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海华
-

-

- 所属机构: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 都基亮

- 作品数:8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鼓膜 置入术 茎突综合征 误诊原因分析 误诊
- 孔庆东

- 作品数:4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鼓膜 置入术 半导体激光治疗 半导体激光 喉肿物
- 王曦

- 作品数:5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
- 研究主题:鼓膜 置入术 半导体激光治疗 半导体激光 喉肿物
- 王治强

- 作品数:6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耳疾病 鼓膜 中耳通气 置入术 听力
- 宋莉

- 作品数:6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鼓膜 置入术 半导体激光治疗 半导体激光 喉肿物
- 鼓膜微型管置入术治疗中耳不张32例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鼓膜微管置入术治疗中耳不张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34耳)中耳不张的患者病历资料。选择耳闷就诊患者,进行耳镜、听力和鼓室导抗检查,并在局麻或全麻下行鼓膜微管置入术,术后随访2~6个月。结果置管成功34耳,术后耳闷症状消除30耳,声导抗提示鼓室图由"C"型恢复为"A"型,纯音听阈测试提示听力提高5~15 dB。没有患者出现感染、鼓膜穿孔和鼓室硬化等并发症。结论鼓膜微管置入术治疗中耳不张,不需鼓膜切开,损伤小,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王治强都基亮马秀芳宋莉王曦孔庆东姜海华王仁文
- 腮腺面神经鞘瘤1例报告
- 2014年
- 一、病例报告
患者,女,37岁,因"发现右耳后肿物3个月"于2014年2月08日入院,3个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耳后一肿物,约杏核大小,无疼痛,无口角歪斜,无眼睑闭合不全等面神经症状,肿物逐渐增大,门诊医生以"右腮腺肿物性质待查混合瘤?"收住院治疗。入院后专科检查见:右腮腺可扪及一大小约3.0cm×2.0cm肿物,表面光滑,边界清,活动度好,无压痛。
- 张军龙景怀香姜海华戴克都基亮
- 关键词:神经鞘瘤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门诊医生耳大神经多形性腺瘤
- S-100蛋白和HLA-DR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 2015年
-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S-100蛋白和HLA-DR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介导的免疫反应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2年6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耳鼻喉科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息肉标本74例,其中激素治疗组37例,未用激素治疗组37例;另取同期收治的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切除的下鼻甲组织21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S-100蛋白、HLA-DR在三组的表达水平。结果 S-100蛋白、HLA-DR在有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蛋白、HLA-DR在未经治疗的鼻息肉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经激素治疗5 d的鼻息肉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00蛋白、HLA-DR在鼻息肉组织中的高表达提示,由二者介导的免疫反应在鼻息肉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激素治疗5 d后鼻息肉组织中S-100蛋白、HLA-DR的表达降低,表明激素的抗免疫机制发挥了作用。
- 姜海华
- 关键词:鼻息肉S-100蛋白糖皮质激素
- 纤维喉镜下半导体激光治疗喉肿物30例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包括声带良性肿瘤、癌前病变等在内的喉肿物优点,分析疗效。方法表面麻醉,在纤维喉镜引导下利用半导体激光切除声带或者喉室小结、息肉及声带白斑、乳头状瘤等喉肿物。术后采用口服药物或者雾化治疗消除手术水肿,禁声1个月,吸烟患者强制戒烟。结果 1个月后患者声嘶症状基本解决,声带黏膜恢复良好。结论纤维喉镜引导下半导体激光治疗喉肿物疗效好,患者花费少,痛苦小。
- 王曦姜海华都基亮王治强孙秀梅宋莉孔庆东贺庆龙
- 关键词:喉肿物纤维喉镜半导体激光
- 咽旁脓肿引发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1例被引量:1
- 2011年
- 颈部及牙原性感染引起的急性纵隔感染又称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mediastinitis,DNM),临床上罕见,如诊断不及时、未及时经颈或经胸引流,可能会导致死亡。
- 王治强都基亮宋莉王曦孔庆东姜海华
- 关键词:咽旁脓肿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 鼓膜微型管置入术治疗中耳不张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探讨鼓膜微型管植入术治疗中耳不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6例(28耳)中耳不张的患者,以耳闷为主诉;耳镜检查见鼓膜内陷、光锥散乱或消失、鼓膜苍白无光泽;纯音测听气骨导差> 10 dB;声导抗鼓室负压;中耳不张分级Ⅰ~Ⅲ级.患者局麻下行鼓膜微型管置入术,术后随访6 ~12个月.结果 25耳术后耳闷症状消失,其中23耳微型管取出后2周声导抗检查提示鼓室压图由C型恢复为A型,平均听阈下降5 ~20 dB;2耳取管后1个月复发,耳闷症状和中耳负压重新出现.3耳置管失败或耳闷无改善,均为中耳不张Ⅲ级.26例患者取管后2周鼓膜均良好愈合,未出现感染、鼓膜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鼓膜微型管置入术能有效解除鼓室负压,缓解耳闷,可用于Ⅰ~Ⅱ级中耳不张的治疗.
- 王治强都基亮张庆泉宋莉孔庆东王曦贺庆龙姜海华刘大炜
- 关键词:中耳通气中耳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