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正良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宁波大学
- 所在地区:浙江省 宁波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何先光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3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邓小平 制度正义 正义思想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 薛秀霞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1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 研究主题:国际话语权 软实力 视阈 海外华侨华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
- 周蓉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公民网络政治参与 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政治 网络政治参与 大学生
- 罗维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6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协商民主 邓小平 政治妥协 政治参与 维度
- 胡舟霞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 研究主题:党建工作 软权力 中国共产党 执政党 核心价值观
- 略论软实力发展视阈下的区域形象塑造被引量:1
- 2016年
- 区域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是区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区域对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区域内其它资源优势的发挥,有利于优化区域社会环境,提高区域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和区域综合竞争力。因此,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直接关系到区域的长远发展。在区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区域良好形象的塑造,要以区域综合实力的不断发展,为区域形象塑造提供有力支撑,要有一个系统的塑造区域形象的实施战略,同时要重视不断提升区域公众的文明素质和形象意识。
- 陈正良梁兴印梅梦索
- 关键词:软实力
- 网络舆情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表达
- 2014年
- 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双方达成有效沟通的必备条件,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表达则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现程度。在信息多元化的全民传播时代,对网络舆情的了解把握与引导应对逐渐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网言网语在丰富人们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同时,也对如何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话语表达的与时俱进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舆情脾性复杂,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熟悉了解其特性及其对社会舆情内涵的多重影响效应,了解掌握网言网语及其表达方式,才能在网上与年轻人的思想交流中顺畅参与沟通,适时适度作出适当的话语回应,实现有效教育引导。
- 陈正良高辉
- 关键词: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表达
- 试论当代中国大国国民心态发展现状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从提高民族文明素质、展现良好大国国民精神风貌的视角,对当前我国国民心态的具体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国民心态中积极进步方面作出肯定的同时,着重概括了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国人健康良好心态培育的重要性。
- 邵军爱陈正良
- 关键词:国民心态
-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演进被引量:1
- 2016年
- 纵观人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大致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可持续发展的萌芽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初步形成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完善阶段和可持续发展的继续发展阶段。通过对这四个阶段的梳理,有利于探究我国生态文明的历史演进,从而进一步凸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 梁兴印陈正良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演进
-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公民文化权益保障与实现被引量:5
- 2009年
- 公民文化权益的实现高度契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同时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当前,要保障与实现公民文化权益,应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丰富文化供给,努力满足全社会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同时提高公民行使文化权益的意识;坚持统筹兼顾,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公民文化权益公平;推动公民政治权益、经济权益和文化权益的协调进步,以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为着力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努力营造实现公民文化权益的社会氛围。
- 何先光陈正良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公民文化权益以人为本
- 从模铸到素质化——对学校德育目标问题的思考被引量:4
- 2000年
- 本文认为 ,在当前倡导素质教育的条件下 ,学校德育必须综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个性发展需要 ,对德育目标的定位问题进行认真检视 ,确立并坚持素质化德育目标。
- 陈正良
- 关键词:德育德育目标德育模式
- 大众信仰的嬗变与时代重建被引量:4
- 2005年
- 大众信仰是一定时期社会大众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反映出来的带倾向性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状态,当前大众信仰的嬗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其产生包括了许多现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原因,在认真检省的基础上,必须把大众信仰的时代重建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时俱进,积极引导大众信仰朝着科学、理性的方向发展。
- 陈正良
- 关键词:嬗变
- 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从移民史的视角论海外侨胞在中国软实力提升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0年
- 人的行为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的体现,人又是文化"走出去"的载体。浸润了中华传统文明的海外侨胞,以他们自身的行为方式向世界昭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是追求世界和谐的民族、是努力促进中西文化融合的民族。目前,海外侨胞虽然大多已加入了所在国的国籍,但他们仍是外国社会和民众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是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
- 薛秀霞陈正良
- 关键词:海外侨胞文化软实力
- 论中国核心价值观凝炼构建与提升国家国际话语权被引量:3
- 2013年
- 价值观是国家话语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工具,中国需要凝炼构建并向世界传递清晰的"中国价值观",这是中国在参与全球事务与对外交往实践中为自己的政策与行为确立合法性、合理性的"道义"依据所必需,也是抗衡西方"价值观"强势话语,形成中国价值观应有作用影响力、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必要之举,更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引领世界价值观发展方向、丰富凝炼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应有的作为。中国价值观对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效用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说服力和道义感召力。凝炼构建中国核心价值观,不仅要从国内战略的角度、也要从国际战略的角度来考量;需要荟英纳萃、兼收并蓄;需要精心做好中国核心价值观向世界传递推广的工作;需要确立起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和主体自觉;需要耐心地积攒起累积的效应。
- 陈正良胡舟霞李雪
-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国际话语权
- 论社区环境对青少年的德育效应被引量:8
- 2001年
- 文章阐述了社区环境对青少年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并在分析社区环境对青少年双重德育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环境建设的对策选择。
- 陈正良
- 关键词:社区环境青少年德育环境建设文化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