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钧
作品数: 73被引量:227H指数:9
  • 所属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所在地区:辽宁省 沈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郭晓钟
作品数:430被引量:1,46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胰腺癌 胰腺肿瘤 肝硬化 KAI1基因 KAI1
李宏宇
作品数:172被引量:537H指数:11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胰腺癌 胰腺肿瘤 KAI1 肝硬化 KAI1基因
崔忠敏
作品数:86被引量:476H指数:11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胃粘膜 应激状态 细胞保护 胰腺炎 胰腺癌
王迪
作品数:62被引量:180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KAI1 基因重排 肝硬化 失代偿期肝硬化 胰腺肿瘤
邵晓冬
作品数:81被引量:327H指数:9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胰腺癌 肝硬化 双气囊小肠镜 KAI1基因 钾离子通道
9例胰体癌的误诊分析
2011年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较常见的病死率高、生存期短、转移发生早且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恶性肿瘤。它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1%~4%,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8%~10%。发病率与死亡率相当,约为10/10万,是目前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提高胰腺癌的诊断水平是改善胰腺预后的关键。我院2007~2010年收治的222例胰腺癌患者,发现9例胰体癌被误诊,现报告分析如下。
任丽楠郭晓钟崔忠敏邵晓冬李宏宇王迪赵佳钧姚辉吴春燕邹德莉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体癌误诊
外源性PTEN对胰腺癌细胞ASPC-1增殖、侵袭及转移的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对胰腺癌细胞系ASPC-1细胞周期、细胞增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裸鼠成瘤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含PTEN基因的质粒pE—PTEN转染ASPC-1细胞,以空质粒pE转染为对照,分别获得ASPC-1-pE-PTEN(A—pE—P)细胞及ASPC-1-pE(A—pE)细胞。应用RT—PCR检测细胞PTEN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TEN、VEGF、EGFR蛋白表达;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克隆形成数;Transwell小室观察细胞侵袭能力;裸鼠皮下注射癌细胞法观察成瘤情况。结果与ASPC一1细胞比较,A—pE—P细胞的PTENmRNA表达增加179.3%,PTE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VEGF蛋白表达明显减少;EGFR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G2/M期细胞数明显增加[(31.5±1.76)%比(26.81±1.03)%,P〈0.05];克隆形成数降低[(24.0±3.9)比(33.3±3.4),F=4.283,P〈0.01],克隆形成率降低28%;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每高倍视野(46.3±6.6)比(63.8±7.5)个,F=2.476,P〈0.05];种植瘤体积明显缩小[(142.4±30.9)比(202.7±43.6)mm^2,t=4.834,P〈0.01],抑瘤率达42.4%;远处转移灶明显减少[(2.0±0.7)比(5.0±1.3)个,t=0.451,P〈0.01]。结论PTEN基因转染后ASPC-1细胞VEGF表达减少,细胞生长被阻滞在G2/M期,增殖及转移被抑制。
李宏宇李建军刘旭吴春燕赵佳钧陈延志郭晓钟
关键词:胰腺肿瘤肿瘤抑制
内镜诊断十二指肠乳头部恶性肿瘤63例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赵学良赵佳钧朱善德林一帆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内镜诊断
胰腺癌研究25年及展望被引量:2
2011年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目前其发生、发展、转移等机制尚不明确,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本文概述了25年来从事胰腺癌的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即从多克隆抗体到单克隆抗体,从癌基因、抑癌基因到转移抑制基因的研究;从组织到细胞,从动物模型到人体的基础研究;以及胰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药物治疗、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
郭晓钟李宏宇崔忠敏邵晓冬任丽楠吴春燕赵佳钧王迪姚辉
关键词:胰腺肿瘤
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学习曲线被引量:1
2015年
2001年日本学者研发出双气囊小肠镜[1],使消化内镜对消化道检查已拓展至全部小肠,上下结合方式的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基本完成了对整个消化道的彻底无盲区的检查。双气囊小肠镜不仅可直视整个小肠的病变情况,而且可对病灶进行活检和治疗。
邵晓冬赵佳钧任丽楠梁振东郭晓钟
PTEN基因抑制胰腺癌细胞ASPC-1侵袭及转移被引量:1
2012年
为研究PTEN基因对胰腺癌细胞系ASPC-1细胞周期、VEGF和EGFR蛋白表达、细胞侵袭、裸鼠致瘤及转移能力的影响,将质粒pEAK8和pEAK8-PTEN分别转染ASPC-1细胞,获得ASPC-1-pEAK8(A—pE)细胞和ASPC-1-pEAK8-FFEN(A—pE—P)细胞,应用RT—PCR、细胞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及荷瘤裸鼠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pE—P细胞PTEN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高于ASPC-1细胞和A—pE细胞。VEGF蛋白在ASPC-1、A—pE细胞中表达较多,而在A—pE—P细胞中表达较少;EGFR蛋白转染前后表达无明显变化;A—pE—P细胞G2/M期细胞较ASPC-1、A—pE细胞增多;Transwell实验显示PTEN可降低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F=2.476,P〈0.05);荷瘤裸鼠5周时,A—pE—P细胞组和ASPC-1细胞组瘤结节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4,P〈0.01),抑瘤率为42.36%;肝、肺转移灶数目减少。结论:外源性trrEN使ASPC-1细胞阻滞在G2/M期,抑制VEGF表达,抑制ASPC-1细胞转移。
李宏宇刘旭吴春燕赵佳钧郭晓钟
关键词:胰腺癌细胞抑癌基因PTEN基因转染
药物性肝损害213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引言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直接毒性作用,或者由于机体对药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对肝脏造成损伤所引起...
