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
所属机构: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所在地区: 福建省 厦门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夏宁邵 作品数:430 被引量:1,516 H指数:20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 单克隆抗体 疫苗 人乳头瘤病毒 张军 作品数:199 被引量:1,175 H指数:20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 HEV 免疫原性 单克隆抗体 黄守杰 作品数:33 被引量:251 H指数:8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疫苗 人乳头瘤病毒 戊型肝炎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流行病学特征 苏迎盈 作品数:46 被引量:476 H指数:10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人乳头瘤病毒 疫苗 流行病学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HPV疫苗 程通 作品数:120 被引量:172 H指数:7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单克隆抗体 肠道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核酸分子 基因组序列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的转归: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评估中国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中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重叠感染的发生和转归情况。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以及万方数据资源库,收集2008-2019年中国关于CHB患者中HEV重叠感染的文献和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和统计分析,使用R 3.5.2和Revman 5.3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统计量I^2)、合并率和比值比(odds ratio,OR)的计算。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在CHB住院患者中HEV重叠感染率为13.6%(95%CI:12.5%~14.9%)。重叠感染HEV的CHB住院患者(CHB-HEV住院患者)中肝衰竭发生率为34.7%(95%CI:29.6%~40.1%),发生风险均高于单纯CHB患者(OR=10.9,95%CI:6.8~17.4)、重叠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的CHB住院患者(CHB-HAV住院患者)(OR=3.8,95%CI:2.4~6.2)以及单纯戊型肝炎患者(OR=5.1,95%CI:3.8~6.8)。CHB-HEV住院患者病死率为13.8%(95%CI:10.3~17.8),病死风险均高于单纯CHB患者(OR=8.5,95%CI:4.0~18.3)、CHB-HAV住院患者(OR=14.4,95%CI:4.8~42.9)以及单纯戊型肝炎患者(OR=4.4,95%CI:3.0~6.4)。结论我国CHB住院患者中重叠感染HEV较常见,是肝衰竭和死亡的重要诱因。 苏迎盈 黄悦 邱凌娴 吴婷 张军 张国民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戊型肝炎 肝衰竭 病死率 META分析 黏膜疫苗和肌肉注射疫苗免疫应答特征及免疫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023年 疫苗的免疫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特征。本文对经黏膜免疫和肌肉注射免疫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伤寒沙门菌、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及保护效果进行综述,以分析不同免疫途径诱导的免疫应答特征差异,为传染病疫苗研发和疫苗接种策略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林鸿雁 庄春兰 郑廷权 吴婷关键词:黏膜疫苗 免疫应答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意义探讨 被引量:19 2020年 目前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原体确诊主要依靠病毒核酸检测,但各种原因所致核酸检测灵敏度低的问题成为疫情防控的瓶颈。病毒核酸检测结合血清学检测可在维持特异性的前提下明显提高检测灵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公共卫生价值。 黄悦 庄春兰 葛胜祥 袁权 吴婷 张军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抗体 血清学 公共卫生 ICU病员重症潜势预警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重症监护室(ICU)是为危及生命的病人提供技术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高急性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而设立的特殊病房,病员的重症潜势预警能力是衡量ICU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过对患者入院后一段时间内的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能... 吴婷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功能模块 重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16年 HPV感染除能引起尖锐湿疣等良性病变外,还能引起宫颈等生殖器部位恶性肿瘤。目前国外已有3个HPV疫苗上市。临床试验数据表明HPV疫苗对成年年轻女性均具较好的保护性,能预防90%~100%疫苗相关型别HPV感染所致疾病。年长女性接种该疫苗的有效性虽低于成年年轻女性,但仍可受益。在未成年女性中进行的桥接试验表明,9~14岁者接种2针次HPV疫苗的免疫应答非劣效于成年女性接种3针次该疫苗。HPV疫苗能减少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患者手术后复发,对非疫苗型别HPV感染也有一定交叉保护作用。