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易
作品数: 43被引量:164H指数:8
  • 所属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安徽省 蚌埠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相关作者

张少军
作品数:57被引量:193H指数:9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内镜 垂体腺瘤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导航 经鼻蝶入路
姜之全
作品数:82被引量:323H指数:11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内镜 垂体腺瘤 疗效分析 神经外科 脑膜瘤
郑夏林
作品数:37被引量:168H指数:9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内镜 神经外科 垂体腺瘤 疗效分析 经鼻蝶入路切除
娄飞云
作品数:85被引量:232H指数:9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内镜 垂体腺瘤 外科手术 显微外科手术 脑膜瘤
孙涛
作品数:71被引量:335H指数:10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放射性肠炎 疗效观察 引流管 神经内镜 神经外科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大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出血大鼠的行为和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用立体定向纹状体注入胶原酶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移植组(各15只),对照组制作脑出血模型,不移植;移植组制作脑出血模型并于造模后48 h经立体定向脑内注射1×105个干细胞,并于移植后1 d、3 d、5 d、7 d、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照组在相应时间点同样评分,各组再根据时间的不同随机分成五个亚组(每组3只),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在移植后1 d、3 d,两组大鼠评分及血肿周围脑组织内凋亡细胞的数量均较高,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移植后第5 d、7 d,两组大鼠评分及血肿周围脑组织内凋亡细胞的数量开始下降,移植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移植后14 d,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明显促进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徐德才张少军娄飞云姜之全韩易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出血凋亡
PBL结合EBT的双轨教学法在本科生神经外科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教学探索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索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PBL)结合循证教学法(EBT)的双轨教学法在本科生神经外科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6—2018年在本院进行本科实习的神经外科医师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四组,每组各30名。实验组采用PBL结合EBT的双轨教学法,对照1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对照2组采用病案式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对照3组采用循证教学法。临床教学出科后四组进行临床考核成绩比较及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四组临床实践教学前基础成绩测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实践教学2周出科后四组学生考核成绩均高于基础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核后四组之间成绩比较:对照2组和对照3组均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和对照3组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对照2组和对照3组均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和对照3组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结合循证教学法的双轨教学法可明显提高本科生神经外科临床实践的有效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韩易李磊谢珊姜之全娄飞云张少军
关键词:PBLEBT神经外科
“锁孔”入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附235例报道)
姜之全张少军娄飞云韩易孙涛郑夏林张弢
应用磁共振相衬技术对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脑脊液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应用磁共振相衬技术评估脑脊液动力学改变对ChiariⅠ型畸形脑脊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病人17例(CMⅠ组)和同期健康志愿者16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病人均行后颅窝减压术,并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分别针对颅颈交界区行磁共振相衬技术检查,志愿者仅检查一次,分析中脑导水管中央段、第四脑室出口段及第二颈椎水平脑脊液流速、流量等参数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MⅠ组病人各被检处脑脊液峰流速均增快(P<0.05~P<0.01),且总体流量减少(P<0.01)。病人术后各处流速较术前明显变缓(P<0.01),流量增加(P<0.01)。不同预后病人的中脑导水管中段脑脊液流量、流速和第二颈椎腹侧脑脊液流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Chiari畸形Ⅰ型伴脊髓空洞症病人存在脑脊动力学变化,表现为脑脊液流动受阻,而脑脊液动力学的改善与病人预后具有相关性,应用磁共振相衬技术监测脑脊液动力学变化有助于评估病人预后。
张鹏郑红绪张少军韩易
关键词:脊髓空洞症脑脊液动力学
PBL教学模式在临床神经外科本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临床神经外科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2016年每年从学校本科生中随机选取60名学生组成实验班,同时从采用传统教学的本科生中随机抽取60名组成对照组,实验班进行PBL教学,教学结束后通过临床考核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组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PBL教学组学生临床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BL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教学模式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PBL教学模式值得在本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姜之全郑夏林韩易李磊李小绪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神经外科本科教学
枕下减压及枕大池重建治疗Arnold-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40例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枕下减压及枕大池重建治疗Arnold—ChiariI型畸形(ACM—I)合并脊髓空洞症(SM)的效果。方法:显微镜下对40例ACM—I合并SM患者行后颅窝小骨窗枕下减压,改善脑脊液循环,并枕大池重建。结果:术后复查MtlI示小脑扁桃体上抬至枕骨大孔水平,枕大池较前扩大。随访3~30个月,无死亡病例,临床症状改善35例,无变化5例,有效率87.50%;脊髓空洞缩小者33例,无变化7例,有效率82.50%。结论:枕下减压及枕大池重建是治疗ACM—I合并SM的有效方法。
韩易张少军姜之全刘后银
关键词:脊髓空洞症枕下减压
神经导航与直线测量法对定位矢状窦旁脑膜瘤准确性比较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与直线测量定位法在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定位的准确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对38例手术治疗的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进行术前定位,分别采用神经导航定位及直线测量定位法,术中观察肿瘤实际位置,比较两种方法定位的准确性。并记录神经导航定位及直线测量定位法所用时间,比较两种方法耗时是否有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分别采用神经导航定位及直线测量定位法,经过定位均完整暴露肿瘤。与术中测量实际肿瘤中心位置相比,38例神经导航定位与实际肿瘤中心位置平均误差距离(2.7±1.9)mm,直线测量定位与实际肿瘤中心位置平均误差距离为(3.2±1.3)mm,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导航包括开机、数据导入、注册、定位等,平均耗时(22.3±2.3)min。直线定位法包括影像资料测量、定位,平均耗时(1.7±0.3)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直线测量定位法与神经导航定位法对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前定位均具有很好的准确性。
孙涛姜之全韩易郑夏林董小辉张少军娄飞云
关键词:脑膜瘤神经导航磁共振成像
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成年人脑积水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成年人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成年人脑积水20例。术中测量颅内压并根据所测压力调整阀门压力。术后根据头颅CT显示的脑室大小和临床症状的改善调节分流泵的压力。每月复查头颅CT 1次,每次调低或调高1个档次,每月调节1次。结果:出院后随访3-19个月,5例高压性脑积水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出现脑室过小,调高1个档次,共调节1次;15例正常压力脑积水术后1个月内8例症状改善,7例症状改善不明显,进行压力调节;共8例调节,7例症状和影像学改善,1例无改善。结论:使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可在术后调整阀门压力,防止并发症,分流效果显著。
徐德才张少军姜之全韩易
关键词:脑积水可调压式分流管脑室-腹腔分流术
一种神经内镜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内镜鞘,包括外鞘、内鞘、鞘芯体和固定装置;所述内鞘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鞘;所述鞘芯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内鞘中,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鞘芯体的另一端;所述外鞘包括两个外壳和撑开器,两个所述外壳相互闭合并可...
郑夏林韩易姜之全袁培培张少军
文献传递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2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的手术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25例,其中巨大腺瘤7例,大腺瘤18例;无功能腺瘤14例,垂体泌乳素( PRL)腺瘤6例,生长激素( GH)腺瘤3例, PRL+GH腺瘤2例。术前均行头颅三维CT、MRI扫描及内分泌学检查。结果:本组25例,肿瘤全切除20例(80.0%),近全切除3例(12%),部分切除2例(8%)。术后尿崩3例,鼻出血1例。所有患者在术后第5~12天出院。术后随访1~10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和内分泌学指标均有所改善,未见肿瘤复发,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腺瘤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姜之全张少军娄飞云韩易徐德才郑夏林
关键词: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