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军
作品数: 5被引量:64H指数:5
  • 所属机构: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
  • 所在地区:辽宁省 大连市
  • 研究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相关作者

杨凤林
作品数:604被引量:4,081H指数:32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废水处理 光催化 好氧颗粒污泥
安鹏
作品数:14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好氧颗粒污泥 腈纶废水 除磷 物理性状 碳源
王迪
作品数:30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几丁质酶 核苷酸序列 几丁质 好氧颗粒污泥 二芳基
张捍民
作品数:151被引量:853H指数:19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渗透膜 微生物燃料电池 汲取
王芳
作品数:146被引量:551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好氧颗粒污泥 大豆 芦苇床 SRAP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
碳源对好氧颗粒污泥物理性状及除磷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气升式内循环序批反应器(IC SBAR)分别以葡萄糖、乙酸钠、乙醇为碳源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考察了3种颗粒污泥的物理性状、除磷能力及除磷机理。试验结果表明3种颗粒污泥在结构和处理效果上都能长时间保持稳定,其中乙酸钠和葡萄糖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具有相对密实的内部结构和较好的沉降性。在进水COD 600 mg/L,总磷15 mg/L时,葡萄糖、乙酸钠、乙醇培养出的好氧颗粒污泥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2%、88%、52%,其中对总磷去除效果较好的2种好氧颗粒污泥(乙酸钠、葡萄糖)在反应初期均有比较明显的释磷现象发生。考察了乙酸钠为碳源的反应器在加大COD负荷下除磷能力的变化,其中在COD浓度为800 mg/L时TP的去除率达到92%,而进一步加大COD负荷会使好氧颗粒的除磷能力迅速下降。
王迪杨凤林周军安鹏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碳源物理性状生物除磷
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在内循环气升式间歇反应器对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过程进行了研究,从污泥负荷率和碳源特性分析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以蔗糖为碳源时,反应器在较低的曝气量下生长有大量的丝状真菌,而在较高的曝气量下有利于污泥形成表面光滑的颗粒,但当污泥负荷过低时,光滑的颗粒污泥表面开始迅速生长丝状真菌而导致颗粒污泥不稳定。试验表明以蔗糖为碳源物质形成好氧颗粒污泥速率快,但其操作条件难控制,容易引起丝状真菌的大量生长;以乙酸钠为碳源物质,形成颗粒污泥速度慢,污泥颗粒化程度不高;而以蔗糖与乙酸钠为混合型碳源进行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证明了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表面光滑,没有丝状菌的存在,并且颗粒污泥易于稳定运行。
王芳杨凤林张兴文张捍民刘毅慧周军
关键词:好氧污泥颗粒化曝气量混合碳源污泥稳定性
不同粒径好氧颗粒污泥的性质比较被引量:12
2007年
试验采用气升式内循环间歇反应器(SBAR)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筛分得到粒径分布为0.5~1.0mm,1.0~1.5mm和1.5mm以上三组好氧颗粒污泥,考察了不同粒径分布的好氧颗粒污泥的性状和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COD_(Cr)、NH_3-N分别为1000mg/L和100mg/L时,三种不同粒径的好氧颗粒污泥对COD_(Cr)、NH_3-N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但对总氮的去除率差异明显,粒径在1.0~1.5mm的颗粒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通过硝化反硝化速率试验也能证明,粒径范围在0.5~1.0mm和1.5mm以上的两组颗粒污泥,对反硝化反应存在抑制作用,并不是颗粒越大越好。絮体和颗粒的混合系统处理效果要优于纯颗粒系统,且纯颗粒系统在培养一段时间后,又会恢复为絮体和颗粒混合的稳定体系。
安鹏杨凤林张捍民周军王迪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粒径反硝化
SBAR中好氧污泥颗粒化及其特性被引量:19
2004年
采用气升式内循环间歇反应器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水力循环时间下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及其特性,并且对反应器中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内部菌群形态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不同水力循环时间对好氧颗粒污泥生长特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较短水力循环时间下,颗粒污泥粒径增长速度快,形成的颗粒粒径多数在1.0~2.0mm之间,并且VSS含量达92.08%,强度也较高,而在较长水力循环时间中形成的颗粒粒径在0.5~1.0mm之间、VSS含量在83.92%,污泥强度下降.
王芳杨凤林刘毅慧张兴文周军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
碳源对好氧颗粒污泥物理性状及除磷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07年
采用气提升内循环序批式反应器,分别以葡萄糖、乙酸钠、乙醇为碳源培养好氧颗粒污泥,考察了3种颗粒污泥的物理性状、除磷性能及除磷机理。结果表明:3种颗粒污泥在结构和处理效果上均能长时间保持稳定,其中以乙酸钠和葡萄糖为碳源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具有较密实的内部结构和较好的沉降性能;在进水COD为600 mg/L、TP为15 mg/L时,以葡萄糖、乙酸钠、乙醇为碳源培养出的好氧颗粒污泥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82%、88%、52%,其中对TP去除效果较好的两种好氧颗粒污泥(以乙酸钠、葡萄糖为碳源培养的)在反应初期均有较明显的释磷现象发生;以乙酸钠为碳源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在进水COD浓度为800 mg/L时对TP的去除率达到最高(为92%),进一步加大COD负荷会使好氧颗粒污泥的除磷能力迅速下降。
王迪杨凤林周军安鹏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碳源物理性状生物除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