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文
-

-

- 所属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 所在地区:甘肃省 兰州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柴强

- 作品数:366被引量:2,558H指数:30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间作 玉米 绿洲灌区 豌豆 小麦
- 胡发龙

- 作品数:180被引量:848H指数:17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玉米 绿洲灌区 间作 绿肥 小麦
- 赵财

- 作品数:176被引量:765H指数:19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间作 玉米 绿洲灌区 免耕 豌豆
- 于爱忠

- 作品数:166被引量:1,074H指数:21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绿洲灌区 玉米 绿肥 免耕 秸秆还田
- 樊志龙

- 作品数:73被引量:462H指数:13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绿洲灌区 玉米 绿肥 干物质积累 小麦
- 一种根茎类农产品的收获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茎类农产品的收获装置,涉及山药收获装置领域,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筒壁内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转动连接有松土成浆机构,所述转动环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松土成浆机构在滑行槽内转动,所述外筒的...
- 赵财殷文胡发龙樊志龙
- 一种油菜播种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油菜播种机,包括机架,机架上水平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轴线与播种机行进方向垂直,支撑杆上并排设置多组结构相同的播种设备,播种设备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套设在支撑杆上且沿支撑杆滑动设置,支撑架与机架之间设有为支...
- 殷文柴强于爱忠赵财胡发龙樊志龙谢军红郭瑶
- 文献传递
- 一种春小麦秸秆还田后复种毛叶苕子的种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春小麦秸秆还田后复种毛叶苕子的种植方法,步骤(1)、当年开春后播种春小麦,并定期进行灌溉;步骤(2)、当步骤(1)中的春小麦成熟后高留茬收割,并将收割的春小麦秸秆粉碎后还田,然后复种毛叶苕子;步骤(3)、...
- 殷文樊志龙胡发龙范虹于爱忠赵财柴强
- 文献传递
- 不同根间作用与密度对小麦间作玉米群体净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 【研究背景】增密是间作群体产量增加的重要机制之一,小麦玉米间作复合群体中由于各组分所占据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态位发生了分离,在时间和空间上互补扩大,最终使间作体系内植株个体与种群之间的矛盾得到缓和,因此,研究不同强度地下与...
- 王一帆柴强于爱忠赵财冯福学殷文胡发龙
- 关键词:间作净光合速率
- 文献传递
- 干旱灌区小麦间作玉米麦后复种绿肥的可持续性分析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针对干旱灌区传统生产模式的资源利用率和产投比低等问题,研究小麦间作玉米集成麦后复种绿肥的光能利用率、灌溉水生产力及经济效益表现,结合试区常规种植模式,评价不同种植模式的可持续性,对于干旱灌区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收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2018-2020年,在河西绿洲灌区设置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春小麦间作玉米小麦收后复种绿肥(W-G//M)、春小麦间作玉米(W//M)、春小麦复种绿肥(W-G)、单作玉米(M)、单作春小麦(W))对生产系统叶日积、籽粒产量、光能利用率、灌溉水生产力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综合以上相关指标,对各种植模式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结果】随着试验年度的延长,春小麦收后复种绿肥能显著提高主栽作物全生育期的总叶日积。W-G//M较W//M的叶日积提高了7.7%-7.8%。间作较单作以及麦后复种绿肥模式均能提高主栽作物籽粒产量,但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成本的投入。2018和2019年,W-G//M处理和W//M处理的混合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而2020年,W-G//M处理较W//M处理的籽粒产量提高了8.7%。W-G//M处理较M、W-G和W处理的纯收益分别提高16.7%-26.5%、78.5%-132.2%和35.9%-78.8%。2018年,W-G//M较W//M处理的纯收益降低了7.2%,但是2019和2020年,二者的纯收益无显著差异,且产投比也具有相似的趋势。复种绿肥能显著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W-G//M处理较W//M处理的光能利用率提高了7.2%-14.1%;W-G处理较W处理的光能利用率提高了23.5%-52.1%。W-G处理较W处理的灌溉水生产力显著降低,降低了48.6%-54.3%(灌溉水利用效率)和30.9%-39.8%(单方灌溉水经济效益),而W-G//M处理和W//M处理的灌溉水生产力无显著差异。综合3年试验结果,W-G//M处理较其余4个处理的可持续性显著提高。【结论】在干旱绿洲灌区,间作以及麦后复种绿肥能提高主栽作物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且灌溉水生
- 苟志文殷文柴强樊志龙胡发龙赵财于爱忠范虹
- 关键词:麦后复种豆科绿肥
