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
作品数: 402被引量:1230H指数:15
  • 所属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赖维
作品数:507被引量:2,319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皮肤 解脲脲原体 光老化 成纤维细胞 化妆品
朱国兴
作品数:233被引量:77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解脲脲原体 皮肤性病学 生物群 护理 斑贴试验
冯佩英
作品数:127被引量:38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解脲脲原体 马尔尼菲青霉 皮肤性病学 生物膜 耐药性
马寒
作品数:104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解脲脲原体 生物群 解脲脲原体生物群 生物膜 NK/T细胞淋巴瘤
苏向阳
作品数:122被引量:35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尖锐湿疣 皮肤 儿童 化妆品 慢性
阴囊淋巴管瘤1例
2008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81岁,因阴囊水疱20年,加重伴渗液1月于2008年5月6日入院治疗。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于阴囊出现数个米粒大小水疱,无自觉症状,摩擦破溃后可有少量清亮渗液。曾自涂"皮炎平"等药膏但无明显好转,且进行性增多。
叶庭路陆春马寒苏向阳赖维朱国兴
关键词:淋巴管瘤阴囊
1%联苯苄唑霜(霉克霜)治疗34例浅部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1995年
霉克霜是1%联苯苄唑的霜剂,是德国拜耳公司研究开发的一种新的广谱抗真菌外用制剂。国外80年代已应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应用还不多。我科于1994年7月底至8月,应用此药治疗34例皮肤浅部真菌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病例及方法 1、病例选择 所选皮肤真菌病患者,均为临床症状及体征典型,真菌直接镜检全部阳性,培养阳性率97%。治疗前一周内未曾用过抗真菌药物的患者。所选的34例患者中。
陆春赖维苏向阳张玉清徐广坤
关键词:联苯苄唑霜浅部真菌病抗真菌药临床疗效
氨苯砜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探讨氨苯砜(DD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例DD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在服用DDS21~40d后起病,以皮损或发热为首发症状,都伴有皮肤或巩膜黄染;均有浅表淋巴结增大,6例有肝大,3例脾大;3例有胸腔或腹腔积液;血常规示6例嗜酸性粒细胞升高,2例出现异形淋巴细胞,3例单核细胞增多;8例均有肝功能异常和贫血。结论:DD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为发热、皮损、黄疸、淋巴结增大、贫血及肝脏损害等,其治疗遵循重症药疹的治疗原则。开始要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减量不宜过快。
许庆芳黄怀球朱国兴赖维陆春顾有守
关键词:氨苯砜综合征药物
复方氨基比林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一例被引量:3
2008年
患者,女性,43岁。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8℃,无畏寒,无咽部、肾区及尿道不适。在当地诊所予“复方氨基比林片”(批号和生产厂家不详)1片口服,1h后躯干四肢皮肤逐渐出现弥漫性紫红色斑片,触痛明显,随后红斑融合成大片,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大疱。患者在半个月前因“右侧肾结石”行“右侧肾结石碎石术后右肾盂造瘘术”,术前术后患者尿量、肾功能正常,2天前开始尿量减少至600ml/天。既往有“丹参”过敏史。
谭飞陆春赖维朱国兴万苗坚谢淑霞马寒
关键词: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复方氨基比林肾功能衰竭一例急性肾盂造瘘术尿道不适
解脲及人型支原体对9种药物体外敏感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用肉汤稀释法,进行10株解脲支原体和10株人型支原体临床株对盐酸四环素等9种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四环素类药物,特别是强力霉素对解脲支原体的体外抑制作用最强,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为<0.06~4μg/ml,其次为氟嗪酸、环丙氟哌酸及罗氟酸、红霉素四种,它们的MIC范围为0.25~4μg/ml,乙酰螺旋霉对解脲支原体的活性较差,MIC50为8μg/ml。人型支原体对强力霉素及盐酸四环素最敏感,MIC为<0.06~0.5μg/ml,环丙氟哌酸、氟嗪酸及罗氟酸次之,MIC范围为<0.06~4μg/ml,乙酰螺旋霉素和美满霉素的MIC50分别为1μg/ml及2μg/ml,而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对头孢拉啶不敏感,MIC>256μg/ml。
陆春徐广坤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药物敏感性
界限类偏瘤型麻风1例被引量:1
2010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因颜面、躯干、四肢出现红斑3年于2006年4月2日就诊。3年前患者右侧肩部出现一甲盖大小的红斑,无痒痛,半年后红斑如巴掌大小。颜面、躯干。
冯佩英陆春赖维苏向阳陈剑朱国兴徐广坤
关键词:麻风
两种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5年
赖维朱国兴杨慧兰程文海陆春黄怀球万苗坚
关键词:氯雷他定
足部浅部真菌感染临床诊断与真菌学检查结果的差异性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仅凭临床表现判断足部浅部真菌感染种类的准确率及临床诊断、真菌镜检和培养结果之间的符合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5月~2007年10月到本科门诊就诊,由我科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拟诊为足部浅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取皮屑做真菌镜检和培养,计算其真菌学检查阳性率及临床诊断、真菌镜检和培养结果之间的符合率。结果:确诊患者中临床诊断和真菌镜检结果的符合率为61.21%,临床诊断和真菌培养结果的符合率为33.62%,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结果同时阳性的概率为68.10%;另外,在确诊患者中皮肤癣菌和念珠菌混合感染率为8.62%。结论:仅根据临床表现判断足部真菌病种类的准确率不高,真菌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皮肤癣菌和念珠菌混合感染值得重视。
刘丽赖维龚子鉴张玉清陈荣章陆春黄怀球马寒
关键词:足部真菌感染真菌镜检真菌培养
先天性角化不良伴舌癌一例被引量:1
2007年
先证者男,38岁,因“全身进行性褐色斑30多年,舌部溃疡性肿块伴疼痛5个月”就诊。患者出生后不久出现颈部、腋下等部位散在褐色斑,渐发展至全身皮肤,呈网状,间杂淡白色斑,四肢指(趾)甲发育不良。5个月前开始出现舌背部疼痛,伴舌面灰白色增殖性斑块和溃疡灶。
马寒陆春朱国兴冯佩英赖维顾有守
关键词:先天性角化不良舌癌背部疼痛指(趾)甲褐色斑先证者
支原体生物膜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近几年,支原体生物膜研究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多种支原体都被证实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生物膜形成后支原体耐药性增加,研究生物膜对于防治临床支原体感染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目前报道的几种支原体生物膜的形成及结构、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因素、生物膜形成对支原体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对支原体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叶晓敏陆春
关键词:支原体生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