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蓉
-

-

- 所属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乔杰

- 作品数:810被引量:6,403H指数:3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辅助生殖技术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胚胎
- 刘平

- 作品数:187被引量:29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胚胎 拮抗剂方案 体外受精 囊胚 IVF-ET
- 杨蕊

- 作品数:110被引量:64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拮抗剂方案 生殖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
- 马彩虹

- 作品数:191被引量:1,377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体外受精 宫腔镜
- 陈新娜

- 作品数:88被引量:840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体外受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率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拮抗剂方案
- 早孕期口服地屈孕酮与新鲜周期辅助生殖单胎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的关联性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究早孕期口服地屈孕酮与新鲜周期辅助生殖单胎孕妇子痫前期发病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6年6月接受胚胎移植新鲜周期辅助生殖且本院分娩的756例单胎孕妇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按照早孕期孕激素黄体支持是否加用地屈孕酮,分为地屈孕酮组(黄体酮/雪诺酮+地屈孕酮)196例和对照组(黄体酮/雪诺酮)560例,比较组间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地屈孕酮与子痫前期发生的关联关系。结果地屈孕酮组子痫前期发病率(1.0%)低于对照组(4.5%,P=0.025)。地屈孕酮组配偶年龄≥40岁、孕妇合并症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37、0.048)。将地屈孕酮、配偶年龄及孕妇合并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仅地屈孕酮和子痫前期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OR=0.221,95%CI=0.052~0.940,P=0.041)。结论早孕期口服地屈孕酮是新鲜周期辅助生殖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的保护因素。
- 马媛媛魏瑗李蓉王丽娜张龑王妍赵扬玉
- 关键词:地屈孕酮子痫前期辅助生殖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前、孕期及产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被引量:6
- 2023年
-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具有生殖、代谢、心理特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除了慢性排卵障碍、不孕、高雄激素血症、超重或肥胖、高胰岛素血症、代谢综合征等病理生理异常以外,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均影响其生殖健康。这些妇女不易妊娠,且妊娠后不仅流产、早产风险增加,而且妊娠期并发症和合并症如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也明显增加[1-2],并可能影响子代远期发育及代谢[1,3]。为降低PCOS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改善其孕前健康状况尤为重要,因此,建议所有PCOS患者孕前充分进行风险因素评估并予以干预,以提高生育能力,促进健康生育,这些评估在不孕风险高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围产与营养代谢学分会周容黄薇李笑天李蓉李力张燕萍刘冬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前孕期产后
- GnRH拮抗剂方案对体外受精治疗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 任昀杨蕊李蓉陈新娜王海燕马彩虹刘平乔杰
- 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粘连及远端梗阻的临床结局被引量:36
- 200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不同程度输卵管粘连梗阻后的临床结局。方法2002年4月-2005年8月我院对41例输卵管病变导致不孕症(根据输卵管盆腔病变分期,Ⅰ期10例,Ⅱ期8例,Ⅲ期17例,Ⅳ期6例)腹腔镜下分离粘连并行输卵管造口术。结果41例宫腔镜检查均未见异常,术后双侧输卵管通畅。Ⅰ期10例随访12-21个月,其中4例术后6个月内怀孕,1例因间断分居术后12个月怀孕,均为宫内孕。Ⅱ期8例随访12-26个月,其中3例怀孕,宫内孕1例,宫外孕2例,妊娠发生在术后15、16、26个月。Ⅲ期17例随访3-48个月,4例怀孕,其中宫外孕3例,宫内孕1例,妊娠发生在术后3、4、12、14个月。Ⅳ期6例随访12-36个月,无一例怀孕。12例妊娠中,术后12个月内妊娠8例,术后13-18个月内妊娠3例,91.7%(11/12)在术后18个月内妊娠。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粘连梗阻后的临床结局与输卵管病变程度有关,输卵管病变Ⅰ-Ⅱ期者妊娠结局好于Ⅲ-Ⅳ期者。
- 王海燕乔杰马彩虹陈新娜范燕宏王丽娜李蓉
- 关键词:腹腔镜输卵管不孕症
- 反复着床失败患者的临床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回顾分析在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过程中反复着床失败(RIF)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发现反复着床失败的高危因素,以期早期识别并降低反复着床失败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诊断为反复着床失败患者196例作为RIF组,并选取与RIF组患者同期行第一次IVF助孕且成功获得妊娠的患者39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孕病因及第一次IVF周期的相关资料。此外,根据患者的年龄将以上统计资料进行年龄的分层分析。结果患者丈夫年龄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反复着床失败的危险因素,而总2PN率、优质胚胎率及A型内膜则是反复着床失败的保护因素。年龄分层分析显示女方年龄≥35岁组中丈夫年龄、ICSI-2PN率在RIF组和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30≤年龄<35岁组中无排卵性不孕、男方因素、优质胚胎数、总2PN率、IVF-2PN率、ICSI-2PN率及优质胚胎率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而年龄<30岁组中雄激素水平、内膜厚度、获卵总数及2PN数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孕患者的丈夫年龄越大发生反复着床失败的风险越高;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不孕患者更容易发生反复着床失败,而受精率高、胚胎质量好及HCG日为A型内膜形态的的患者行IVF助孕的成功率高。此外,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进行分层化管理。
