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巨洲
所属机构: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所在地区: 北京市 研究方向: 建筑科学
现实主义的城市土地利用与发展观 被引量:55 1999年 针对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议题,分析了土地利用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倡导应以科学严肃的态度引用土地分析指标、看待城市土地利用资源短缺问题,阐明了土地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规律、土地集约化与城市土地规模的依存规律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律。 徐巨洲关键词:土地利用 资源短缺 城市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遇到了什么挑战 被引量:1 1997年 城市交通规划遇到了什么挑战徐巨洲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城市交通建设规模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甚至有舆论认为,首都交通正处于“难以治理”的境地。作为城市发展决策重要依据之一的北京城市交通规划正面临挑战。... 徐巨洲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 “城市经营”本质是对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管理 被引量:68 2002年 对“城市经营”的源起、城市经营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阐述 ,分析了目前有关“城市经营”理解上的几个误区 ,并归纳了“城市经营”的定义。 徐巨洲关键词:城市经营 公共物品 公共服务 政府管理 城市 有关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问题的若干困惑 被引量:28 1999年 Analysis is done for the after-effect impact to the problems brought by the economical globalization, especially that of the cities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Based on this, the discussion is also done tO the global and international cities in terms of concentr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urban system and urban space structure. Besides, the views on how to look at the opening of Chinese cities to the world are expressed as well. 徐巨洲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续) 被引量:5 2001年 分析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含义、因素以及城市规划的经济作用 ;阐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联系 ;并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规划的进展、内容以及重点进行了讨论。 徐巨洲关键词:城市规划 城市经济 城乡经济结构 访苏联城市纪事 1988年 九月中旬,正是夏末时节,我们代表团一行15人,乘飞机从北京直飞苏联莫斯科,对苏联进行为期14天的访问。此时的莫斯科已是一派色意浓重的秋色景象了。 一、三进莫斯科 莫斯科,我们是三进其门,而只是在第三次才真正进入了莫斯科的访问。 徐巨洲关键词:乘飞机 代表团 景象 规划设计 街道 “风景建筑学”浅介 被引量:1 1992年 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绚丽多采,堪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最远长的一支源流。80年代以来,我国园林事业硕果斐然,园林实践和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对西方在这一学术领域内的进展情况所知极少。 徐巨洲关键词:园林艺术 风景建筑学 我国国际性城市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被引量:15 1995年 在迈向21世纪的世界经济剧烈竞争中,我国许多大城市和地区中心城市纷纷提出了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目标。这些目标总体上呈现两大特征:一方面反映了国际性城市是现代国际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分析了自己城市达到国际性城市的可能性和目标。但是,作为一种战略,它的目标能否成为现实,重要的在于城市之间的竞争性,最后,能够济身于国际性城市的终究是少数几个。 徐巨洲我国国际性城市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1995年 在迈向21世纪的世界经济剧烈竞争中,我国许多大城市和地区中心城市纷纷提出了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目标。这些目标总体上呈现两大特征:一方面反映了国际性城市是现代国际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分析了自己城市达到国际性城市的可能性和目标。但是,作为一种战略,它的目标能否成为现实,重要的在于城市之间的竞争性,最后,能够跻身于国际性城市的终究是少数几个。 面对现代城市经济体系的发展需要,面对现代大城市建设的困难和问题,从国家整体战略思想出发,我国国际性城市的发展空间有多大?这个问题是人们十分关切的,也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徐巨洲关键词:城市群 城市现代化 国际中心城市 苏联的城市 被引量:2 1988年 五十年代初,从苏联引进了城市规划学科的理论,指导着我国城市建设工作能够比较科学、合理地进行,适应了当时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需要。虽然中苏交往中断了多年,但苏联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影响却延续到现在。 科学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城市规划,近几十年已从“雅典宪章”转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实践中更新着城市规划的理论、概念、程序、内容和方法。 苏联的城市规划会有什么变化呢?这是我国老一代城市规划工作者比较关心的。故此,本刊编辑部邀请了几位在五十年代即参加城市规划工作,且近年又访问过苏联的同志,谈谈他们对“今日苏联城市规划” 的认识,以满足读者的愿望。 徐巨洲关键词:建筑层数 居住小区 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