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忠
-

-

- 所属机构: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无锡市
- 研究方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李铭迪

- 作品数:159被引量:239H指数:8
- 供职机构:常熟理工学院
- 研究主题:生物柴油 柴油机 颗粒物 柴油 甲醇
- 刘帅

- 作品数:71被引量:143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柴油机 甲醇 生物柴油 柴油 废气再循环
- 许广举

- 作品数:195被引量:345H指数:8
- 供职机构:常熟理工学院
- 研究主题:柴油机 生物柴油 颗粒物 多环芳香烃 汽车
- 李瑞娜

- 作品数:70被引量:137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柴油机 甲醇 生物柴油 柴油 废气再循环
- 毛功平

- 作品数:78被引量:185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
- 研究主题:生物柴油 柴油机 数值模拟 小球藻 内燃机
- 柴油/甲醇不同掺烧方式燃烧过程和排放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在不改变4B26增压柴油机结构的前提下,对柴油机气道喷射甲醇与柴油/甲醇直接混合燃料进行了燃烧过程、排放性能试验,对两种柴油/甲醇掺烧方式的燃烧过程与排放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柴油/甲醇直接混合相比,柴油机气道喷射掺烧10%甲醇,气缸压力相差不大,缸内平均温度较低,低负荷时滞燃期较长;气道喷射甲醇大幅度降低排气温度,NOx和碳烟排放降低效果较为显著,HC和CO排放较高。与燃烧柴油相比,两种方式掺烧10%甲醇时,发动机的动力性变化不大,缸内平均温度都有所降低,滞燃期有所延长;NOx和碳烟排放降低,HC和CO排放有所增加。
- 李仁春王忠袁银男张登攀李铭迪
-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甲醇燃烧过程
- 电控柴油机工况判别和转换策略的仿真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基于有限状态机理论和欧Ⅲ排放标准,论述了电控单体泵柴油机工况划分依据,介绍了工况判别和转换策略的制定过程与方法。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和Stateflow工具箱建立了电控柴油机工况判别和转换策略模型,根据柴油机实际运行条件模拟出柴油机各种运行工况,对工况判别和转换策略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与控制策略制定者的意图一致,证明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 张鹏孔峰王忠张育华
- 关键词:柴油机有限状态机控制策略
- 新能源汽车的多热源分段协同制热系统被引量:7
- 2020年
- 为减少纯电动车采暖耗能,设计了一种多热源分阶段协同控制暖风的方法。对电动车制热系统的热量进行了数值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池冷却余热、电机冷却余热和热泵空调制热的多热源制热方式。优化了多种热源的分布区域,建立了多热源制热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分段协同制热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综合汽车室外温度差异、制热部件放热顺序和乘员舒适性需求,合理选择暖风的工作模式。探究了分布式多热源制热时汽车各区域温度的分布规律。开展了暖风空调的低温试验,以揭示该方法与新能源汽车常规供暖之间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22℃条件下,该暖风系统工作2 h节能60%,在-5℃条件下则无需动力电池能量,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 丁鹏王忠葛如海张美娟李开云
-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多热源
-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更换周期计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发动机润滑油更换周期计算方法,包括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油门位置或发动机扭矩计算出发动机润滑油的初始黏度劣化系数、获取一定时间内发动机当前的水温或者机油温度,根据发动机当前的水温或者机油温度对发动机润滑油的初始黏度...
- 王忠
- 十六烷值对甲醇/生物柴油燃烧过程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通过添加十六烷值改进剂,配制了十六烷值分别为45.5、49.5、54.5的甲醇/生物柴油.在186,F柴油机上,测量了标定转速、最大转矩转速时,柴油机燃用柴油、甲醇/生物柴油的示功图,考察了十六烷值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醇/生物柴油的十六烷值从45.5增加到54.5,在标定工况时,滞燃期从12°,CA缩短到10°,CA,燃烧持续期从33°,CA增加到36°,CA,缸内最大压力从7.75,MPa增加到8.39,MPa,瞬时放热率峰值从39.97,k J/(°,CA)提高到42.68,k J/(°,CA);最大转矩工况时,滞燃期从12°,CA缩短到9°,CA,燃烧持续期从31°,CA增加到35°,CA,缸内最大压力从8.08,MPa增加到8.48,MPa,瞬时放热率峰值从36.13,k J/(°,CA)提高到41.37,k J/(°,CA).
