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少宁
作品数: 22被引量:104H指数:5
  • 所属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所在地区:宁夏 银川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

相关作者

平学军
作品数:70被引量:308H指数:9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CT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成像
张志远
作品数:65被引量:351H指数:11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CT 体层摄影术 能谱成像 宝石能谱CT
刘云
作品数:18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能谱 乳腺癌 能谱CT 钙化斑块
张小羽
作品数:9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能谱CT 能谱 X线计算机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
朱凯
作品数:76被引量:314H指数:11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肝硬化 MR 扩散加权成像 X线计算机
肺腺癌与鳞癌螺旋CT灌注参数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对肺癌病理分型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经病理证实的40例周围型肺癌,其中腺癌25例,鳞癌15例,记录术前MS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对40例肺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对腺癌组与鳞癌组的MVD计数及CT各项灌注参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肺腺癌MVD计数高于鳞癌,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各项灌注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灌注参数对于周围型肺癌的病理分型尚无明确诊断价值。
闫少宁平学军刘云
关键词:灌注成像微血管密度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颅脑CT扫描
2002年
为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HIE)患儿颅脑CT影像特点 ,评价CT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选择分析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于生后 2h~ 2 7d之内曾进行过颅脑CT检查的资料。结果 ,5 7例的HIE新生儿中 ,5 3例有异常表现 ,包括脑实质低密度、脑室狭窄和颅内出血。显示HIE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密切相关 ,对临床诊断、分型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也是随访观察预后疗效的可靠指标。
陈志强闫少宁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颅脑CT扫描
3.0T磁共振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肝癌的MRI表现,探讨其MRI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肝癌病例共76个病灶在3.0T磁共振设备上的常规MRI表现及弥散成像(DWI)的特点和ADC值的范围。结果肝癌在T2WI和DWI上表现为稍高信号,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大多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以后强化相对减弱的强化方式,出现假包膜29个病灶,出现门静脉癌栓21例,腹腔淋巴结转移2例,肝癌的ADC值在b值选取800s/mm2时范围为(1.28±0.23)×10-3mm2/s。结论 T2WI及DWI可以显示大多数肝癌的信号特点,多期动态增强能更好地显示肝癌的血供特点及包膜和门脉癌栓,而ADC值在肝癌的鉴别诊断中意义重大。
蔡磊张晶侯登华闫少宁
关键词:肝癌磁共振成像弥散成像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冠状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冠状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冠状动脉瘤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冠状动脉瘤的形态表现为圆形、橄榄状、纺锤状、串珠状等 ,在心脏表面形成光滑的增强性团块和结节 ,有入瘤动脉和出瘤动脉及迂曲扩张的血管团 ,分布与冠状动脉走行区域相一致。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是一种安全、无创、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 ,可替代冠脉造影成为生前诊断冠状动脉瘤的首选方法之一。
勉飞刘芸闫少宁
关键词:动脉瘤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
MR肝脏容积快速采集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在3.0TMRI中应用三维肝脏容积快速扫描(LAVA)技术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5例经实验室检查、手术病理或介入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自旋回波序列(T1...
郭玉林黄婷婷丁伟伟牛建栋朱凯闫少宁侍明海陈勇
文献传递
Ⅱ—Ⅳ期鼻咽癌的CT诊治价值被引量:3
2002年
为探讨CT检查对中晚期鼻咽癌临床诊治的指导意义及对病人预后判定的价值 ,回顾性统计分析了CT检查的 119例Ⅱ—Ⅳ期鼻咽癌及各组织学类型鼻咽癌的 5年生存率。结果 :(1)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为低分化鳞癌 (74 8% ) ,5年生存率为 4 6 % ;(2 )Ⅱ期 5年生存率为 72 2 2 % ;(3)Ⅲ、Ⅳ期鼻咽癌 5年生存率仅为 32 5 4 % ,其中侵及副鼻窦、眼眶、海绵窦者 2年生存率为 0。CT检查对中晚期鼻咽癌侵犯范围的准确报告 ,对临床分期及指导治疗 。
刘芸孟淑萍闫少宁陆小庆
关键词:鼻咽癌CT
能谱CT单能量成像在提高下肢CT静脉成像质量中的价值被引量:17
2013年
CT静脉成像(CT venography,CTV)是目前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之一。笔者通过比较同一患者140kVP混合能量图像和最佳对比噪声比(contrast—noise—ratio,CNR)上的单能量图像的静脉一肌肉密度梯度值,探讨CT能谱成像在提高下肢静脉CTV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
王杏娟任小璐王雪梅石慧杨露露刘云闫少宁张小羽张志远包金瑞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成像质量CTV能谱影像检查方法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血管生成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血管生成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利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周围型NSCLC(肺部恶性结节/肿块),记录MS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对42例NSCLC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肿瘤微血管密(MVD),对NSCLC的MVD计数与CT各项灌注参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42例NSCLC的免疫组化MVD计数与BV、BF、PS之间呈显著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NSCLC的CT灌注参数能够评价肿瘤微血管生成情况,是一种无创性、理想的活体肿瘤血管检查方法。
闫少宁平学军刘云
关键词:灌注成像微血管密度肺肿块NSCLC
双源64层CT评价冠脉非显著性及临界狭窄病变斑块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双源64层CT(DSCT)评价冠脉非显著性及临界狭窄病变斑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筛选出非显著性狭窄(CAG直径狭窄率<50%)和临界狭窄(CAG直径狭窄率50%~75%)53例,重度狭窄(CAG直径狭窄率>75%)37例,对上述两组同期行双源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完成病变斑块类型及血管重构等特点的对比分析。结果与重度狭窄组相比,非显著性、临界狭窄组中软斑块、结节状钙化、偏心斑块及正性重构等不稳定斑块特征更多见,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64层CT可有效对冠脉非显著性及临界狭窄病变斑块进行评价,并可早期提示斑块不稳定性。
任小璐王杏娟王雪梅马凤张小羽刘云闫少宁张志远
关键词:双源64层CT斑块稳定性
宝石CT能谱成像诊断肺栓塞和肺灌注缺损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价宝石CT能谱成像的单能量图像与碘基肺灌注图诊断肺栓塞和肺灌注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6例临床怀疑肺栓塞且CT肺血管成像(CTPA)显示肺叶和肺段动脉腔内有明确充盈缺损患者,对以上病例行宝石能谱CT扫描,获得单能量CTPA图像及碘基肺灌注图。结果 56例CTPA阳性患者共显示302处血管内充盈缺损,其中叶级肺动脉65处,段级237处。56例CTPA阳性患者在碘基肺灌注图共显示203处灌注缺损区,CTPA各肺段动脉栓子显示率与碘基肺灌注图相应肺段灌注缺损区显示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碘基肺灌注图所示正常肺实质的碘基物质含量与灌注缺损肺段碘基物质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宝石CT能谱成像的CTPA单能量图像显示肺栓塞与碘基肺灌注图显示肺灌注缺损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为PE和由此引起的肺实质功能变化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闫少宁孟海霞张志远刘娜嘉刘云张小羽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