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福建
-

-

- 所属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赵丽云

- 作品数:70被引量:62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肝星形细胞 复方鳖甲软肝方 肝纤维化 肾纤维化 星形细胞
- 张玮

- 作品数:59被引量:27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肝星形细胞 复方鳖甲软肝方 星形细胞 肝纤维化 离体肝
- 郭顺根

- 作品数:80被引量:1,016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研究主题:肝星形细胞 肝纤维化 复方鳖甲软肝方 星形细胞 复方鳖甲软肝片
- 牛建昭

- 作品数:383被引量:3,339H指数:29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植物雌激素 肺纤维化 姜黄素 雌激素受体 小鼠
- 戴敏

- 作品数:16被引量:59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与生物化学实验室
- 研究主题:肝星形细胞 复方鳖甲软肝方 星形细胞 离体肝 肝纤维化
- 葛根素、大豆素、槲皮素及芦丁对CCl_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研究葛根素等4种类黄酮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并探讨其构效关系。方法:用4种具有代表性分子结构的类黄酮化合物(大豆素、葛根素、槲皮素和芦丁)分别灌胃小鼠,7天后腹腔注射CCL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禁食18 h后,取肝组织进行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肝酶类成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酰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并采用匀浆法检测肝组织中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4种药物干预组小鼠肝组织损伤程度均减轻,但各干预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血清生化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葛根素干预组和槲皮素干预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和GGT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ALP含量无明显变化;大豆素干预组小鼠血清中仅ALT、AST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芦丁干预组小鼠血清中各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肝组织匀浆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槲皮素干预组和芦丁干预组小鼠肝组织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SOD和GSH-Px含量明显上升(P<0.05或P<0.01),而大豆素干预组和葛根素干预组仅可见GSH-Px含量明显上升(P<0.05或P<0.01)。结论:槲皮素的综合抗氧化能力优于大豆素、葛根素和芦丁,这可能与其结构特点有关。与其他3种化合物相比,槲皮素具有多羟基、羟基未成苷的结构特点,提示槲皮素的结构特点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密切相关。
- 杨晓敏张天娇许可嘉赵福建牛建昭李健
- 关键词:葛根素槲皮素芦丁构效关系
- 数字化显微互动系统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被引量:4
- 2011年
- 将最新的科技成果、方法、手段,迅速、准确而有效地运用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组织学与胚胎学属基础医学形态学范畴,是一门以研究正常人体显微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学科,也是医学生动手实践最早的学科之一。该学科的传统授课方式理论课为课堂讲授,实验课为实验室显微镜观察切片标本。从2007年开始,我们采用了显微数字化互动教学方式进行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感受颇深。
- 赵福建赵丽云郭顺根
-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
- 葛根素、大豆素、槲皮素及芦丁体外抗氧化活性与构效关系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比较大豆素、葛根素、槲皮素及芦丁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初步探讨类黄酮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分别加入大豆素、葛根素、槲皮素和芦丁对细胞进行处理,4h后加入脂多糖刺激细胞,采用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总活性氧水平,采用Griess试剂法检测细胞上清中NO、MDA的水平。结果 4种类黄酮化合物处理的RAW264.7细胞均可见细胞内总活性氧水平下降,以槲皮素处理效果最为显著;槲皮素可显著降低NO、MDA水平(P<0.01),葛根素可显著降低NO水平(P<0.01),芦丁可显著降低MDA水平(P<0.01),而大豆素对两者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在4种类黄酮化合物中,槲皮素的抗氧化能力强于大豆素、葛根素和芦丁,这可能与槲皮素含羟基数目多、且羟基未成苷的结构特点有关。
- 杨晓敏张天娇许可嘉赵福建牛建昭李健
- 关键词:抗氧化构效关系
- 复方鳖甲软肝方对肝星形细胞中细胞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方药物血清对离体肝星形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s,HSC)中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活化的影响,以探讨其防治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与核转录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实验选用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将75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药物组共5组,并制备各组血清。采用SD大鼠肝星形细胞分离、培养,药物血清制备,免疫组化检测实验各组血清对肝星形细胞中NF-κB活化的影响,并经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HSC培养24,48,72h,模型组NF-κB表达的速率(NF-κB阳性染色A值分别为:217.36±29.02,429.23±25.48,627.31±37.68)与正常对照组(127.30±15.31,240.65±38.49,321.27±121.0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中剂量药物组NF-κB表达的速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HSC培养24h,NF-κB即可在核内发生活化并表达;而复方鳖甲软肝方高、中剂量药物血清组均可有效抑制HSC中NF-κB的活化和表达。结论:复方鳖甲软肝方能有效抑制HSC中NF-κB的活化和表达。
- 郭顺根张玮戴敏谢艳爽牛建昭赵丽云赵福建白锦雯
- 关键词:星形细胞