崔忠敏赵佳钧任丽楠吴春燕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预后
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胃管反流病、功能性肠病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的现况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调查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胃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肠病(FBD)及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患病现况。方法:选择参加我院2012 年春季体检人员中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消化道症状问卷”调查,并按年龄分层进行比较。结果:共入选377例睡眠障碍患者,老年组确诊为GERD、FBD及FD 患者129 例(53.53%),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患者(45 例,33.06%)(P<0.01)。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GERD 和功能性便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组,而FD 及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后者(P均<0.01~0.05);老年睡眠障碍患者重叠型及GERD+FBD各亚型重叠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组,而单一型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P均<0.01~0.05)。结论:老年睡眠障碍患者GERD、FBD及FD 的发生率均较成年人高,且以GERD 及功能性便秘为主。
赵佳钧李宏宇姚辉孙大为腾菲
关键词:睡眠障碍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肠病患病率
胰腺癌MUC1 mRNA转染树突细胞疫苗诱导特异性抗肿瘤的免疫反应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人胰腺癌MUC1 mRNA转染树突细胞(DC)诱导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为DC疫苗治疗胰腺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PBMC)并培养成DC,从细胞形态和表面标志进行鉴定。通过RT-PCR扩增胰腺癌MiaPaCa-2细胞的MUC1 mRNA后用电穿孔法将其转染DC。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培养不同时间点DC的MUC1的表达。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DC存活率。采用^51Cr标准细胞毒实验观察转染MUC1 mRNA的DC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应用ELASA法检测CTL的IFN-γ释放量。结果培养获得的细胞呈现典型的DC形态特征和表面标志(CD40^+、HLA-DR^+、CD83^+、CD86^+)。MUC1mRNA转染DC48h后,细胞MUC1 mRNA表达水平最高,为38.43(36.89~48.06),蛋白表达亦最强。转染后DC的存活率稳定在80%左右。转染MUC1 mRNA的DC可有效诱导HTJA—A2^+/MUC^+特异性CTL免疫反应;胰腺癌Capan-2细胞与转染MUC1的DC刺激MUC1特异性CTL的24h IFN-1释放量分别为(28.44±4.96)和(16.31±2.54)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胰腺癌MUC1 mRNA体外转染DC后可诱导CTL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陈江郭晓钟李宏宇邵晓东刘旭赵佳钧王迪
关键词:树突细胞信使胰腺肿瘤
CD34^+细胞含量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分离骨髓干细胞后CD34+细胞含量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病例41例,其中CD34+细胞含量不足5%的27例,CD34+细胞含量超过5%(含5%)的14例。分析上述病例术后2~4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在CD34+细胞含量不足5%的病例中,患者术后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和血小板(PLT)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在CD34+细胞含量超过5%的病例中,患者术后的血清总蛋白、Alb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术前CD34+细胞含量超过5%病例组的PLT平均值[(88.357±38.454)×109/L]明显低于CD34+细胞含量不足5%的病例组[(132.590±127.260)×109/L]。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的提升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蛋白和Alb水平,本组病例中CD34+细胞含量的不同并未明显影响术后患者血清总蛋白、Alb的恢复水平。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能影响胆汁的排泌。两组病例脾功能亢进程度不同可能是导致患者CD34+细胞含量差异的原因。
邵晓冬郭晓钟王迪邹德利任丽楠李宏宇赵佳钧
关键词:CD34骨髓移植干细胞移植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