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培
作品数: 9被引量:33H指数:4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相关作者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作为货币金融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命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1984年确立中央银行体制以后,货币政策逐渐成为中国宏观调控中的重要经济政策。然而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状态看,在经过...
朱华培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市场经济宏观调控
基于银行业转型期的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现状和未来的改革途径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随着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逐步完成,我国银行业已经进入了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转型期,其经营管理势必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在我国确立符合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按照存款保险制度理论,我国现有存款保险模式应属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但从实际情况看,这种制度存在较多缺陷,未来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改革途径是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朱华培
关键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国有银行
内生增长理论视角下的中国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为研究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出发,论证经济增长率是经济效率和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函数,并以此建立了分析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模型。
朱华培
关键词:内生增长理论金融深化经济增长经济效率
基于货币市场分析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地发展和金融市场地开放,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利率市场化作为我国利率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也随着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而逐步深化。迄今为止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但要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
朱华培
关键词:金融学利率市场化货币体系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度——基于两类模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引入两类分析一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模型:基于投资与储蓄关系的F-H条件模型和基于利率平价理论的利率平价条件模型,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选取美国、日本、巴西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以这两个模型作为实证模型分别研究这四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从实证分析的结果看,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仍然较低,其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管制程度较高,国内利率还无法与国际市场建立较强的关联性等。
朱华培
资产证券化对美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前后时期货币政策的效率,证明了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确实在减弱,从而证明因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信用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在弱化。
朱华培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货币政策信用渠道
资产证券化对美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20世纪80年代以后,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引发了美国金融市场结构的重大改变。在美国原有金融结构体系中,信用渠道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传导渠道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资产证券化发展后,原有信用渠道的传导机制相应地受到了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资产证券化发展前后时期货币政策的效率,证明了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确实在减弱,从而证明因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信用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在弱化。
朱华培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货币政策信用渠道货币传导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实践与理论分析——以金融脆弱性为视角被引量:5
2008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次出现银行挤兑或金融机构破产案例,证实了金融脆弱性是我国不可避免的难题,因此,有必要在我国确立符合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以规避这种脆弱性带来的巨大风险。而我国现有存款保险模式属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存在过于依赖国家,导致国家提供清偿资金的压力过大;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容易造成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和地方性金融机构之间的不公平竞争;不利于金融机构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等缺陷。因此,未来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改革途径应是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朱华培
关键词:金融脆弱性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基于国际经验的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开始出现破产、挤兑等危机现象。从国际经验看,化解金融机构危机的有效手段主要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从形式上分为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从实际情况看,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但这种制度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未来为规避金融机构危机,我国有必要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朱华培
关键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存款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