- 贾婉璐王海燕乔杰刘平李蓉陈新娜王颖LI Hongzhen
- 关键词:高危因素
- CLEC2D/CD161分子相互作用调节蜕膜自然杀伤细胞的免疫杀伤功能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究孕早期CLEC2D/CD161分子相互作用对蜕膜自然杀伤细胞(decidual natural killer cell,dNK)免疫杀伤功能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与复发性流产发病的关联。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孕6~10周的正常妊娠(n=16)及复发性流产(n=6)蜕膜组织取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通过免疫荧光确定CLEC2D及CD161分子在早孕蜕膜中的分布。从早孕蜕膜中分离培养dNK,对dNK与JEG-3分别用CD161抗体阻断(blocking CD161,B-CD161)及CLEC2D小干扰RNA(siCLEC2D)敲降处理。经过共培养后,用细胞杀伤实验检测dNK的杀伤性。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1)CLEC2D主要分布于表达于绒毛外滋养层细胞(extravillous trophoblast,EVT)中,CD161主要表达于dNK中。并且CD161阳性的dNK和CLEC2D阳性的EVT在蜕膜中相邻分布,存在发生相互作用的空间位置条件。(2)B-CD161组效靶比40∶1、20∶1、10∶1及5∶1的靶细胞裂解率分别为(59.12±4.56)%、(25.96±5.44)%、(13.60±8.94)%和(12.53±8.94)%,其对照组IgG组对应效靶比靶细胞裂解率为(20.01±1.96)%、(8.51±1.32)%、(3.24±0.75)%和(3.82%±1.92)%。效靶比40∶1和20∶1时,裂解率均高于相应对照组(t=13.922,P<0.01;t=5.403,P<0.05);而10∶1和5∶1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CLEC2D组效靶比40∶1、20∶1、10∶1和5∶1的靶细胞裂解率分别为(43.37±2.01)%、(32.99±2.08)%、(23.47±1.36)%和(11.48±0.37)%,其阴性对照组对应效靶比的靶细胞裂解率分别为(15.54±1.46)%、(13.84±1.68)%、(9.94±3.01)%和(5.50±0.99)%,2组之间各效靶比的裂解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402、12.400、7.093和9.842,P值均< 0.01)。siCLEC2D组dNK杀伤性相关因子颗粒酶B的表达较阴性对照组升高。(3)复发性流产和正常妊娠蜕膜组织中CLEC2D的表达并无明显差异。复发性流产病例dNK中CD161的阳性率低于正常妊娠组。复发性流产dNK的杀伤性水平高于正常dNK。结论在早孕期蜕膜中,EVT可通过CLEC2D与dNK
- 谈程范蒙洁贾文通马烨灵陈敦金李蓉王雁玲
- 关键词:蜕膜
- 子宫内膜血流与胚胎解冻移植结局关系的研究
- 目的 研究胚胎解冻移植周期的子宫内膜内及子宫内膜下血流,以探讨子宫内膜因素对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于我中心因新鲜胚胎移植失败或取消新鲜胚胎移植者而进行的FET,有2个或2个以上冻存胚胎,...
- 王丽娜李华李蓉乔杰
- 反复着床失败患者经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的临床结局
- 贾婉璐王海燕乔杰刘平马彩虹李蓉陈新娜王颖李红真
- 早期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19
- 2021年
- 自1987年Dargent创立广泛子宫颈切除术(radical trachelectomy,RT)以来[1,2],早期子宫颈癌年轻患者的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ertility-sparing surgery,FSS)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以Dargent术式——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广泛子宫颈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 radical trachelectomy,LAVRT/VRT)为经典,开腹广泛子宫颈切除术(abdominal radical trachelectomy,ART)、腹腔镜广泛子宫颈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trachelectomy,LRT)、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广泛子宫颈切除术(robotic-assisted radical trachelectomy,RRT)等多种手术路径的RT并存,以子宫颈锥切术和单纯子宫颈切除术(simple trachelectomy,ST)等非根治性FSS为补充的新格局,使早期子宫颈癌年轻患者在治愈肿瘤的基础上达成生育目的。
-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专业委员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力保存专业委员会熊光武张师前李文郭红燕李蓉刘开江刘青马晓欣王刚王颖梅向阳
- 关键词:早期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路径子宫颈锥切术
- 育龄人群不孕不育防治临床实践指南(2024)
- 2024年
-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环境的变迁,育龄人群的生殖健康正面临日益增多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尚缺乏针对育龄人群防范不孕(育)症影响因素的临床实践指南。为推动我国育龄人群健康生育并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联合发起,基于国内外相关证据,结合我国临床实践制订了本指南,旨在为各级医疗卫生保健部门、开展不孕不育临床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以及相关医务工作者、教学和科研人员、社区卫生工作者、全科医生和育龄人群提供科学且实用的指导。本指南的应用将有助于改善育龄人群的生育能力、降低不孕不育的患病率,并为不孕不育的一级预防和管理提供坚实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谭季春李蓉吴瑞芳陈耀龙李一宁高娜张馨怡赵俊钢秦艺珊
- 关键词:不孕不育育龄人群临床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