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
作品数: 22被引量:75H指数:6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所在地区:山东省 青岛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郭佩芳
作品数:94被引量:61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卫星高度计 海浪 有效波高 ARGO剖面浮标 风浪
侍茂崇
作品数:72被引量:507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西科学院
研究主题:海流 环流 琼州海峡 夏季 水团
许建平
作品数:143被引量:833H指数:16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ARGO ARGO剖面浮标 ARGO资料 盐度 ARGO计划
汪嘉宁
作品数:48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潜标 实时化 北斗 自动检测仪 水声通信
袁东亮
作品数:26被引量:1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动力机制 黑潮 中尺度涡旋 吕宋海峡 赤道
棉兰老岛以东反气旋涡的Argo观测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报道了2003年1月至10月期间,由布放于西北太平洋中的Argo剖面浮标捕获的位于棉兰老岛以东海域的反气旋涡。该涡中心位于8.7°N、127.6°E附近,距大陆坡不远,沿等深线走向呈椭圆形分布。其长轴(NW-SE)约200km,短轴(NE-SW)长约120km。Argo浮标的漂移轨迹及其在表层及1 500db层的漂移速度场表明,该反气旋涡位于温跃层以下,中层海洋特征。在1 500db层上,涡的外围平均切向速度为11.9—14.0cm.s-1,旋转周期约为40d。温、盐度断面分布表明,该反气旋涡内的温盐结构非常复杂,可能与源自南、北半球的中层水团在涡旋内交汇并发生变性有关。
周慧许建平郭佩芳侍茂崇刘增宏李云芳
关键词:反气旋涡ARGO剖面浮标
棉兰老岛以东海域气旋式环流区的三维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
利用日本气象厅(JAMSTEC)提供的Argo格点温盐度资料,系统地研究了棉兰老岛以东海域气旋式环流区的三维结构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气旋式环流区的水平位置大致处于一个纬向延伸的狭长带(由5°~10&#17...
徐智昕周慧郭佩芳侍茂崇
关键词:ELARGO资料
吕宋海峡和台湾岛以东海域涡旋特征的初步探讨
台湾岛以东海域是黑潮变异最为强烈的区域之一,副热带逆流(STCC)区产生的大量涡旋西传至此,对台湾以东的黑潮流径和流量产生较大影响.但受观测资料限制,人们对这些涡旋的垂向结构尚不清楚.本文利用Argo剖面浮标资料并结合卫...
周慧郭佩芳许建平
关键词:黑潮ROSSBY波ARGO剖面浮标吕宋海峡
文献传递
印尼贯穿流源区环流的多尺度变异及其科学重要性被引量:9
2017年
印尼贯穿流源区指的是苏拉威西海东部、马鲁古海北部以及棉兰老岛以东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岛以北的海域,其海洋环流的结构和变异对全球大洋环流的物质和能量平衡以及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但是却缺乏大规模的现代海洋观测。本文总结近几年来基金委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以及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项目——"主流系与西太平洋暖池变异机制及其气候效应"等项目在低纬度西太平洋和印尼贯穿流源区的观测成果,初步刻画了印尼贯穿流源区海洋环流的多尺度结构特性,阐明这一海区环流对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NSO)动力学、季节内振荡研究以及全球变暖减缓和加速的重要性。介绍了项目团队在过去几年里,通过国际合作,促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印尼科学院海洋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双方已经在印尼海和印尼贯穿流关键海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观测,建成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印尼海同步潜标观测网,为探讨印尼贯穿流变异及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问题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袁东亮周慧周慧李翔
关键词:西太平洋
棉兰老隆起三维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日本气象厅(JAMSTEC)所提供的Argo格点温盐资料,系统地研究了棉兰老隆起(Mindanao Dome;MD)的三维结构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MD的水平位置大致在5°N^10°N,127°E^145°E范围内1个纬向延伸的狭长带状结构。其垂向范围大致在50~600m之间,强度在次表层100~200m附近最显著。温盐结构表现为深层低温、低盐水向上涌升增强,温跃层深度变浅,上混合层厚度变薄的特征。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MD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信号,表现为冬强秋弱,具有一年和半年的较为显著的变化周期。在El Ni珘no期间,MD的次表层水温明显下降,MD增强。局地风场对MD的变异起着重要作用,MD的变化与该处风应力旋度的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346。MD的变化和暖池的变化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在暖池发展比较充分时候,由于其暖水范围增大,暖水厚度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会抑制MD的发展;反之亦然。
徐智昕周慧郭佩芳侍茂崇
关键词:暖池
益生菌通过调节肝中TNF-α表达预防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目的:通过小鼠模型研究补充益生菌(两歧双歧杆菌YRT3115和乳双歧杆菌KV9)对TLR4介导的炎症通路是否具有抑制作用,从而预防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方法:96只C57BL/6小鼠被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酒精模型组,酒精+...
