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芹
所属机构: 江门市中心医院 所在地区: 广东省 江门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区秀丽 作品数:36 被引量:138 H指数:7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脑卒中 急诊 ICU 服药依从性 高明珠 作品数:11 被引量:88 H指数:5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ICU 经口气管插管 重症患者 清醒患者 ICU危重患者 罗玉珍 作品数:17 被引量:126 H指数:7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ICU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ICU护理 口腔护理 经口气管插管 余新英 作品数:16 被引量:93 H指数:6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清醒患者 手术患者 手术 气管插管 张清 作品数:15 被引量:85 H指数:6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干预 清醒患者 经口气管插管 干预分析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
刷牙配合冲洗法在ICU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用儿童牙刷刷牙配合冲洗法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68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生理盐水棉球擦洗行口腔护理,实验组采用儿童牙刷刷牙配合冲洗法和负压吸引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口腔异味、口腔炎、口腔溃疡、肺部感染分别为58、26、18、14、10例,而实验组仅有16、12、7、6、4例;实验组牙菌斑指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采用儿童牙刷刷牙配合冲洗法对经口气管捅管患者行口腔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林玉珍 汪海芹 罗玉珍 梁锦云 高明珠关键词:冲洗法 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疼痛水平及镇痛治疗在急诊四肢创伤患者中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调查急诊科四肢创伤患者的疼痛程度及镇痛治疗情况.方法 共调查了126例四肢创伤患者,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调查四肢创伤患者的镇痛情况及疼痛缓解时间.结果 急诊科创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的疾病状况(P=0.000)、性别(P=0.003)、年龄(P=0.005)对疼痛程度均有影响;66.67%接受疼痛治疗的患者在接受镇痛治疗后40 ~ 50 min内疼痛得到缓解.结论 急诊科护士在创伤患者疼痛状况评估、提供完善的镇痛治疗方面存在不足,急诊科创伤患者镇痛治疗指引有待完善. 区秀丽 陈炎堂 汪海芹 范林青关键词:镇痛治疗 疼痛 急诊 抽吸式牙刷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抽吸式牙刷结合牙膏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效果,以提高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质量。方法:对入住我科12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采用抽吸式牙刷结合牙膏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结果:试验组患者口腔护理后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抽吸式牙刷结合牙膏进行口腔护理能预防口腔感染。 罗玉珍 汪海芹 冼晓兰 高明珠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鼻空肠管营养支持在ICU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营养支持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ICU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8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进行胃肠道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10 d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改变、入住ICU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进行胃肠道营养支持10 d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吸入性肺炎、胃潴留、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空肠管营养支持能够提高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入住ICU的时间。 吴秀玲 罗玉珍 李润华 汪海芹 马婕关键词:鼻空肠管 鼻胃管 营养支持 ICU 营养状态 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分析及预见性护理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探讨其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发生的35例非计划性拔管病例,查找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采取预见性护理,两组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包括护理素质的提高、有效的管道固定方法、管道标示及评估记录要求的建立、护理操作的规范等。结果实施预见性护理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实施前的拔管率为6.8%(35/518),实施后的拔管率为3.5%(16/4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有力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高明珠 汪海芹 李润华 黎彦彤 冯惠娟关键词:重症患者 非计划性拔管 预见性护理 脑出血患者术后死亡的预测指标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和血浆NT-proBNP水平以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对脑出血患者术后死亡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行急诊颅脑手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的脑出血患者64例,监测术后早期的NT-proBNP水平(脑脊液及血浆)和BIS数值。