PD模型大鼠毁损侧纹状体D2受体状态,再结合行为学观察可作为证实模型成功的标准之一,为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PD提供了一种分子成像工具。
- 王瑞民姚树林郭喆张锦明尚爱加田嘉禾
- 关键词:帕金森病多巴胺D2受体正电子发射断层
- 不同类型脊髓空洞症手术方法的选择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5例脊髓空洞症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男性30例,女性25例。其中,同时存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41例,6例在外院曾行后颅窝减压术。8例合并脊柱裂,...
- 尚爱加张远征乔广宇佟怀宇潘隆盛
- 文献传递
- 椎管内肿瘤切除椎板复位术23例
- 2009年
- 椎管内肿瘤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多发生于胸椎和腰椎水平。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广泛的后部结构切除、肿瘤切除,解除压迫症状。广泛的后部结构切除虽显露充分但易导致腰椎不稳,并易引起医源性椎管狭窄,影响远期手术疗效。我院从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椎管内肿瘤切除椎板复位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崔建军尚爱加
-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肿瘤切除手术疗效腰椎水平
- 术中CT导航下寰枢畸形内固定术体会
- 利用术中CT导航技术开展脊柱脊髓手术术35例,有如下体会:1.术中CT可及时了解术中进展情况,及时修理和弥补术中缺憾,在满意的情况下关闭切口;2.术中CT骨性结构三维重建后,在操作台上可随意变换视角,详尽了解畸形情况,以...
- 张远征佟怀宇乔广宇尚爱加
- 关键词:内固定术计算机断层扫描
- 原发性阿米巴脑炎(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1998年
- 阿米巴原虫可分为自由生活的阿米巴和溶组织阿米巴,某些自由生活的阿米巴可以引起具有致死性的原发性阿米巴脑炎。它分为两类:由纳格勒届阿米巴引起的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和棘属阿米巴引起的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我们报告一例由自由生活的阿米巴引起的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并就此类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改变,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进行文献复习。
- 尚爱加张远怔史子江
- 关键词:阿米巴原发性肉芽肿性
- 先天性骶前脊膜膨出的手术治疗
- 尚爱加陶本章
- 经前方入路切除颈椎管内软骨瘤1例
- 2020年
- 骨软骨瘤最常见于四肢,而位于脊髓腹侧且压迫脊髓的软骨瘤十分罕见。大多数颈椎管内肿瘤都可经后方或后外侧入路,通过椎板和关节突切除来处理,而经前方入路来切除颈椎管内肿瘤在临床上非常少见,笔者所在科室收治1例颈椎管内脊髓腹侧软骨瘤患者,经前方入路椎体次全切手术成功治愈,现报告如下并探讨手术适应证。
- 李士强尚爱加陶本章白少聪高干
- 关键词:前方入路椎管内肿瘤骨软骨瘤
-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总结应用Bryan人工椎问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的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25个置换节段,其中单节段15例,双节段5例。应用JOA 17分法评价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神经功能状况,并作统计学检验。观察末次随访时颈椎侧位X线片上假体与椎体的相互位置关系以及假体所在椎间隙的活动度。结果所有病人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5个月。病人术后症状有明显缓解,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0.4分上升至术后平均15.2分。术后随访未见有假体松动、下沉和周围骨化融合,置换间隙前屈后伸活动范围平均为(4.8±1.7)°。结论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早期临床效果良好,能达到确切的稳定性和部分的活动度保留。
- 乔广宇张远征潘隆盛尚爱加
- 关键词:颈椎病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 骶管囊肿的显微外科治疗
- 目的回顾性分析显微外科治疗27例骶管内囊肿患者的诊疗效果,探讨骶管内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总结27例骶管内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是否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显微手术方法和术后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本组中...
- 佟怀宇张远征尚爱加乔广宇姜红振
- 关键词:骶管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
- 文献传递
- 外源性kynurenic acid对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观察评价预先应用谷氨酸 (Glu)受体拮抗剂kynurenicacid(KYNA)对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及神经传导纤维损伤的保护性作用。方法 雌性SD大鼠 4 0只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10只 ,应用江湾I型C立体定向仪 ,在单侧黑质致密部及中脑被盖腹侧部 ,A组注射生理盐水 ,B组注射KYNA ,C组注射KYNA和 6 羟基多巴胺 (6 OHDA) ,KYNA先于 6 OHDA 30min ,D组注射 6 OHDA。注射药物 3d后 ,进行症状观察 ,4周后处死大鼠。切片HE染色观察黑质细胞的形态特点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特殊染色观察酪氨酸羟化酶 (TH)阳性细胞及TH阳性纤维着色情况。结果 正常黑质细胞体形较大 ,富含黑色素颗粒 ,可见尼氏体。TH着色结果提示B组与A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实验组C与A、B、D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外源性Glu受体拮抗剂KYNA通过阻滞Glu受体一定时间阶段内能减轻 6 OHDA诱导的黑质DA能神经元毒性损害。
- 刘玉河王树新程东源尚爱加刘明张纪周定标
- 关键词:ACID酪氨酸羟化酶6-羟多巴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