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守勤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所在地区:宁夏 银川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高建炜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0被引量:82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病 敏感性 杀虫剂 PCR
- 闫立群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7被引量:145H指数:8
- 供职机构: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 毒力基因 食品
- 李娜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8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室间质评 分型分析 基因分型 基因
- 郝琼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8被引量:194H指数:9
-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脉冲场凝胶电泳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菌 PFGE
- 郭邦成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4被引量:149H指数:8
-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脉冲场凝胶电泳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耐药性 PFGE 毒力基因
- 多种不同检验方法检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结果准确率比较
- 2023年
- 目的 探讨不同检验方法检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结果准确率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06例疑似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患者尿道、宫颈拭子和尿液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原快速检测试验(免疫层析试验)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PCR),比较不同检验方法诊断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以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为“诊断标准”,其阳性率为97.17%(103/10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率为84.91%(90/106),免疫层析试验阳性率为80.19%(85/106),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层析试验(P<0.0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灵敏度为87.25%,特异度为75.00%;免疫层析试验的灵敏度为82.18%,特异度为60.0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特异度高于免疫层析试验(P<0.05)。结论 根据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不同需要,选择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适宜的检测方法,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避免误诊。
- 曹守勤杨丽娟韩磊
- 关键词: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核酸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层析试验
- 一起皮肤炭疽的实验室诊断
- 2008年7月28日宁夏宁夏CDC,接到宁医附院报告2例疑似炭疽病例。接到报告后宁夏CDC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样品采集检测工作。
- 秦迎旭田涛高建炜马学平曹守勤
- 关键词:皮肤炭疽
- 文献传递
- 荧光法测定锌卟啉在铅中毒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选用锌卟啉 (ZPP)指标 ,探讨准确、快捷地检测铅中毒的方法 ,以此检验防治效果。方法 参照《职业性铅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具体要求进行检验 ,采用日本Ls - 5 0B荧光分光光度计法 ,温度控制在18℃ - 2 5℃条件下进行。结果 对照组与接触组锌卟啉 (ZPP)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荧光法测定锌卟啉 (ZPP)具有快速、稳定、简便、经济的优点是及时筛选铅中毒的一种首选实验方法。
- 曹守勤刘继秀吴克莉
- 关键词:锌卟啉光谱测定法荧光
- 宁夏地区2006-2013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掌握宁夏地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提高该区食源性疾病预警控制能力。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标准,对2006-2013年全区8个监测点采集的13大类样本共计7 453份进行检测。结果致病菌检出样本数共计359份,总体污染率为4.82%,检出致病菌种类包含沙门氏菌(8.36%)、金黄色葡萄球菌(36.21%)、副溶血性弧菌(11.14%)、单增李斯特菌(18.38%)、大肠杆菌O157(0.84%)、阪崎肠杆菌(1.67%)、蜡样芽胞杆菌(22.28%)、创伤弧菌(0.56%)、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0.56%)。13大类样本检出率分别为肉制品11.76%、动物性水产品9.73%、即食食品3.75%、速冻米面制品10.62%、非发酵豆制品0.95%、婴儿配方奶粉6.91%、奶制品/蛋制品2.96%、特色食品2.67%、焙烤食品0.67%,膨化食品、冷冻饮品、果蔬类和饮用水类均未检出。结论宁夏地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主要存在于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速冻米面制品和婴儿配方奶粉中,其中速冻米面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率较高、肉制品和动物性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率较高,婴儿配方奶粉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情况较严重。建议继续加强全区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工作,同时强化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措施,降低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 魏琼沈梅刘翔郝琼曹守勤闫立群郭邦成
-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食品污染
- 2006年宁夏三市健康人群血清流脑抗体含量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通过开展健康人群(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群)流脑抗体含量测定,评价流脑多糖菌苗的接种现状,促进和加强计免工作,保证接种质量和接种效果。方法严格按照《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分组采样,统一采用ELISA方法测定健康人群血清中A群、C群流脑IgG抗体含量。结果全区三市(银川、中卫、固原市)7个年龄组共检测632人,流脑A群抗体平均含量4.325μg/ml,A群阳性率69.30%(438/632),阳性抗体含量中位数为4.91μg/ml,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χ2=15.38,P<0.05);流脑C群抗体平均含量3.243μg/ml,C群阳性率39.08%(247/632),阳性抗体含量中位数为3.92μg/ml,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6,P<0.05)。结论宁夏三市健康人群流脑抗体水平普遍较低,应提高流脑疫苗预防接种质量,加强流脑抗体水平监测。
