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萌
作品数: 169被引量:187H指数:8
  • 所属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吴煜农
作品数:310被引量:558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口腔癌 穿支皮瓣 舌癌 前臂皮瓣 口腔鳞癌
丁旭
作品数:117被引量:137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口腔癌 口腔鳞状细胞癌 前臂皮瓣 开窗减压术
武和明
作品数:155被引量:218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口腔颌面部 口腔鳞癌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口腔颌面部肿瘤
叶金海
作品数:187被引量:298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口腔鳞癌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肿瘤 口腔癌
袁冶
作品数:54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前臂皮瓣 穿支皮瓣 口腔癌 腭裂 口底癌
改良前臂皮瓣修复舌口底癌切除后的大面积缺损
目的:前臂皮瓣因较薄,修复口腔癌根治后的大面积口底或舌的缺损显得组织量不够,不能很好地恢复形态、体积和功能,还易并发口底—颏下及下颌下瘘。通过对前臂皮瓣设计的改良,希望能弥补以上不足并对供区的植皮问题也进行改良。方法:2...
吴煜农宋晓萌袁冶陶震江江宏兵叶金海施星辉
关键词:前臂皮瓣舌癌口底癌缺损
文献传递
miR-7704对头颈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研究目的:通过体内实验研究miR-7704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生物学特性的调控作用研究方法: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HNSCC细胞系HN4、HN6和正常口腔上皮细胞HOK中miR-7704的表达差...
江丰毛广艳宋晓萌
关键词:HNSCCAKTEMT
文献传递
基于血清学指标改善口腔鳞状细胞癌TNM分期预后效能的列线图预后模型的建立(英文)
Purpose/Background:Precise estimation of prognostic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Lip and oral cavity squamous cel...
朱载瓯宋晓萌
关键词:NOMOGRAMPROGNOSTICATIONSURVIVAL
文献传递
自体块状骨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后种植修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自体块状骨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完成的自体块状骨移植结合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的病例共30例,植入种植体共81颗。按照自体块状骨的供区来源分为颌骨组(16例34颗)和髂骨组(14例47颗)两组,通过临床随访及影像学检查,分别计算并比较其种植体存留率。结果 30例自体块状骨移植结合GBR后骨增量明显且愈合良好,术后均无明显供区并发症。同期或延期种植体植入,经平均7.8个月(4~18个月)骨结合期后,除1例种植体因松动拔除,其余29例均完成永久修复。种植体植入后平均随访期为26个月(9~68个月),植入的81颗种植体在随访期内存留率为98.76%。其中颌骨组升支取骨失败1颗,种植体存留率为97.06%;髂骨组失败0颗,种植体存留率为100%,两者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块状骨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后种植修复,其种植体存留率,较骨量正常情况下的种植修复无明显差异。颌骨与髂骨两种供区的块状自体骨,其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均可取得理想的种植修复临床效果。但颌骨内取骨因避免了第二术区、减少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小等优点,临床上应予以优先选择。
滕荣林赵宇骁宋晓萌丁旭陈洁浦丽飞吴煜农
关键词:骨量不足
上颌中切牙牙龈生物型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评估不同参考线处上颌中切牙唇、腭侧骨板厚度情况及釉牙骨质界到唇侧牙槽嵴顶距离;探究上颌中切牙牙龈生物型与性别、年龄、牙冠唇面形态、牙槽骨厚度以及与釉牙骨质界到唇侧牙槽嵴顶距离的相关性。方法对118位受试者进行CBCT扫描,测量上颌中切牙唇、腭侧骨板厚度情况、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距离;使用牙周探针法测量上述受试者的牙龈生物型,记录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牙龈生物型与性别、年龄、中切牙唇面形态无明显相关性;上颌中切牙的釉牙骨质界至唇侧牙槽嵴顶距离为(2.63±0.98)mm,牙龈生物型与该距离无相关性(r=-0.051,P>0.05),27.1%的唇侧骨板部分缺失;牙龈生物型与距釉牙骨质界根方3 mm、5 mm处唇侧骨板厚度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47、0.281(P<0.05)结论 (1)上颌中切牙接近1/3的唇侧骨板伴有部分缺失,釉牙骨质界至唇侧牙槽嵴顶距离与牙龈生物型无相关性;(2)当患者上颌中切牙唇侧骨板完整时,牙龈生物型与唇侧骨板厚度呈正相关。
赵宇骁周延浦丽飞陈洁丁旭宋晓萌滕荣林吴煜农
关键词:CBCT
