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梅
作品数: 93被引量:286H指数:11
  • 所属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相关作者

沈颖
作品数:280被引量:1,338H指数:1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血液透析 慢性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净化
周蔚然
作品数:28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原发性遗尿症 唤醒 去氨加压素 治疗儿童
刘小荣
作品数:137被引量:530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溶血尿毒综合征 慢性肾脏病 血浆置换 肾病综合征
焦莉平
作品数:65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儿科 血液透析 儿科住院医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张桂菊
作品数:52被引量:239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血浆置换 血液透析 溶血尿毒综合征 急性肾衰竭
遗尿症儿童情绪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探讨遗尿症(NE)儿童的情绪状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提高临床对NE儿童情绪状态的关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干预。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遗尿门诊确诊为NE的9-15岁16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用主观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NE儿童的一般情况资料,在门诊采集其遗尿病史资料,并采用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对其进行心理测试,将结果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并对其出现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疋。检验,影响因素分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NE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的检出率为39.2%(65/166例),焦虑量表总分为21.16±11.88,与常模分(14.40±9.4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情绪障碍的检出率为9.0%,抑郁量表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情绪障碍主要出现在原发性NE、不伴遗尿家族史、家庭关系差、学习成绩和同伴关系差的NE儿童,而学习成绩是NE儿童出现焦虑情绪障碍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结论NE儿童较一般儿童容易出现焦虑情绪障碍,且NE儿童的情绪状态与遗尿分型、家族史、学习成绩、家庭和同伴关系等相关,因此要关注NE儿童的情绪状态,针对存在不良因素的NE儿童要积极治疗NE,同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
王爱华廖鸣慧刘小梅张纪水周蔚然沈颖
关键词:遗尿症情绪障碍影响因素儿童
家有尿床宝宝
2013年
尿床有没有特效药 遗尿症,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疾病,女孩5岁以上、男孩6岁以上仍有尿床现象,就可认为是遗尿症。
刘小梅
关键词:常见疾病儿童时期遗尿症特效药
医学留学生临床课间实习教学方法初探
2015年
作为留学生的教学医院,通过从实习前合理选择教材、实习中调整教学方法、实习后重视课后反馈等方面改进教学方法,结合医学留学生的特点及留学生教学现状,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使用教学语言、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留学生的实习质量。
王亚娟王爱华刘小梅
关键词:医学留学生教学方法
儿童夜遗尿患儿行为及情绪状况评估
周蔚然刘小梅沈颖
生活护理指导对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疗效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生活护理指导在儿童原发性遗尿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遗尿症患儿120例,分为生活护理指导组(干预组)和非生活护理指导组(对照组),比较两组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根据患儿接受生活护理指导依从性的不同,分为完全依从组、部分依从组和不依从组,比较不同依从性组遗尿症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均低于干预组(43.3%比58.3%,16.7%比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完全依从组完全和部分缓解率均高于不依从组(70.6%比22.2%,26.5%比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完全依从组完全缓解率高于部分依从组(70.6%比52.9%),部分缓解率低于部分依从组(26.5%比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部分依从组完全和部分缓解率高于不依从组(52.9%比22.2%,29.4%比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护理指导在遗尿症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患儿生活护理训练依从性有利于遗尿症缓解。
赵颖马艳立高杨洁沈颖刘小梅
关键词:遗尿症疗效儿童
原发性遗尿症严重程度生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马艳立刘小梅沈颖
中医药治疗儿科领域临床优势病种的探讨被引量:10
2024年
