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伟
-
-
- 所属机构: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周德江
- 作品数:1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大陆架 国际法视角 自然延伸 中日东海争端 中间线
- 日本内蒙鸦片政策述评被引量:3
- 1998年
- 本文所谓“内蒙”系指“察南自治政府”、“晋北自治政府”、“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三个伪政权统辖的区域,总面积506,800余平方公里,人口549余万,约占当时华北总面积的一半,总人口的不足7%。它是日本侵华期间鸦片的主要基地。对日本在这一地区的鸦片政策进行剖析,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揭露日本贩毒戕害中国人民的罪行,而且便于从更高层次上揭示内蒙鸦片在日本推行鸦片侵华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日本武力侵华的战略关系。
- 陆伟
- 关键词:鸦片政策日本侵华伪政权伪满洲国侵华政策
- 抗战前期日本对蒋介石“和平工作”的构想及其策略被引量:1
- 1997年
- 日本对蒋介石的“和平工作”,也就是劝降、诱降工作,是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史学界开始注意这一问题,但大多着重于对“和平工作”具体过程的叙述,而有关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开展对蒋“和平工作”的战略构想、企图和策略,却很少涉及。这就不利于深刻揭示日本对华“和平运动”的实质及其失败的必然性。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 陆伟
- 关键词:蒋介石抗战前期外交交涉中央政权
- 冷战后日本的身份建构及其战略文化的嬗变
- 2019年
- 冷战结束成为日本重新定义自我身份的驱动力,冷战后国际格局出现了有利于日本发挥自身优势和影响力的两大新变化。一是全球化的形成和不断深人,改变了日本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有效路径,全球治理的贡献度相比军事实力更重要;二是非传统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淡化了日本因和平宪法和自我约束在军事安全领域存在的先天不足,改变了日本只能接受大国政治中“边缘国家”身份的状态,为它凭借经济、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作为民主、文明国家的优势,尤其是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贡献,实现在国际安全领域由边缘国家向中心国家“转身”的可能。
- 陆伟
- 关键词:身份建构大国政治军事实力贡献度
- 冷战后日本政军关系的演变及其影响探析被引量:3
- 2013年
- 冷战后日本政军关系的重塑演绎了三部曲:借助频繁的海外维和行动,通过"保安警察力量"的功能实践,获得日本国内的社会身份认同;利用政治改革的挤出效应,排除官僚作为"看护人"的"紧箍咒",在政治家主导的对军事力量直接、能动的统制逐步实现机制化的过程中,创造新的政军互动关系的制度环境;以与国防安全相关的外交政策的制定为博弈平台,构建政军双方在安全战略上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形成相互借重的政治联盟。日本政军关系的重构导致日本对外决策行为体的权力架构、角色定位、互动过程产生自日本战败以来一次根本性的变动,并由此引起军事制度及其相关的法律制度的连锁反应。
- 陆伟蔡建国
- 关键词:政治改革日本自卫队
- “联合机动防卫力量”:日本新军事战略的构建和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自民主党野田内阁提出"机动防卫力量"的构想以来,围绕这一核心概念,日本战略决策层展开了一系列规划和部署。截至2013年12月,第二次安倍内阁一并发出包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在内的"安保三箭",并正式将上述概念升格为"联合机动防卫力量",一种新的军事战略初步构建完成。日本此次新确立的军事战略涵盖了从军事理论、指导原则、战略目标到军力结构、兵力部署、作战样式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国家层面上对其安全战略、法律制度规范和国内动员体制产生了一连串重大影响,从而推动日本战略文化偏好向进攻性现实主义转型。
- 陆伟
- 中美竞争背景下日本的政策选择论析被引量:6
- 2022年
- 日本的战略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美两大因素共同塑造的。中美战略竞争对日本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化风险为机遇,进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日本采取三方面的政策举措:补齐军事力量的短板,推进联盟安全体系的多元化;实施经济安保战略,重组供应链和确保技术优势;推行体现日本价值观的制度战略,谋求国际规则制定的主导权,以便乘机达成引导国际秩序重塑的方向,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流大国的夙愿,表现出浓重的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但对日美联盟战略基轴地位的顽固坚守和对中美不对称依赖脆弱性结构的存在,决定了日本无法从根本上平衡自主与追随、依赖与"脱钩"、改革与"辅成"的三重矛盾,要想利用中美战略竞争提供的"空间"来实现上述政策目标并不容易。
- 陆伟
- 关键词:中美日关系
- 日本对华战略行为选择的逻辑——以安倍执政时期为案例
- 2021年
- 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日美战略的匹配度和日本国内政治改革的紧迫度是影响日本对华政策选择的关键变量,它们的强弱变化和现实发展构成的不同组合,使得日本在后冷战时期对华战略行为呈现出约束性合作、软对冲、硬对冲、冲突性对抗四种形态。安倍执政期间做出的三次对华战略行为选择,其背后反映了这一逻辑,从而证明了上述假设的学理价值。据此可以判断,硬对冲取代冲突性对抗并逐渐向软对冲过渡,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日本对华战略行为的主要选择。
- 陆伟
- 关键词:日美同盟政治改革安倍内阁
- 日本的自我身份建构与冷战后战略文化的嬗变被引量:9
- 2018年
- 要理解一国的战略偏好和战略选择,战略文化无疑是不可或缺的视角。近年来日本以选择冲突型战略文化为背景,战略偏好和战略选择总体呈进攻性的特征。这种现实主义的战略文化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形势下重构的结果。国家对身份的自我建构是推动战略文化重塑的重要机制。日本政治精英正是在历经冷战以来三个阶段持续建构的过程中,通过与自我建构的身份规范相适应的价值理念和情感选择两个维度的传导作用,实现了对战略文化的重构。由于所建构的身份具有强烈的角色身份指向,基于其固有的显著性,日本战略文化的转型必然以冲突型为依归。环境认知、政治程序、联盟结构等三个层面的变化表明现实主义的战略文化已在日本产生了较高程度的内化。
- 陆伟
- 关键词:身份建构战略文化角色身份
- 战时日本对外决策机制探析
- 2005年
- 战时日本对外政策制定主要分为两种决策运作模式临机性合议决策模式和内面性指导决策模式。在前者的运作过程中,陆、海军、外务省,都不具有对外政策的最终决定权,他们对外交的影响力,一般被限制在辅弼或辅翼的职责范围内。然而各派的政策主张还是借助御前会议、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或四(五)相会议的平台,在反复折冲的和议中,彼此包容地存在下来;在后者的运作过程中,天皇通过直接的幕后指示或元老、宫内大臣的襄助,贯彻了自己的政策理念,体现了作为国家最高决策者的权威,从而达到了以“亲临”的名义,实现“亲政”最大化的目的。
- 陆伟
- 关键词:天皇外务省军部
- 美国学者对日本安全政策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美日同盟是美国亚太联盟体系的基石,日本安全政策的变化对美日同盟具有重大影响,自然成为美国学者亚太安全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美国学者对日本安全政策的变化做了“渐变论”和“质变论”两种不同性质的判断,并从多元维度分析了这种变化的背景和因果机理。透过美国学者的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美国在日本安全战略转型问题上的总体认知,也有助于对美国亚太联盟体系转型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把握。中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尽可能降低美日同盟对中国崛起造成的风险。
- 陆伟李雨娟
- 关键词:美国学者美日同盟中美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