- 高建炜曹守勤郝琼闫立群
-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室间质评活动评价生殖道沙眼衣原体3种检测方法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通过采用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RT-PCR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发放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样本进行检测,探讨不同方法对CT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同等条件下,使用3种方法对300份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共组织发放考核样品300份,其中强阳性70份,阳性90份、弱阳性80份,阴性60份。分别采用免疫层析法、ELISA法和RT-PCR进行检测,强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弱阳性和阴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检测样品CT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20,P<0.05)。结论 RT-PCR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尤其是在隐性和弱阳性感染中的检测性能较其他2种方法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娜郭邦成张燕飞曹守勤
- 关键词: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 宁夏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特征研究及mecA基因检测
- 2024年
- 目的对宁夏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mecA基因检测和耐药性分析,了解宁夏地区近10年mecA分布特征和耐药趋势,为有效防控该菌蔓延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收集2011—2021年宁夏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95株,用多重荧光PCR法同时检测nuc和mecA基因,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对15种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19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19株携带mecA基因,检出率为9.74%。对青霉素完全耐药,耐药率达100.00%,其次为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62.56%和46.67%。敏感率最高的药物是替考拉宁和利福平,敏感率均达到100.00%,其次为达托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复方新诺明。19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形成40种耐药表型谱,多重耐药菌株共146株。结论2011—2021年宁夏地区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均检出mecA基因,应继续加强监测耐药变化,同时关注万古霉素耐药情况,积极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 魏琼沈梅杨丽娟马学旻刘翔曹守勤
- 关键词:MECA基因耐药特征
- 宁夏健康人群A群、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水平调查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宁夏健康人群A群、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抗体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中A群、C群流脑IgG抗体含量。结果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平均为37.31%,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34,经统计学分析各年龄组人群抗体阳性率和GMT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26.59,F=3.65,P均<0.01)。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平均为34.38%,GMT为1∶4.08,各年龄组人群抗体阳性率和GMT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51.77,F=19.81,P均<0.01)。结论宁夏健康人群流脑抗体水平较低,建议加强流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及流脑的监测。
- 闫立群郝琼高建炜谢明英曹守勤
-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水平
- 某院淋球菌感染及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淋病病原体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的感染情况和淋球菌的检测方法,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治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检测57例淋球菌感染的可疑淋病患者分泌物进行直接涂片与培养鉴定检测。结果 57例可疑淋病患者中男24例,直接涂片阳性检出率为83.33%(20/24),培养鉴定阳性检出率为91.67%(22/24),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女33例,直接涂片阳性检出率为18.18%(6/33),培养鉴定阳性检出率为87.88%(29/33),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0.01);男女可疑淋病患者培养鉴定法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直接涂片法。结论男性患者直接涂片法阳性时,一般可免去培养法而确诊;女性患者除直接涂片外,尚需进行培养鉴定才能确诊。
- 黄维玲曹守勤詹军
- 关键词:淋病奈瑟球菌淋病细菌感染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直接涂片法
- 宁夏梅毒螺旋体基因分型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讨宁夏梅毒螺旋体基因型别的分布,为宁夏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宁夏2013年1月-2016年10月梅毒阳性病例的血液样本325份,用PCR法扩增梅毒螺旋体DNA多聚酶I基因(DNA polymerase I gene,polA),验证为阳性的标本采用酸性重复蛋白基因(acid repeat protein,arp)和苍白密螺旋体重复家族基因(treponema pallidum repeat,tpr)进行双基因分型分析。结果325份血液样本中polA阳性为312例,共发现20 a、15 d、14 d、13 d、14 a、8 h和8 a型7个基因型,其中每年主要流行型别均为为14 d,共162例,占53.47%,其次为13 d为68例,占22.44%。结论宁夏梅毒流行的型别呈多样性的特点,优势型别主要为14 d和13 d。
- 李娜郭邦成郭邦成曹守勤韩梅
- 关键词: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