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塔娜
作品数: 5被引量:20H指数:3
  • 所属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田海梅
作品数:68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肿瘤标志物 患者血清 卵巢癌 乳腺癌
李启亮
作品数:72被引量:366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串联质谱法 血滤 氨基酸 酰基肉碱
宋文琪
作品数:305被引量:1,329H指数:1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耐药性 耐药性分析 儿科 肠球菌
赵地
作品数:6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危急值 疫苗接种 病原学分析 病原学
聂晓璐
作品数:84被引量:475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META分析 电源结构 尿肌酐 上市后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及其联合多种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辅助价值,并评价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MIC-1定量检测试剂盒及Roche Cobas 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663例未经治疗的不同临床分期的肺癌患者和488例正常人群血清样本中的MIC-1、CEA、CA125、NSE、SCC和CYFRA21-1水平和分布,分析患者血清MIC-1水平与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和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并研究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价值。结果肺癌患者血清MIC-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01);MIC-1水平随临床分期的进展呈上升的趋势(P<0.001),且与肿瘤浸润(P<0.001)、淋巴结转移(P=0.02)、远端转移(P<0.001)和肿瘤分化程度(P<0.001)显著相关。单一检测MIC-1诊断肺癌的敏感度(76.6%)高于其他五种肺癌标志物的联合应用(72.2%),且MIC-1在鳞癌、腺癌、小细胞癌诊断中的敏感度均能达到甚至超过其他五种标志物的联合诊断水平(81.6%vs 82.8%;74.7%vs 68.9%;84.9%vs 83.0%)。在肺癌早期,以MIC-1为主的六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度(Ⅰ期:79.8%;Ⅱ期:87.7%)显著高于其他五种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的敏感度(Ⅰ期:44.9%;Ⅱ期:72.6%)。结论 MIC-1是肺癌,尤其是早期肺癌有价值的血清肿瘤标志物,MIC-1和CEA、CA125、NSE、SCC、CYFRA21-1联合检测用于普通人群体检和肺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张超田海梅李茉王腾李艳芬刘静杨塔娜王小兵赵文雅沈迪齐军张伟
关键词:肺癌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基于循证的检验医学临床教学方式与其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检验医学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检验医学生的综合能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检验学科开展了基于循证的检验医学临床教学方式。检验学科凭借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平台,利用丰富的病例资源和优秀的专家团队,从临床问题入手,凝练科学问题,围绕科学问题展开教学。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临床病例资料查询、文献阅读、临床专家访谈及实验数据收集等循证医学的方式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研究案例的实施,教师把循证医学方法、临床和科研思维生动地传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加强临床思维训练和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李启亮金洪荣钰刘颖杨塔娜聂晓璐宋文琪
关键词:循证医学教学方式
人胰腺癌细胞系中SP细胞的分选及生物学表型研究
目的:自人胰腺癌细胞系SW1990中分选出SP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亚群,并对SP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方法: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法(fluorescence—activa...
杨塔娜
关键词:胰腺癌干细胞SP细胞肿瘤干细胞
文献传递
儿童凝血项目危急值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确定儿童凝血项目危急值的界值,指导临床对危重患儿及时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检验中心2014年1月~2015年1月检测的69 642份凝血项数据,计算危急值报告率;统计纤维蛋白原(FIB)危急值在1.0~1.6 g/L区间的临床处理率;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调查不同危急值界值支持率;计算临床未处理病例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新旧危急值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观察新危急值判断标准制定后的实施及调整后危急值报告率。结果 2014年度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全年危急值平均报告率分别为2.18%、0.92%和6.11%;FIB危急值界值区间内,随着界值不断升高,危急值病例处理率从64%降至18%。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设定FIB≤1.6 g/L作为临床危急值,临床医师支持率为13.33%;FIB≤1.0 g/L作为临床危急值,临床医师支持率为75%;两种临床危急值未处理病例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将FIB危急值判断标准从1.6 g/L变更为1.0 g/L,调整后危急值报告率下降为1.87%。结论通过危急值数据分析、临床沟通及回顾性分析临床病例的干预和转归情况以确定儿童危急值判断标准,能更加客观地反映临床对危急值报告的需求,让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更合理、高效地为临床服务。
杨塔娜李启亮王艳宋文琪赵地
关键词: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
胰腺癌细胞系SW1990中SP细胞的分选及表型研究
研究人胰腺癌细胞系SW1990中SP(side population)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分选人胰腺癌细胞系SW1990中的SP细胞;ATP生物荧光技术检测肿瘤药物对SP细胞和非SP细胞的杀伤...
杨塔娜田海梅李艳芬王小兵刘朝阳李茉刘毅常青云张伟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