中医儿科学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特色鲜明。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系列青年沙龙,研讨临床优势病种。本次研讨专家提出中医儿科优势病种对于发挥中医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特色和优势、提高诊疗水平、传承中医学术、促进中西医结合以及满足患者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认为中医儿科优势点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安”。中医儿科优势范围涵盖呼吸、消化、内分泌、精神和皮肤多个系统。本文总结了本次沙龙讨论的中医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咳嗽、肺炎、变态反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特应性皮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遗尿;边缘性矮小、单纯性肥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13个病种的优势。优势内容总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凸显了治病求本的优势,使得治疗有法,且精准。二是中药多为天然本草,安全性强。三是中医的治疗手段丰富,尤其是中医外治疗法在儿科应用广泛,家长接受度高,且具有确切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依从性。
刘应科崔红杨健王俊宏吴力群冀晓华安冰刘小梅万伟琳王红周高俊张雯邱丽漪郭凯张霄潇
关键词:中医儿科优势病种中医药治疗
唤醒疗法与去氨加压素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非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 比较人工唤醒、闹钟、报警器3种唤醒治疗方式与去氨加压素治疗原发性遗尿症(PNE)患儿的疗效和依从性.方法 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就诊的6 ~ 14岁PNE患儿,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人工唤醒、闹钟、报警器和去氨加压素组.4组均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相应干预,记录遗尿日记.于治疗1、3、6个月随访时,评估疗效、依从性和安全性,并行意向性分析.疗效以遗尿症状好转为评价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依从性、遗尿家族史、膀胱容量等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患儿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进入研究,每组各30例.①去氨加压素、报警器、闹钟和人工唤醒组的治疗6个月的总有效率为76.7%、93.3%、56.7%和76.7%,报警器组显著高于闹钟组(P <0.0125);去氨加压素组和报警器组、人工唤醒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②报警器组27/30例(90.0%)依从性较好,其次为去氨加压素(24/30,80.0%)、人工唤醒(18/30,60.0%)和闹钟组(16/30,53.3%);报警器组优于人工唤醒组(P=0.007)和闹钟组(P=0.002),报警器组和去氨加压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PNE家族史是影响治愈的危险因素(P =0.007,OR=0.204,95%CI:0.064~0.652).④报警器组1例出现湿疹,去氨加压素组观察到鼻出血1例,低钠血症2例.结论 报警器、去氨加压素治疗PNE的疗效相近,且依从性和安全性均较好,可作为PNE患儿的首选治疗.
周蔚然沈颖刘小梅
关键词:儿童原发性遗尿症去氨加压素
儿童泌尿系感染大肠杆菌耐药现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分析目前儿童泌尿系感染致病菌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总结我院2000年3月至2005年10月住院的泌尿系感染患儿尿培养结果,根据药敏试验分析致病菌中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本组326例患儿中,尿培养共分离出582株菌株,其中大肠杆菌菌株234株,占40.2%,大肠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达17.1%;药敏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三嗪、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耐药率已达46.5%~84.9%;对呋喃妥因及部分头孢类药物如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定耐药性为29.0%~39.7%,抗生素在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后可使耐药率下降(P﹤0.01)。结论大肠杆菌是儿童泌尿系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耐药现象较严重,应尽量根据细菌药敏结果指导用药。
刘小梅沈颖
关键词:泌尿系感染大肠杆菌儿童
小儿肾小球疾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特征及其纤维化关系探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肾小管间质的损害、细胞的表型转化在小儿肾小球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方法 对123例患 儿肾穿刺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型蛋白(Vimentin,Vim)及Ⅳ型胶原(Col Ⅳ)的表达。对44例伴有小管间质损害的患儿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检测。结果 123例中:①肾小管间 质无损害者占23.6%,轻度损害者占46.3%,中度损害者占22.8%,重度损害者占7.3%。②肾小管间质有损害者,肾小 管上皮细胞可出现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及α-SMA的表达。③随着肾小管间质损害加重,α-SMA的表达增加,重 度损害者肾间质内出现大量α-SMA阳性细胞,并伴有Ⅳ型胶原(ColⅣ)的聚移增多;α-SMA的表达与肾小管间质损 害的程度、球性硬化及Scr呈正相关。④PCNA在轻度、中度损害肾小管间质病变时表达增加,在重度损害时表达减 弱。轻度、中度肾小管间质病变时,PCNA的表达与α-SMA的表达、肾小管间质损害及球性硬化呈正相关,与肌肝清 除率呈负相关 重度肾小管间质病变时,PCNA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尿蛋白呈负相关 结论 随着肾小球疾病发 展,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成纤维细胞可发生向肾间质肌纤维母细胞的表型转化,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展。肾小管 间质损害越重,患儿的病情也越重。
刘小荣沈颖伏立兵刘小梅孟群
关键词: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