微血管吻合器在皮瓣修复颌面缺损的应用体会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行修复重建手术中应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静脉的效果。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肿瘤需行游离皮瓣局部修复的患者20例,应用微血管吻合器术中吻合静脉系统,动脉仍使用传统手法吻合。结果:应用吻合器行静脉吻合平均用时(5.75±0.53)min,所有病例未见血栓形成。实验组1例皮瓣因动脉痉挛缺血坏死,成活率95%(19/20)。实验组1例术后颈部出血,探查清除血凝块时见静脉吻合口处回流依然通畅,皮瓣愈合未受影响;另有1例因血管壁较厚,吻合口张力过大术中吻合器松脱,予以手法缝合。结论:在选择好恰当的适应证的前提下微血管吻合器的使用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不影响血管吻合效果;吻合口张力过大或静脉壁较厚者应提防吻合器松脱的可能。
宋晓萌陈洁丁旭袁冶吴煜农武和明
关键词:游离皮瓣并发症
变速牵引与常速牵引成骨对下牙槽神经影响的比较研究
2006年
目的:通过比较变换速度和常规速度牵引成骨对下牙槽神经的影响,探讨较大距离牵引时提高牵引成骨效率的可能途径。方法:新西兰白兔9只,随机分成2组,单侧下颌骨截开。延迟5 d。变速组5只,以0.75mm×2/d,牵引9 mm,继续以0.5 mm×2/d,牵引6 mm,最长固定30周。常速组4只,以0.5 mm×2/d,牵引15mm,最长固定15周。分别行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查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下颌骨延长15 mm,两组新骨都生长良好。牵引后两组下牙槽神经出现严重变性,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明显下降,潜伏期延长,固定15周时,两组波幅都出现恢复趋势,潜伏期基本恢复,固定30周时,变速组神经结构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变速牵引成骨可以在不增加下牙槽神经损伤的情况下,提高牵引成骨的效率。
李刚吴煜农宋晓萌高兴亚宋晓陵张萍
关键词:变速牵引成骨下牙槽神经
拔牙护理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拔牙护理包,包括第一放置包,第一放置包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二放置包,第一放置包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带,两个第一固定带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袋,密封袋的内部放置有若干无菌棉球,第一放置包内部靠近...
朱红霞宋晓萌吴红梅
Notch1^(P1641S)突变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口腔鳞癌增殖
2023年
目的 探究Notch1^(P1641S)突变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与HSC3,构建Notch1^(N1)(N1-N1)、Notch1^(WT)(N1-WT)及Notch1^(P1641S)(N1-P1641S)位点突变质粒,将质粒转染细胞系中。通过qPCR及Westen blot实验检测细胞系的转染效率。表型实验通过CCK-8、集落形成实验、划痕实验、EdU、Transwell实验检测P1641S位点突变后对口腔鳞癌细胞系的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通过Westen blot检测转染突变质粒后对细胞通路的影响。通过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进一步验证突变质粒对口腔鳞癌的影响。结果 表型实验结果显示转染突变质粒后,相较于N1-N1组及N1-WT组,N1-P1641S组口腔鳞癌细胞系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增强。Weste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转染突变质粒后,N1-P1641S组PI3K/Akt相关指标表达上调。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显示转染突变质粒后,裸鼠成瘤体积增大,增殖相关指标Ki67表达增强。结论 Notch1^(P1641S)表达位点突变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口腔鳞癌细胞增殖。
杨月美宋晓萌吴煜农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NOTCH1突变PI3K
数字化导板在下颌舌侧后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导板在下颌舌侧后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病房就诊的双侧下颌舌侧后牙区埋伏多生牙患者10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试验侧通过数字化定位导板拔除埋伏多生牙。对照侧不使用导板进行常规微创手术。记录导板制作时间、完成手术时间、术后肿胀及疼痛等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9.84±6.52)min,对照组为(31.03±9.68)min,试验组术后的疼痛和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数字化定位导板技术拔除埋伏多生牙,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提高手术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李长顺张堃刘刚魏路明朱绍跃胡光宇宋晓萌
关键词:多生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