结果早期的NT-proBNP水平和BIS数值,是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危险因素。脑水肿高峰期,脑脊液与血浆NT-pro BNP水平呈正相关(P <0.01),二者与BIS数值无相关性(P> 0.05),同时二者对脑出血患者术后死亡的预测具有价值(P <0.01),其中脑脊液NTpro BNP的准确性更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800)。结论早期NT-pro BNP水平和BIS数值是脑出血患者术后有效的死亡预测指标,且脑脊液NT-pro BNP水平更准确评估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蔡雪敏 汪海芹 张爽 李超梁关键词:脑出血 脑钠肽 N端脑钠肽前体 脑电双频指数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及肌钙蛋白I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肌钙蛋白I(cTnI)对脓毒症预后判断的作用。方法入选住院的脓毒症患者66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脓毒症组(24例)、严重脓毒症组(22例)及脓毒症休克组(20例);根据患者的28天生存率,分为死亡组(20例)和存活组(46例)。在入院24小时内检测血清cTnI、NT-pro-BN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各组血清cTnI、NT-pro-BNP、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分析NT-pro-BNP、cTnI水平与PCT水平、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休克组的血清NT-pro-BNP、cTnI、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及一般脓毒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组的血清NT-pro-BNP、cTnI、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高于一般脓毒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血清cTnI、NT-pro-BNP、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血清NT-pro-BNP、cTnI水平与PCT呈正相关(r分别=0.901,0.866,P<0.05),血清NT-pro-BNP、cTnI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02、0.521,P<0.05)。结论血清cTnI与NT-pro-BNP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常规临床检测指标来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雷艳 罗玉珍 赵英萍 张辉 李超梁 汪海芹关键词:脓毒症 肌钙蛋白I 降钙素原 预后 不同体位对危重患者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对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ICU的有腹内压监测适应征的78位患者分别在0°、15°、30°、45°采用测量膀胱压的方法监测腹内压,并计算腹腔灌注压。结果在腹内高压者,30°(21.46±3.91mmHg,P=0.001)及450(25.69±4.09mmHg,P〈0.001)时腹内压比0°(16.31±3.38mmHg)时明显升高,而腹腔灌注压45°(51.92±10.05mmHg,P=0.03)时明显低于0°(60.54±9.86mmHg);在腹内压正常者30°(11.17±3.24mmHg,P=0.002)及45°(15.59±4.13mmHg,P=0.001)时腹内压比0°(7.23±2.14mmHg)时明显升高,而腹腔灌注压45°(60.78±9.13mmHg,P=0.004)时明显低于0°(71.28±8.86mmHg)。结论危重病人不同体位对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有影响.床头角度越高,腹内压越高,腹腔灌注压越低,提示测量时应考虑体位的因素。 汪海芹 马婕关键词:腹内压 体位 不同部位动脉置管监测有创血压在ICU危重患者中应用效果 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动脉置管监测有创血压在ICU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本院ICU 180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转入ICU时间分为A组(足背动脉)60例,B组(桡动脉)60例,C组(肱动脉)60例,比较三组穿刺一次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时间的差异。结果 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和C组;A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A组留置时间长于B组和C组(P〈0.01)。结论足背动脉置管监测动脉压效果明显优于桡动脉、肱动脉,对于需长时间监测动脉血压的ICU患者可首选足背动脉,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罗玉珍 汪海芹 高明珠 黎彦彤关键词:危重病 动脉置管 不同体位对危重患者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对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ICU的有腹内压监测适应征的78位患者分别在0°、15°、30°、45°采用测量膀胱压的方法监测腹内压,并计算腹腔灌注压。结果在腹内高压者,30°(21.46±3.91 mm Hg,p=0.001)及45°(25.69±4.09 mm Hg,p〈0.001)时腹内压比0°(16.31±3.38 mm Hg)时明显升高,而腹腔灌注压45°(51.92±10.05 mm Hg,p=0.03)时明显低于0°(60.54±9.86mm Hg);在腹内压正常者30°(11.17±3.24 mm Hg,p=0.002)及45°(15.59±4.13 mm Hg,p=0.001)时腹内压比0°(7.23±2.14 mm Hg)时明显升高,而腹腔灌注压45°(60.78±9.13 mm Hg,p=0.004)时明显低于0°(71.28±8.86mm Hg)。结论危重病人不同体位对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有影响,床头角度越高,腹内压越高,腹腔灌注压越低,提示测量时应考虑体位的因素。 汪海芹 马婕关键词:腹内压 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