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小溪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失实新闻危害与防治措施被引量:1
- 2017年
-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播公众参与度的提高,信息市场逐步形成。这个"无形市场"看似成本较低,有相当的容量和广度,但在实际操作中,新闻作为商品在这个市场中进行销售,生命周期极短,稍纵即逝,所以新闻发布的速度需要抢先于它转变为"历史"的速度。在以碎片化接收信息为主要特点的阅读习惯下,媒体对"新闻市场"的抢占愈发激烈,如果处理不当,就存在造成新闻失实的风险。本文旨在提出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对新闻失实的措施,从而规避时事新闻带来的危害。
- 林小溪
- 关键词:失实新闻信息传播
- 由“药家鑫案”引发的关于“媒介审判”的思考
- 2013年
- 媒介是信息、情绪的放大器,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媒介一方面发挥着社会公器的作用,对社会生活进行监督,维护社会各个"零部件"的正常高效运转。而在另一方面,媒介强有力的"发声"功能一旦被滥用,就很容易披着"监督"的外衣从社会公器转为凶器,介入司法程序对其进行干预,对新闻当事人造成伤害。尤其是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平台使媒介的优势与弊端都得到了放大。"媒介审判"和"媒介监督"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前者是对司法独立的干预,而后者是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是媒介职能之一,"媒介审判"与"媒介监督"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由2010年"药家鑫案"而引发的"媒介审判"的诸多反思,对于媒介功能的思考才刚刚开始,人们对于"媒介审判"的认识在随后一系列相似事件中一点点的加深。"媒介审判"带来的暴力杀伤力强、影响面广令人深思。
- 林小溪
- 关键词:媒介审判媒介监督司法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