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鸿
作品数: 34被引量:123H指数:8
  • 所属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相关作者

王慧芬
作品数:273被引量:1,437H指数:1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
研究主题:肝衰竭 肝功能衰竭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 HBV
闫涛
作品数:69被引量:200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
研究主题:肝衰竭 肝功能衰竭 真菌 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硬化
林芳
作品数:53被引量:166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
研究主题:肝衰竭 真菌 肝功能衰竭 肝衰竭患者 真菌感染
苏海滨
作品数:136被引量:402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肝移植术后 肝移植 肝衰竭 肝功能衰竭 丙型
牟劲松
作品数:82被引量:427H指数:1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
研究主题:肝衰竭 真菌 丙型肝炎病毒 肝功能衰竭 肝衰竭患者
重症肝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败血症21例
<正>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其病原菌的流行病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真菌败血症(fungal septicemia)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真菌感...
王慧芬苏海滨林芳许海苗赵鸿李雷闫涛牟劲松李晨
关键词:重症肝病并发症真菌感染败血症
文献传递
低剂量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背景】:慢性丙型肝炎在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需要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中有较高的患病率。各国报道的患病率在3%-80%。已有报道认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独立危险因素,可增加该类人群的死亡率。由于慢性...
王开利邢汉前刘俊薇赵鸿赵军
文献传递
肝脏疾病并发真菌感染507例与抗生素应用
目的了解院内真菌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探讨肝脏病患者真菌感染与抗生素使用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1985年1月至2006年7月发生真菌感染50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真菌感染前有446例的患者...
李晨王慧芬许海苗林芳苏海滨赵鸿李雷牟劲松闫涛
关键词:肝脏疾病真菌抗生素
文献传递
肝衰竭并发曲霉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肝衰竭合并曲霉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自1985年1月至2009年9月解放军三0二医院收治的肝衰竭并发真菌感染患者共681例,对其中83例合并曲霉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83例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慢加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肝衰竭多见,病因主要是HBV感染。腹腔是多数肝衰竭患者并发曲霉感染前最常见的细菌感染灶,细菌培养结果示半数以上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而抗生素的使用有起点高、疗程长、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等特点。曲霉感染的发生绝大多数为医院感染。曲霉最常侵犯的人体器官是肺,且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部位。感染的曲霉菌属以烟曲霉为主,黑曲霉和黄曲霉相对少见。结论:肝衰竭患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并发曲霉感染后,抗真菌治疗疗效差,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
赵鸿王慧芬闫涛苏海滨林芳牟劲松
关键词:肝衰竭真菌曲霉
拉米夫定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拉米夫定联合白细胞介素2)和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拉米夫定疗程至少12个月。观察组联合白细胞介素2,时间为6个月。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47例,观察期24个月。结果6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ALT的复常率分别为82.0%和68.1%(P>0.05);12个月时分别为90.0%和70.2%(P<0.05)。6个月时两组H BeAg阴转率、H BeAg/抗H Be的血清转换率和H BV D N A阴转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12个月时,两组H BeAg阴转率和H BeA g/抗H Be的血清转换率差异仍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H BV D N A阴转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70.2%)(P<0.05)。至24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血清A LT复常率、H BV D N A阴转率、H BeAg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用药12个月、24个月时两组H BV Y M D D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C H B安全有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闫涛季伟杜宁赵鸿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白细胞介素2
血浆吸附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和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观察血浆吸附灌流(plasma perfusion,PP)联合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的组合型人工肝方法治疗肝衰竭和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P和使用少量血浆的PE联合在1次治疗模式(联合组)中完成,治疗51例66例次肝衰竭和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检测治疗前、结束时及治疗结束48h时患者血总胆红素、总胆汁酸、PTA、ALB及WBC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同期进行的36例79例次单纯PE治疗患者(PE组)做对照。结果①联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87%,高于PE组的52.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患者治疗结束及治疗结束48h时血清总胆红素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联合组治疗结束时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幅度高于PE组(P<0.05);③2组患者治疗结束时血清总胆汁酸均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2组治疗结束时PTA值均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⑤同治疗前比较,联合组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48h时血清ALB、GLO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PE组则明显减少(P均<0.05);⑥同治疗前比,2组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48h时血WBC总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结束时血PLT总数均明显减少(P均<0.05);⑦联合组平均使用血浆量明显少于PE组;⑧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建立的PP联合PE的人工肝方法血浆用量少,治疗肝衰竭和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
邢汉前高登莲赵鸿张彬洪艳清刘振红刘俊微钟志芳吕平赵军
关键词:血浆置换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人工肝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应用于肝肾综合征的护理
2012年
目的研究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应用于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的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 108例HRS患者行CVVH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肾功能的变化,并探讨治疗中的护理经验。结果 CVVH治疗后,血K+、CRE、BUN、UA、CO2-CP等指标明显改善,严重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得以纠正。结论 CVVH能有效改善HRS患者的肾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稳定内环境。在CVVH治疗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崔艳华颜丽赵鸿刘素霞刘俊微金晶
关键词:血液滤过护理肝肾综合征
肝脏疾病并发医院真菌感染507例分析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真菌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肝脏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真菌感染,预后差,死亡率高。为了解院内真菌感染与抗菌药物应用间的关系,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本研究对1985年1月至...
李晨王慧芬许海苗林芳苏海滨赵鸿李雷牟劲松闫涛
关键词:肝脏疾病并发症医院真菌感染广谱抗生素合理用药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院内真菌感染患者抗感染药物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合并院内真菌感染患者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此类患者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1985年1月至2006年6月发生院内真菌感染的353例患者,HBV相关ACLF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有257例(72.80%)患者在真菌感染前发生了细菌感染,发生院内真菌感染前使用过抗生素者319例(90.37%),以三代头孢类、喹诺酮类多见。患者发生院内真菌感染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抗生素使用时间、种类均呈正相关(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与距院内真菌感染时间呈正相关(P<0.01)。不符合抗生素联合用药标准比例为18.81%。激素使用时间与距院内真菌感染时间呈正相关(P<0.01)。共发生院内真菌感染510例次,发生院内真菌感染后323例患者(91.50%)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以氟康唑、大蒜素多见,死亡率为37.59%。患者抗真菌感染疗效与最终的转归呈正相关(P<0.01),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0.6455。结论 HBV相关ACLF患者由于存在机体抵抗力差、并发症、细菌感染、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等原因,导致容易合并院内真菌感染,发生院内真菌感染后患者预后差,抗真菌感染疗效与其总体预后情况密切相关,临床需要重视此类患者抗感染药物的应用问题。
李晨王慧芬林芳苏海滨赵鸿李雷牟劲松闫涛万谟彬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医院内真菌感染抗感染药物
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并发症防治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分析胆红素吸附(BA)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肝功能衰竭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出防治措施。方法采用BA联合PE治疗肝功能衰竭和高胆红素血症患者51例(共66例次),其中男性41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7.89岁。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并发症发生类型和比例,制定防治方案。结果并发症总发生率16.67%(11/66),其中血浆过敏反应最多见,占10.61%(7/66),其次是循环管路压力异常增高,占4.55%(3/66),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一过性低血压1例次,占1.52%(1/66),无畏寒、发热、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BA联合PE治疗肝功能衰竭和高胆红素血症是安全有效的新型人工肝治疗方法,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是可以防治。
邢汉前高登莲赵鸿张彬刘俊微刘素霞钟志芳颜丽赵军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肝功能衰竭并发症胆红素吸附血浆置换人工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