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天文
作品数: 22被引量:79H指数:5
  • 所属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
  • 所在地区:山西省 太原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党之俊
作品数:41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肝癌 金龙胶囊 介入治疗 X线诊断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温树伟
作品数:39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肝癌 金龙胶囊 介入治疗 治疗性 栓塞治疗
畅俊平
作品数:50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肺硬化性血管瘤 X线诊断 肝血管瘤 栓塞 肝海绵状血管瘤
张晓前
作品数:23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 金龙胶囊 治疗性 动脉化疗栓塞
薛耀勤
作品数:20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肿瘤 治疗性 肝肿瘤 膀胱肿瘤 膀胱癌
动脉灌注联合手术治疗膀胱癌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联合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1例,A组采用动脉灌注化疗加手术治疗、B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结果42例随访16~32个月,平均29个月。A组患者经动脉灌注化疗后大部分膀胱病灶缩小,血尿缓解或消失,术后病理检查肿瘤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明显。A组术后复发3例(14.3%),死亡1例(4.8%)。B组术后复发10例(47.6%),死亡2例(9.5%)。A组术后复发率、死亡率低于B组(P<0.05)。两组比较化疗后副反应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灌注联合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疗效好,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薛耀勤温树伟黄慧畅俊平张晓前党之俊苑天文
关键词:膀胱肿瘤动脉灌注化疗外科手术
金龙胶囊改善肝癌介入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评价
原发发肝癌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发现时均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目前介入治疗是中晚期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我国的肝癌患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和肝功能的失代偿,加上化疗药物的毒性和碘化油的血流阻断作用,进一步损...
温树伟党之俊苑天文
关键词:金龙胶囊肝癌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评价两种栓塞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碘油+明胶海绵+丝裂霉素混合栓塞剂栓塞瘘口及肿瘤,再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对照组采用单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瘘口及肿瘤,再行补充化疗栓塞术.对比两组患者动静脉瘘口栓塞程度、瘘口再通情况、肿瘤治疗客观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栓塞30例(100%),对照组完全栓塞21例(70%),部分栓塞9例(30%)(χ2=8.37,P=0.02);观察组、对照组再通率分别为10%(3/30)、60%(18/30)(χ2=4.812,P=0.028),观察组肿瘤治疗客观疗效和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取碘油+明胶海绵+丝裂霉素混合栓塞剂对于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介入治疗明显优于单纯明胶海绵颗粒,且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薛耀勤温树伟畅俊平党之俊张晓前苑天文黄慧
关键词:动静脉瘘化学栓塞治疗性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4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畅俊平苑天文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晚期肝癌患者肝外动脉供血手术切除手术指征
金龙胶囊联合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观察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联合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随机选择经临床确诊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第3天开始口服金龙胶囊,3次/日,4粒/次,30d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介入治疗。治疗过程中两组均不使用其他免疫调节剂。两组患者均于介入治疗前3~5d及介入治疗后1个月采集外周血标本检测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后外周血CD3、CD4、NK细胞、CD4/CD8比值、SIL-2R和TSGF数量(均值)与治疗前均无显著变化。对照组患者介入治疗后外周血CD3、CD4、NK细胞、CD4/CD8比值、SIL-2R和TSGF数量(均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金龙胶囊有助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苑天文温树伟党之俊张晓前畅俊平薛耀勤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免疫功能
洛铂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在胃肠道肿瘤肝转移介入治疗中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由于消化道血流主要汇入门静脉,转移的肿瘤细胞可循门静脉入肝,故肝脏是转移的消化道肿瘤细胞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其中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者高达40%-79%。10%-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立诊断时即已存在肝转移,另有20%-25%的患者在肠癌术后发生肝转移,因此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的发生率可高达50%,但大约80%-90%的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
张晓前苑天文
关键词:肝转移肠道肿瘤顺铂联合尿嘧啶介入治疗
金龙胶囊改善肝癌介入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评价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评价金龙胶囊改善肝癌介入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分为2组,观察组经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另加金龙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术后第3天起服用。对照组除不用金龙胶囊外,其他治疗措施均与治疗组相同。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53.84%,对照组有效率为42.8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龙胶囊具有稳定瘤体,抑制肿瘤发展,提高生存质量,改善症状,减轻化疗药物的血液学毒性等作用,与化疗合用有相加、协同作用,不失为一种肝癌介入化疗栓塞的增效减毒剂。
温树伟党之俊苑天文
关键词:金龙胶囊
膈下动脉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2008年
目的 探讨膈下动脉对肝癌患者肿瘤的供血及通过该血管行化疗栓塞术在肝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收治的有膈下动脉供血肿瘤的肝癌病例19例,所有病例均行肝动脉及膈下动脉造影,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参与肿瘤供血的膈下动脉行化疗栓塞术治疗.结果 19例患者中,17例原发性肝癌及乳腺癌肝转移患者肝内病灶碘化油沉积良好,术后随访4~24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71.4%的患者AFP值降至正常值范围,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2.6%和21.1%.结论 在肝癌肿瘤的侧支供血管中,膈下动脉是主要的侧支动脉之一,行肝癌介入治疗时,膈下动脉与肝动脉同时进行化疗栓塞治疗对肿瘤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畅俊平温树伟党之俊苑天文薛耀勤
关键词:动脉肝肿瘤
金龙胶囊改善肝癌介入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评价
原发发肝癌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发现时均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目前介入治疗是是中晚期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我国的肝癌患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和肝功能的失代偿,加上化疗药物的毒性和碘化油的血流阻断作用,进一步...
温树伟党之俊苑天文
关键词:金龙胶囊原发性肝癌肝癌介入
文献传递
洛铂联合氟尿嘧啶在胃肠道肿瘤肝转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由于肝脏双重血供的解剖特点,胃肠道肿瘤发生远处转移时,往往首先经门静脉转移至肝脏使得肝脏成为消化道肿瘤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其中大肠癌发生肝转移者高达40%79%,10%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肝转移;另有20%25%的患者在胃肠癌术后发生肝转移。因此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的发生率可高达50%,但大约80%90%的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1,2],
张晓前苑天文赵玉山
关键词:肝转移肠道肿瘤胃肠癌尿嘧啶碘油沉积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