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
作品数: 92被引量:299H指数:9
  • 所属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李小飞
作品数:315被引量:1,038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肺肿瘤 气管 气管移植 肺癌
周勇安
作品数:181被引量:667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外科治疗 非小细胞 肺癌组织 肺癌
韩勇
作品数:125被引量:482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 食管 胸外科
程庆书
作品数:214被引量:933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肺肿瘤 食管癌 非小细胞肺癌 外科治疗 气管移植
王小平
作品数:133被引量:416H指数: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食管癌 肺癌 肺肿瘤 非小细胞
胸外科手术后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高危因素与治疗被引量:21
2010年
开胸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高,已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开胸手术患者的心肺功能较其他手术患者差,发生ARDS的可能性较大,手术治疗及手术损伤、大量输血、呼吸道感染、不恰当的补液及通气方式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术后ARDS的发生。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重要措施,但只有肺保护通气策略是惟一被证实能改善预后的治疗方式。目前,重视和加强胸外科围手术期管理,减少手术创伤,积极预防ARDS的发生仍是降低开胸手术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因此,对胸外科手术后影响ARDS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治疗进行综述。
张梁姜涛
关键词:开胸手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
MACC1和C-met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MACC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nsion法检测88例食管癌组织中MACC1和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食管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及两者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MACC1和Cmet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8.64%和75.00%。在食管癌中MACC1和C-met蛋白高表达与临床分级、分期显著相关(P<0.001)。进一步分析显示食管癌组织中MACC1和C-met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食管癌组织中MACC1、C-met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增高,C-met通路的激活和MACC1过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MACC1和C-met具有作为食管癌分子标志物的潜在价值。
杨锋王磊钟代星黄立军姜涛张志培
关键词:食管癌MACC1C-MET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肺保护机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肺的保护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氨溴索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I/R+氨溴索组,每组15只。造模前分别给予大剂量氨溴索组和I/R+氨溴索组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0.75g/L,分别给予对照组和I/R组注射与上述氨溴索治疗量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评分,检测湿干重比值(W/D)、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凋亡数目、核转录因子-κB(NF-κB),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大鼠肺组织Toll样蛋白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肺泡壁增宽,肺泡腔内可见出血等炎症表现,W/D、炎症因子显著升高,肺组织W/D、IL-1β、TNF-α、凋亡细胞、NF-κB活性和TL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I/R)组相比,I/R+氨溴索组肺泡腔内出血、水肿等炎症表现减轻,W/D、炎症因子、凋亡细胞显著降低,肺组织NF-κB转录活性及TLR4信号通路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通过下调TLR4信号通路发挥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肺保护作用。
杨波张卫东李小飞王荣李建忠李晓平李明江杜洪印姜涛
关键词: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肺保护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 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 NOS的活性 ,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1)肺癌患者血清 NOS活性较正常人显著增高 (P<0 .0 1) ;(2 )术后血清 NOS活性较术前显著降低 (P<0 .0 1) ;(3)血清及肿瘤组织中 NOS活性随肺癌的恶性程度加重而增高 (P<0 .0 1)。
姜涛刘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肺肿瘤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
颈段食管癌外科治疗进展
李小飞赵晋波王武平韩勇周勇安王小平姜涛谷仲平黄立军张涛王英禹高坤祥闫小龙汪健卢强倪云峰李维妙汪林宝王涛贾健博李沛
小剂量洋地黄制剂在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
2016年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应用洋地黄制剂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胸外科78例肺癌全肺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56.8±14.8)岁;试验组39例,其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57.4±10.1)岁。行单侧全肺切除术后,试验组给予口服小剂量洋地黄制剂,在第3、5、7天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肺动脉收缩压(SPAP)、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舒张压(DPAP)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应用洋地黄制剂治疗后,试验组SPAP、MAP、DP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_2、肺感染以及循环障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洋地黄制剂可以改善单侧全肺切除术后患者的心功能。
陈家宽杨波汪健李建忠周琳张鸿夏彦民王文辰姜涛
关键词:洋地黄全肺切除
食管癌Ivor-Lewis术式与Sweet术式比较研究的Meta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比较食管癌切除手术Ivor-Lewis术式与Sweet术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食管癌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 、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总库(CBM)、维普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公开发表的Ivor-Lewis术式与Sweet术式比较的研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5篇文献共410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Ivor-Lewis组1454例,Sweet组2652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Sweet组比较,Ivor-Lewis组手术时间明显较长(MD=57.40,95%CI:42.43~72.38,P=0.000),手术出血量明显较高(MD=28.39,95%CI:4.06~52.72,P=0.02),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较多(MD=4.19,95%CI:3.06~5.32,P=0.000);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喉返神经损伤、乳糜胸、肺部并发症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结论两种术式远期疗效相当,Sweet术式较Ivor-Lewis术式操作方便,节省手术时间,患者耐受性较好;Ivor-Lewis术式比Sweet术式能够清扫更多的淋巴结,亦未增加术后并发症。
张鸿汪健王文辰周琳陈家宽杨波夏彦民姜涛
关键词:食管肿瘤食管切除术META分析
气管破裂的外科治疗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气管破裂的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80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21例气管破裂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术前均明确诊断。气管修补12例,气管重建9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2~5年,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气管破裂可结合病史、查体、X线、CT和纤维支气管镜确诊,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周勇安王英禹李小飞王小平姜涛谷仲平韩勇张涛钟代星刘锟程庆书
关键词:气管破裂创伤手术
肺癌组织NOS活性与MVD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活性与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 3 0例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NOS的活性 ,抗Ⅷ因子抗体染色法计数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 ,并分析其与肿瘤恶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NOS活性和MVD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肿瘤组织中NOS活性和MVD组织学Ⅱ级明显高于Ⅰ级 (P <0 0 5 ,P〈0 0 1) ,Ⅲ级明显高于Ⅱ级 (P <0 0 1) ,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未转移者(P <0 0 1)。肿瘤组织中MVD随NOS活性而增高。结论 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NOS活性随肿瘤恶性程度而增高 ,与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姜涛刘玉林李晨程庆书刘锟
关键词:肺癌一氧化氮合酶微血管密度NOSMVD
缺血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 (IP)对肺缺血 -再灌注 (IR)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可能的机制。 方法 建立兔在体IR损伤模型 ,将 36只兔随机分为 IP组、IR组和对照组 ,每组 12只 ,观察各组肺湿 /干重比 ,检测各组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 ,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 F)中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 ,并检测各组肺通透性指数。 结果  IP组与 IR组比较 ,肺湿 /干重比明显降低 (P<0 .0 1) ;肺组织中 SOD活性显著增高 ,MDA含量和 MPO活性明显降低 (P<0 .0 1) ;BAL F中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肺通透性指数明显降低(P<0 .0 1)。IP组与对照组比较 ,上述指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结论  IP可通过减轻 IR时肺组织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与激活 ,提高机体抗氧化自由基的能力 ,而减轻 IR引起的肺损伤。
姜涛刘锟王云杰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PIR肺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