- 李瑞娜王忠李铭迪赵洋倪培永刘帅
- 关键词:生物柴油甲醇十六烷值燃烧特性
- 排气再循环对柴油机颗粒官能团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通过对不同EGR率、EGR废气组分以及EGR温度下产生的颗粒进行采集,采用X射线近边吸收光谱(NEXAFS)技术,研究了EGR对柴油机颗粒官能团的影响.通过分析颗粒的NEXAFS谱线特征,确定了颗粒中官能团的主要组分,采用分峰拟合方法,考察了EGR对官能团相对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柴油机颗粒中碳官能团主要分布在近边能量为284~292,e V范围内,呈典型石墨结构,主要包括不含氧的芳香基碳和石墨碳官能团,醌类、羧基、羰基和酚/酮类等含氧官能团以及脂肪族C—H官能团;随着EGR率增加,颗粒中不含氧官能团逐渐降低,含氧官能团以及脂肪族C—H官能团呈升高趋势,说明EGR对于提高颗粒的氧化活性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废气中的CO_2增加了颗粒中含氧和脂肪族C—H官能团,降低了不含氧官能团,N2对官能团的相对含量影响不大;EGR温度增加,颗粒中不含氧官能团增加明显,含氧官能团以及脂肪族C—H官能团均有所降低.
- 王忠赵洋瞿磊孙波李瑞娜
- 关键词:柴油机排气再循环官能团
- 单缸柴油机双喷油器燃烧系统被引量:1
- 2005年
- 对单缸柴油机双喷油器直喷燃烧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供油系统油管分叉夹角及截面收缩比、燃烧室油线布置及几何形状的优化原则。采用该燃烧系统,可增加燃油喷注在燃烧室内的自由贯穿长度,减少对进气涡流的依赖,促进混合气形成和燃烧;可降低气缸盖及活塞的热负荷;由于进、排气门中心线与气缸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故气门流通面积大,可以改善进排气流动性能;可实现先缓后急的喷油规律。
- 袁银南王忠孙平陈笃红
- 关键词:柴油机燃烧系统
- EGR率对正丁醇/柴油燃烧过程及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采用不同EGR率,对柴油机燃用含正丁醇质量分数为10%的混合柴油(N10)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了EGR率对燃用正丁醇/柴油的燃烧过程与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随着EGR率的增加,最大爆发压力下降,压力急剧升高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后移,主燃烧开始时刻和瞬时放热峰值也发生明显后移,滞燃期有所延长,放热峰值逐渐下降;柴油机HC,CO,碳烟排放随着EGR率的增加而有所升高,但碳烟排放仍低于柴油;NOx排放随着EGR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高负荷时,降低趋势更为明显,负荷为75%时,与EGR率为0相比,EGR率为10%时NOx排放降低了47.2%,EGR率为20%时NOx排放降低了86.3%.
- 瞿磊王忠王燕鹏孙波
- 关键词:正丁醇柴油燃烧EGR率
- 电控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对LRC6105柴油机改装为电控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不同掺烧比对燃料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比例的LPG可改变缸内燃烧过程,大幅度降低排气烟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燃油经济性;随着掺烧比的提高,尾气中HC和CO的含量有明显增加;电控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与原机基本相同。柴油机掺烧LPG有一定的规律,随发动机负荷、转速等参数的变化,掺烧有一最佳掺烧比,使得柴油机的动力性能、NOx和碳烟排放均达到最优化。
- 杨军峰王忠袁银男郑荣良
- 关键词:LPG/柴油排放特性掺烧比
- 弱混合动力柴油机起动工况仿真与试验
- 2010年
- 针对采用ISG弱混合技术柴油机常温下的起动工况,通过分析控制策略,建立了柴油机的动态管理仿真模型和ISG电机电磁模型,对ISG电机拖动柴油机的起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了起动过程中电机功率、转矩随柴油机转速的变化关系,并与柴油机起动台架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采用ISG技术后,当蓄电池的电压为36~60 V时,均可将柴油机拖至目标转速,满足起动要求。起动时,ISG电机各绕组平均起动转矩为87.4 N·m,线电流在30~150 A,输出功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功率峰值为4.98 kW。从静止到着火转速的仿真起动时间只需0.4 s,试验结果为0.5 s;从静止到怠速稳定的仿真时间仅为2.8 s,试验结果为3.1 s,试验与仿真结果吻合。
- 魏长河王忠王宇成黄成海唐廷
- 关键词:柴油机起动工况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