- 复方鳖甲软肝方对离体肝星形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方药物血清对离体肝星形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s,HSC)增殖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药物组共5组,并制备各组血清。采用大鼠CCl4造模后肝星形细胞分离、培养,药物血清制备,MTT法检测法各组血清对HSC不同时相增殖的影响,酶标仪波长为450nm。结果:培养24h,各组HSC增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培养48,72h,高、中、低剂量药物组HSCA值(0.47±0.02,0.55±0.07;0.46±0.02,0.58±0.08;0.51±0.03,0.69±0.07)与模型组(0.66±0.05和0.96±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复方鳖甲软肝方药物血清作用48,72h后均能降低或抑制HSC的增殖,尤以高、中剂量作用明显。
- 张玮郭顺根戴敏牛建昭赵丽云赵福建白锦雯
- 关键词:复方鳖甲软肝方肝星形细胞药物血清HSC离体中剂量
- 逆灸对随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早期及继发期炎性细胞因子和局部足肿胀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5年
- 目的:观察逆灸对随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早期、继发期关节局部肿胀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8/12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进行。以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Wistar大鼠分6组:正常组、模型早期组、逆灸早期组、模型继发组、逆灸继发组和逆灸正常组各8只。正常组:不造模,不预灸;模型早期组:大鼠右后足掌皮下注射福氏完全佐剂0.1mL造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造模第3天取材;逆灸早期组:于造模前进行艾灸,大椎穴处施灸,每次1壮,隔日灸1次,共灸8次,并于灸结束后造模,造模第3天取材;模型继发组:造模,造模第16天取材;逆灸继发组:于造模前进行艾灸,并于灸结束后造模,造模第16天取材;逆灸正常组:正常大鼠进行艾灸,灸结束后取材。采用放射免疫、鼠足容积测量法,观察逆灸对随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早期和继发期足肿胀率及血清的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结果:4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足肿胀率:模型组和逆灸组右足早期肿胀率均高于正常组(2.128±0.262)%,(1.301±0.250)%,(0.011±0.018)%,F=26.001,P<0.01,且逆灸组肿胀较正常组明显减轻(P<0.05);模型组和逆灸组右足继发期肿胀率均高于正常组(1.736±0.165)%,(1.156±0.230)%,(0.009±0.018)%,P<0.01,且逆灸?
- 李晓泓张露芬郭顺根解秸萍李学武李辉翟景慧李敬道朱文莲赵福建赵丽云
- 关键词:逆灸继发足肿胀福氏完全佐剂肿胀率针灸机理
- 基于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病理实验课教学模式的实践及其改进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对病理学实验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通过该技术我们实现了实验内容信息化和师生互动信息化,在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方面有了明显改进,并催生了以互动教室为基础的新教学模式。本文从新旧教学模式比较入手,从教师、学生和学校三方面论述新教学模式对我们的启示,以及新模式的不足和改进思路。
- 任丽薇汤轶波赵福建陈梦张宇忠
- 关键词: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病理学实验教学
-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探索实验室陈旧石蜡标本再研究的标准化方案
- 目的: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科学管理和利用实验室陈旧石蜡标本,构建酒精性肝纤维化实验动物肝脏的组织芯片,确立标准化、系统化的陈旧石蜡切片标本的再研究方案。方法: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按造模时间分4组,每组为两只动物单独组织蜡块。
- 赵福建李姝玉王谦任丽薇李健
- 关键词:组织芯片石蜡标本
- 显微数码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效果的比较
- 2014年
- 在组织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非常的关键环节。通过实验教学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理论基础,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及意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通常为教师先讲授实验内容,然后学生操作显微镜并进行手工绘图的模式。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为:教师工作量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均较差。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可将语音交流、图像分析、信息共享等功能集合在一起,为组织学实验教学提供了一种效率高、沟通性强的新型教学手段,有助于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1,2]。我校是国内首批建设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单位,2008年基础医学院的组织胚胎学实验室与山东易创公司合作,开发和建设了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2011年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基础上又增添了配套的数字切片系统。
- 张玮赵福建李健陶仕英汤轶波赵丽云
- 关键词:显微数码互动系统互动教学模式实验教学组织胚胎学教师工作量
- 复方鳖甲软肝方对肝星形细胞胶原表达及降解的影响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方药物血清对离体肝星形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中Ⅰ,Ⅲ型胶原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s,TIMPs)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防治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药物组共5组,并制备各组血清。采用SD大鼠肝星形细胞分离、培养,药物血清制备,免疫组化检测实验各组肝星形细胞中Ⅰ,Ⅲ型胶原及TIMPs的表达经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培养72h,高、中、低剂量药物组Ⅲ型胶原的表达犤Ⅲ型胶原反应物吸光度(A值)为178.36±5.82,182.27±20.32,220.38±19.32犦早于Ⅰ型胶原(I型胶原反应物A值为300.23±25.80,329.37±45.98,425.38±19.32),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中剂量药物组均可有效抑制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并呈药物量效关系;培养24h,实验各组均无TIMPs的表达,培养48h后TIMPs开始表达,培养72h时,高、中、低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可显著抑制TIMPs的表达。结论:复方鳖甲软肝方药物血清能有效抑制肝纤维化时肝星形细胞中Ⅰ,Ⅲ型胶原及TIMPs的表达,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细胞外基质生成的同时,加速已生成的细胞外基质降解有关。
- 郭顺根张玮戴敏谢艳爽牛建昭赵丽云赵福建白锦雯
- 关键词:星形细胞金属蛋白酶类组织抑制剂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