张喆白璐周慧吕优优易华西张兰威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TNF-Α酒精代谢
文献传递
台风“海马”对吕宋海峡附近暖涡的影响及其动力机制被引量:4
2017年
台风和海洋涡旋相互作用,对台风路径和强度的预报和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2016年第22号超强台风"海马"登陆前后在吕宋海峡附近海域的水文要素现场观测,结合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台风过境前后位于吕宋海峡北部的中尺度暖涡内海洋物理要素的分布及其对台风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处于台风边缘的暖涡并没有因为台风过境产生的强冷抽吸作用而被削弱;反而因台风边缘产生的较强的负风应力旋度异常,导致此区域上层暖海水辐聚下沉、混合层厚度增加,从而增强了该暖涡。台风过境前后,暖涡内热含量的变化也证实了该涡旋的增强。而离台风中心较近的暖涡,则受到强的正风应力旋度产生的冷抽吸作用而被削弱。此次观测研究丰富了台风和涡旋的相互作用物理机制探索,为台风预测预警提供了现场观测数据支持。
周慧杨文龙刘恒昌谭舒文
关键词:吕宋海峡热带气旋SSTSLA
北太平洋西边界流系的某些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
北太平洋西边界流系同时连接着太平洋亚热带环流和热带环流,它的变化无论对全球还是区域的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时空上的高度变异性,加上观测资料匮乏,对该流系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目前尚不明了。 本文利用...
周慧
关键词:北太平洋西边界流黑潮中尺度涡
文献传递
太平洋内区经向热输送的季节变化分析
2015年
为刻画整个太平洋内区经向热输送的基本特征及其季节变化,并初步探讨变化的原因,基于Argo温盐资料,利用P矢量法反演了太平洋的绝对地转流(AGC),并结合Ekman流,分析了年平均和季节平均的经向热输送。结果显示,在13°S^13°N,经向热输送主要由Ekman经向热输送控制,季节变化显著,且南北半球变化相反,北半球1-3月有北向输送最大值,8-10月当经向热输送转为南向时,Ekman经向热输送达到最小;南北太平洋经向热输送的季节变化存在显著的不对称特征,北太平洋的明显强于南太平洋,低纬度海域的明显大于高纬度海域。分析表明,经向热输送的季节变化与纬向风应力的变化直接相关,由于未能有效包含西边界流及赤道区域,对比前人的研究结果后推测,西边界流和赤道流在维持南北太平洋经向热输送的平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杨丽娜周慧袁东亮
台湾岛以东涡旋及东海黑潮的变化特征被引量:6
2007年
台湾岛以东海域是黑潮变异最为强烈的区域之一,副热带逆流(STCC)区产生的大量涡旋西传至此,对台湾以东的黑潮流径和流量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受观测资料限制,目前对这些涡旋的垂向结构尚不清楚。利用ARGO剖面浮标资料并结合卫星高度计资料,对台湾岛以东的涡旋垂向结构及其运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表明,这些涡旋垂向尺度可以深达2 000 m,水平尺度约200 km,其表层切向速度可以达60 cm/s,与黑潮流速相当,而在1 000 m层上的平均切向流速还可达8 cm/s左右。根据高度计资料分析,这些涡旋是源自STCC区的Rossby波西传结果,其Rossby变形半径为43 km,其相速度约4.2 cm/s。另外,根据浮标观测表明,1 000 m层上东海黑潮按照流速可明显分成3个区段。
周慧郭佩芳许建平刘秦玉
关键词:黑潮ROSSBY波涡旋ARGO剖面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