- 一种农田水肥一体化滴灌调控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水肥一体化滴灌调控系统,包括肥料存储容器、肥料称重计量装置、水源供水泵、供水流量计、水肥搅拌混合装置、控制核心处理器、电磁阀控制模块、滴灌供水泵和滴灌控制电磁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轨道式的视频...
- 殷文郭瑶范虹樊志龙胡发龙柴强赵财于爱忠谢军红
- 文献传递
- 地上地下互作强度对小麦间作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9年
- 针对地上、地下互作对间作群体光合特性影响研究相对薄弱,生产实践中缺乏间作系统精确调控的相关理论依据等问题,本研究于2015—2017年,以小麦间作玉米为对象,通过设塑料布隔根(P,无根间作用)、尼龙网隔根(N,部分根间作用)和不隔根(完全根间作用)3种根系分隔方式,以及低(M1,45,000株hm^–2)、高(M2,52,500株hm^–2)2个玉米密度,系统分析了地上地下互作强度对间作作物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上地下完全互作可显著增加间作群体的光合势,提高间作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增大间作群体全生育时期的净同化率。与低密度相比,增大玉米密度使间作群体全生育期光合势平均提高12.4%;与尼龙网隔根和塑料布隔根相比,不隔根处理光合势提高了10.3%和29.0%。增大密度使间作玉米净光合速率比低密度平均提高11.2%;不隔根间作玉米生育期净光合速率较尼龙网隔根和塑料布隔根平均提高4.7%和7.7%。玉米密度对间作系统净同化率影响不显著;不隔根处理全生育时期净同化率比尼龙网隔根和塑料布隔根平均提高11.5%和14.8%,生育后期,间作群体的光合势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地上地下协同影响作物群体光合势及间作组分作物的净光合速率,从而影响间作群体的净同化率,可通过增加密度和根间互作来促进协同作用,增加间作系统产出。
- 杜进勇柴强王一帆范虹胡发龙殷文李登业
- 关键词:作物间作光合特性
- 新农科建设下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方式优化与探索被引量:1
- 2021年
- 农学概论课程着重介绍了作物生产的共性规律、相关概念及耕作栽培理论、技术与方法,涉及作物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及植物保护学等学科领域,可增强非农学专业学生对农业的认知与了解,是高等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的限选课程。然而,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经济的稳步提升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知识文化水平,迫使高等院校不断扩招,造成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突显出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剖析了甘肃农业大学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在充分了解同类兄弟院校有关该课程的教学情况,从优化授课方式、构建适宜的课程体系、完善考核制度等多层面指明授课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以期为提高高等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提供重要参考,增强本课程在非农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性。
- 殷文胡发龙樊志龙谢军红陈桂平于爱忠柴强
- 关键词:农学概论教学方式课程体系
- 间作优势的光合生理机制及其冠层微环境特征被引量:26
- 2022年
- 现代农业发展面临减排、化石物质减投、稳产高产等诸多挑战,间作是一种能够同时保证产量与系统可持续性的生产方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间作优势主要源于:种间互作对时空的集约利用,形成了利于作物生长和资源高效利用的根系结构、冠层结构,创造了适宜的根际环境、冠层微环境,优化了作物生长发育的生理指标。鉴于光合作用在产量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厘清间作优势形成的光合生理机制及其与冠层微环境的相关关系,将对优化间作管理技术、进一步挖掘间作优势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间作光合生理在群体水平—个体及器官水平—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间作有利于群体生育后期保持较高光合源,优化干物质的积累、分配和转运;提高了高位作物个体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光能利用率,但削弱了矮位作物光合性能;在细胞及分子水平,间作存在使高位作物Rubisco和PEPC酶活性提高,而矮位作物光合关键酶活性下降的趋势,以及间作存在使高位作物(玉米)pepc和ppdk光合酶基因表达上调且矮位作物(大豆)光反应中心相关编码基因同时上调的趋势。就间作冠层微环境而言,间作高位作物冠层中下部受光增加,温度变化幅度减小,有利于其生长;而间作矮位作物受到遮荫和光质恶化,以及冠层温度降低、湿度增加的影响,生长受抑。利于优化间作光合生理和冠层微环境调控的途径包括:搭配高秆喜光作物及矮秆耐荫作物品种,适度增加矮秆作物行比,适量增施氮磷肥等。展望未来,间作研究需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解析间作微观尺度上的响应机制,应用生长模型模拟作物生长规律和种间关系,选育适于种间互作增效的专用品种,统筹协调适宜机械化与种间互作增效的空间布局,完善群体优化理论。
- 范虹殷文柴强
- 关键词:间作优势光合生理
- 一种喷药杆机构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农具中的喷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喷药杆机构。其特点是包括喷药主杆,喷药主杆上通过固定卡子安装有竖杆,喷药主杆上还设置有安装架,喷药主杆的下部与竖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喷头。其结构简单,作业可靠,能很好...
- 殷文柴强于爱忠刘畅樊志龙冯福学赵财胡发龙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