HPV疫苗的安全性已被广泛认可,可在适龄女性人群中推广使用。 何文刚 赵骏 黄守杰 吴婷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疫苗 宫颈癌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的临床性能评估方案 被引量:6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在全球形成大流行,目前其确诊主要依靠病毒核酸检测,但核酸检测存在漏诊及对检测条件要求较高等不足。与核酸检测相比,抗体检测通常具有普及面广、样品采集便捷、容易实现高通量、成本低等优点,与核酸检测联合应用可有效弥补核酸检测的缺陷。本研究设计了评价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盒的详细方案,包括对研究对象、样本量评估、纳入及排除标准、盲法设计、实验标本、伦理、研究管理及质量控制、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结果报告的具体内容和考量,旨在帮助使用者在大规模应用抗体检测试剂前系统地评估抗体检测试剂的灵敏度、特异度等关键临床性能,以根据各自的检测目的在不同抗体检测试剂中做出合理的选择提供参考。 黄悦 吴婷 杜珩 葛胜祥 陈毅歆 夏宁邵 龚文峰 张军关键词:抗体 血清学 试剂 厦门市大学生HPV疫苗认知及接种意愿调查 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了解厦门市大学生对HPV疫苗的认知和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2—4月,采用分层抽样、自编式问卷面对面调查厦门市6所学校1760名大学生的人口学、性行为、性态度及对HPV疫苗认知和接种意愿等信息。结果HPV疫苗知晓率为24.2%(426/1760),女性高于男性(26.2%vs.22.1%,P=0.045)。城市、医学专业、初次性行为年龄<18岁的男大学生及城市、本科学校、医学专业、个人月消费≥2000元、吸烟的女大学生对HPV疫苗的知晓率较高。知晓HPV疫苗的大学生中,HPV疫苗愿意接种率为73.0%(311/426),女性高于男性(85.0%vs.58.5%,P<0.001)。城市、发生过性行为的男大学生及性知识水平高的女大学生更愿意接种HPV疫苗。获知HPV疫苗的途径主要是网络、电视或报刊,接种HPV疫苗主要考虑因素为预防效果、不良反应、价格。结论厦门市大学生对HPV疫苗的知晓率较低,但知晓HPV疫苗者的接种意愿较高。应加强对HPV相关知识的教育,以提高人群HPV疫苗知晓率和接种率,从而预防HPV感染及相关疾病。 宋巧巧 张月婧 杨超祺 方嘉玉 常金凤 黎思鹏 卫飞雪 苏迎盈 吴婷关键词:大学生 人乳头瘤病毒 疫苗 预防接种,不应动摇 被引量:7 2016年 预防接种毫无疑问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措施.预防接种在世界各地的推广已使上亿人免于传染病的痛苦,并拯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得益于预防接种的有力推动,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消灭了牛痘.自1978年起我国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对全部儿童免费接种可预防6种疾病的4种疫苗,2007年进一步将可预防15种传染病的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有效地控制了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对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不容低估的作用. 吴婷 张军 赵勤俭 夏宁邵关键词:疫苗冷链 第二类疫苗 水痘减毒活疫苗 国家免疫规划 脊髓灰质炎疫苗 全球戊型肝炎的预防控制—进展及挑战 2024年 戊型肝炎(戊肝)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引起,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之一。近年来,戊肝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受到关注,实验室诊断技术与戊肝疫苗相关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然而,戊肝的全球防控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缺乏系统的流行病学数据、高性能诊断工具的普及不足,以及高风险人群尚未全面纳入疫苗接种范围等。本文总结了全球戊肝的流行现状、实验室诊断技术与疫苗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深入探讨当前戊肝防控工作的难点与挑战,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的行动计划和戊肝防控提供参考。 庄春兰 吴婷 夏宁邵关键词: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 疫苗 戊型肝炎重组蛋白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疫苗的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戊型肝炎重组蛋白(NE2)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情况。方法:复乳法制备微球,考察粒径分布等特性。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其诱导BALB/c小鼠体内IgG、IgG2a和IgG1水平,并通过IFN--ELISPOT方法检测其诱导BALB/c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情况。结果:微球的平均粒径为7.1 m。注射小鼠6周后(第4周加强免疫1次),微球疫苗诱导产生的抗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水平较同剂量铝佐剂组明显升高(间接ELISA:OD450/620 10.09 vs.5.32)。IgG2a抗体量略高于铝佐剂组,OD450/620分别为0.17、0.04。IgG1抗体量明显高于铝佐剂组,OD450/620分别为20.48、15.00。IFN--ELISPOT结果显示,微球疫苗能很好的诱导NE2或P34肽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结论:戊型肝炎重组蛋白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作为疫苗输送体系能明显的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耿燕 傅顺 伍小路 吴飞 袁伟恩 吴婷 夏宁邵 金拓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 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