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石
作品数: 104被引量:1179H指数:17
  • 所属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 所在地区:辽宁省 沈阳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马莲菊
作品数:103被引量:587H指数:13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抗氧化酶 植物内生菌 抗氧化酶活性 野生大豆
张海泉
作品数:32被引量:195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经贸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粗山羊草 抗病基因 小麦白粉病 小麦 基因定位
曹萍
作品数:85被引量:620H指数:15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粳稻 水稻 稻米品质 食味 水稻品质
吕文彦
作品数:95被引量:569H指数:12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粳稻 水稻 稻米品质 食味 穗型
王曙明
作品数:227被引量:881H指数:16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大豆 大豆新品种 选育 选育报告 高产
不同株型玉米品种的适宜最大叶面积指数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以连玉16、丹玉39和郑单958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密度不同株型玉米品种的产量和叶面积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产量表现存在明显的差异,达到最高产量时所需的密度不同,叶面积动态变化不同。连玉16的适宜最大LAI为4.08左右,半紧凑型品种丹玉39的适宜最大LAI为5.62左右,紧凑型品种郑单958的适宜最大LAI为6.78左右。
任志勇张宝石张宇修俊杰孙月婷
关键词:玉米株型叶面积指数
染色体定位粗山羊草抗小麦白粉病基因PmAeY1被引量:12
2006年
小麦白粉病是严重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为经济、有效和环境安全的方法。目前已经标记31个小麦抗白粉病基因,但大多数抗性丧失或与不良性状紧密连锁。粗山羊草存在许多小麦抗病基因,它可以扩大小麦抗病基因的基础,提供新的抗小麦白粉病基因的来源。使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AS),将抗小麦白粉病E11菌株的粗山羊草材料Y219与感病材料Y169杂交,F1代表现抗病,F2代出现抗感3∶1分离,用SSR标记技术,抗病新基因PmAeY1定位在2D染色体上,与Xgwm484、Wmc453、Xgwm515和Xgwm157的遗传距离分别是30.4、23.4、6.1和5.5cM。
张海泉贾继增张宝石周荣华
关键词:粗山羊草小麦白粉病抗病基因SSR标记
通过改良种质提高我国玉米杂交种的生产水平被引量:3
2004年
论述了改良种质对提高我国玉米杂交种生产水平的重要性,探讨了群体改良、杂优群与杂优模式、地方种质与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的利用等进行种质改良的方法与途径。
张磊王玺吕香玲王昌涛李春红张宝石
关键词:玉米杂种优势种质改良
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以不同种质来源的25份玉米单倍体诱导系为亲本组配的23个杂交F1为供试材料,对其单倍体诱导率的杂种优势指数、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探讨不同种质来源的诱导系间杂种F1代的诱导率是否存在杂种优势。结果表明,23个杂交F1代的杂种优势指数平均为289.71%;中亲优势平均为189.71%;超亲优势平均为112.11%。23个F1杂交组合的诱导率中有20个表现出超亲优势,仅3个组合的诱导率未表现出超亲优势。当杂交组合的父、母本或其一的诱导率较高时,F1代诱导率接近中亲值;当双亲的诱导率较低时,F1代诱导率的杂种优势表现较高。通过组配不同来源诱导系的F1代,可综合利用其在株高、花粉量、抗倒伏性和诱导率等方面的杂种优势,使田间大规模诱导玉米单倍体产生更简便易行。
徐玉波任保财张宝石姜海鹰
关键词:玉米雌核发育单倍体诱导率杂种优势
不同生态环境下玉米产量性状QTL分析被引量:73
2005年
以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黄早四和Mo17为亲本得到的191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衍生的184个F2:3家系作为性状评价群体,分析了单株穗数、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单株籽粒产量在北京和新疆2个生态环境下的表现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定位结果。QTL检测结果表明,2个环境共检测出47个QTL,分布于除第10染色体以外的9条染色体,其中与单株穗数相关的QTL共10个,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2.3%~25.6%;与穗行数相关的QTL共13个,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4.6%~23.2%;与行粒数相关的QTL有9个,解释的表型变异为5.4%~13.7%;与百粒重相关的们1达10个,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4.9%~13.3%;与单株籽粒产量相关的QTL有5个,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6.1%~35.8%。大部分产量QTL只在单一环境下被检测到,说明产量相关QTL与环境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表型相关显著的产量性状,它们的QTL容易在相同或相邻标记区间检测到。研究还发现了若干个QTL富集区域,可能是发掘通用QTL的候选位点。
兰进好李新海高树仁张宝石张世煌
关键词:玉米产量性状数量性状位点
双二倍体的合成及育性表现的研究
2007年
通过四倍体小麦(硬粒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利用幼胚拯救技术和套袋自交获得了3个双二倍体(AABBDD)。双二倍体染色体构型基本稳定,田间对小麦白粉病表现低于抗病亲本粗山羊草。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后,再与小麦杂交,其结实率为25%,种子发育正常。人工合成的双二倍体与小麦杂交,可能会获得遗传基础丰富、抗病较好的抗病品种,此方法在育种工作中是可以采用的。
张海泉杨虹张宝石
关键词:四倍体小麦粗山羊草双二倍体育性
国外大豆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发展动态被引量:1
2009年
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概述了国外在大豆杂种优势研究、不育系研究以及传粉技术研究方面的技术进展,对我国从事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科技人员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王曙明范旭红张宝石
关键词:大豆杂种优势不育系
六个新玉米自交系的利用潜能研究
2008年
将6个新玉米自交系与4大杂种优势群的骨干自交系,按NC-Ⅱ设计组配成杂交种,通过配合力分析,得出了6个新自交系与4大杂种优势群的血缘关系,血缘关系较远的可组配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血缘关系较近的可利用该群体与该自交系进行相互改良,进而使新自交系的下一步利用目标更明确,提高育种效率。
韩彦龙张宝石
关键词:玉米杂种优势群杂优模式配合力
粗山羊草抗条锈病新基因YrY206遗传分析和微卫星标记被引量:9
2008年
从小麦野生近缘属——粗山羊草中挖掘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拓展小麦抗病性的遗传基础。利用抗小麦条锈病与感小麦条锈病的粗山羊草间杂交,从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Coss.)Schmal]Y206中鉴定出1个显性抗小麦条锈病基因,暂定名为YrY206。应用分离群体分组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筛选到Wmc11a、Xgwm71c、Xgwm161和Xgwm183标记,与该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0、3.3、1.5和9.3cM。根据连锁标记所在小麦微卫星图谱的位置,YrY206被定位在3DS染色体上。分析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位置、抗病性特征,认为YrY206是一个新的抗小麦条锈病基因。
张海泉郎杰马淑琴张宝石
关键词:粗山羊草小麦条锈病基因定位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差异的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选择不同年代的3个代表性小麦品种 ,从光合特性及相关性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就光合速率而言 ,新品种小麦并无明显优势 ,但其光合面积和光合时间明显高于老品种 ,叶绿素含量提高不明显 ,叶绿素a/b比值略有下降 ;新品种株高降低幅度大 ,各节间缩短明显 ,基部节间秆壁加厚 ,叶倾角和叶子长/宽比值减小 ,株型更加合理 ;新老品种的干物质分配曲线大致相似 ,但新品种的干物质向穗部的转移速率和数量明显高于老品种 ;单株产量构成因素方面 ,新品种的穗数、穗粒数。
兰进好张宝石周鸿飞刘源霞李洪利
关键词: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构成因素光合面积光合速率叶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