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广益
作品数: 287被引量:1521H指数:21
  • 所属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电气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朱新坚
作品数:302被引量:1,47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 PEMFC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隋升
作品数:108被引量:237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膜电极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胡鸣若
作品数:68被引量:129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 阳极 氧气 阴极
沈承
作品数:84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
研究主题: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炊事 燃料电池 MCFC 出口
余晴春
作品数:129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电解质 阴极
用XRD法研究PtRu/C催化剂的形成过程被引量:3
2004年
通过RuCl3在Pt/C上浸渍,用Na2S2O4还原后,在N2气氛下从300~900℃各种温度范围内烧结,得到了PtRu/C催化剂的样品.该样品经XRD分析表明,在400℃温度下烧结,可以制备合金化程度较高的PtRu/C催化剂.既可减小合金与C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又可抑制Ru晶体的单独生长.
余晴春王明华隋升胡鸣若朱新坚曹广益吴益华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烧结温度
一类随机摄动系统的鲁棒控制与仿真
2007年
在内模控制(IMC)结构下对一类随机摄动系统的鲁棒控制及其仿真研究作了探讨。首先针对一类随机模型误差的描述定义了一个实际敏感度和标称敏感度之间的加权敏感度误差,然后应用谱分解的方法调整标称控制器来最小化加权敏感度误差在整个频段上的方差,为一类随机摄动系统提供了一种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可使系统期望的标称性能对模型误差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最后根据随机摄动系统的特点进行仿真研究,进一步说明了所得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王建国曹广益朱新坚
关键词:鲁棒控制仿真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温度特性的模糊建模被引量:31
2005年
根据PEMPC电堆温度控制的需要,建立了PEMFC电堆的工作温度与运行参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为建立面向控制的PEMFC温度非线性模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在建模过程中,采用模糊辨识方法建立PEMFC控制系统的模糊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糊辨识方法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的建模和控制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途径.
李曦曹广益朱新坚
关键词:温度
家用服务型吸尘机器人的发展与现状被引量:23
2003年
吸尘机器人融合了自主机器人和吸尘器技术 ,成为服务机器人领域中的一项高新技术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吸尘机器人的研究发展现状 ,对吸尘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即路径规划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吸尘技术以及电源技术分别进行了介绍 。
吴秋轩曹广益
关键词:人工智能控制电路智能机器人传感器
步进电动机的最佳细分控制被引量:40
2001年
提出按照线性加正弦规律波形对步进电动机绕组电流进行细分 ,以解决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低频振荡、高频出力不足、频率特性差等问题。设计制作了同频脉宽调制细分驱动电路。
孙兴进曹广益朱新坚
关键词:步进电动机脉宽调制细分控制阻尼绕组电流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燃料电池 ,尤其是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本世纪最有希望的发电技术。在简要叙述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发电原理后 ,介绍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给出了天然气外部重整型和内部重整型燃料电池的循环模型。指出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系统开发面临的主要课题。
孙兴进朱新坚曹广益
关键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电池发电系统
自重构机器人硬件平台设计和突现控制算法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根据自重构系统的主要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同构阵列式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M-Cubes;基于多智能体分布式体系的控制结构,构造了多智能体的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实验平台,并给出了实验平台的设计策略、单智能体的结构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单元模块的基本运动和机器人系统运动规划策略。利用Java3D开发了一个仿真环境,可以对控制算法进行测试评估。该试验平台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自重构机器人的控制变形算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测试平台。通过自重构机器人软硬件的评估,为进一步开发软硬件提供了一个参考度量。
吴秋轩曹广益费燕琼
关键词: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多智能体机电设计
1kW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组研制被引量:4
2002年
1kW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组由有效电极面积为 2 4 0mm× 140mm的 30个单电池组成 .系统采用内部分配方式供给气体 ,通过设在电池组底部和四个侧面的电炉丝进行加热 .在常压和 65 0℃条件下 ,分别以氢气和空气作燃料和氧化剂 ,放电电流密度为 15 0mA/cm2 时 ,平均每电池的输出电压达到 0 .7V .在运行的 30 0h内 ,电池组峰值输出功率达到 1.0 6kW .
隋升朱新坚范征宇曹广益
关键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电池组输出性能输出功率
电化学氧浓度传感器在环境压力变化情况下的补偿测试技术被引量:7
2006年
电化学氧浓度传感器在测量环境压力变化后就无法准确地测量该环境的氧气浓度。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得到电化学氧浓度传感器测量值随环境压力变化的规律,采用该规律对氧浓度传感器进行补偿后就能够得到压力变化环境下的准确氧浓度值。
刘宇沈孟良曹广益
基于非匹配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的性能控制
2006年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的温度系统是一类存在非匹配摄动和外干扰的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且工作温度对电池的输出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为削弱此负面影响,采用输入输出线性化方法与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的智能控制方法.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参数摄动和负荷干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动态特性好,渐近稳定;温度得到稳定控制之后,设计衰减整定PID参数的常规控制器可较好地改善电池的输出性能.
李曦卫东曹广益朱新坚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变结构控制温度输出性能PID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