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冠军
作品数: 23被引量:91H指数:6
  • 所属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新疆 乌鲁木齐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杨小朋
作品数:148被引量:478H指数:11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内镜 手术治疗 胶质瘤 显微手术 垂体腺瘤
吴红星
作品数:52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手术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治疗 入路切除
刘伟
作品数:59被引量:210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缺血缺氧 新生乳鼠 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疗效比较
帕尔哈提
作品数:46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 心动过速 充血性心力衰竭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帕尔哈提·热西提
作品数:6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复合手术 手术治疗 脑血管造影术 脑动静脉畸形 颅内动静脉畸形
一种神经外科腿部检测用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腿部检测用支撑装置,包括主护腿板,所述支撑底盘内开设有滑槽,其滑槽的形状与滑块相匹配,且滑块上设有锁紧钮,所述支撑底盘上设有导轨,且支撑底盘通过滑块在滑槽内与主护腿板呈滑动连接,所述主护腿板通...
冯冠军马晓婷黄啸元朱贺智吴红星
文献传递
血管内介入治疗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2例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中,P1段2例,P1-P2段2例,P2段6例,P3段2例,均成功实施栓塞治疗;对其中2例单纯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8例以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2例植入支架。术后即刻行复查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1级10例,2级2例。术后4例诉头痛,经对症治疗后2周内好转;未见动脉瘤破裂出血及脑梗死。随访期间影像学检查均未见动脉瘤复发,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及颅内再次出血;末次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0分10例,1分1例,2分1例。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黄啸元冯冠军吴红星帕尔哈提·热西提杨小朋
关键词:大脑后动脉
神经营养因子-3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对乳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神经修复作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联合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对乳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的神经修复作用。方法 NSCs传代培养,7日龄Wistar乳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与实验组50只,实验组制备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模型后存活37只,随机分为脑损伤组12只、NSCs组12只与NT-3联合NSCs组(联合组)13只。模型制备成功3d后,联合组左侧侧脑室移植NSCs与NT-3,NSCs组移植NSCs,脑损伤组移植PBS,对照组空针插入后不做移植。4组于移植3、7周时取脑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印迹法观察髓鞘碱性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移植3、7周时脑损伤组损伤侧脑室旁正常组织结构破坏,出现多个大小不一的囊腔;NSCs组损伤侧脑室旁正常组织结构有所恢复,囊变少见;联合组损伤侧脑室周围组织结构较其他组恢复好;移植3、7周时,联合组、NSCs组侧脑室周围脑组织髓鞘碱性蛋白表达量高于脑损伤组与对照组(P<0.05),脑损伤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移植3周时侧脑室周围脑组织髓鞘碱性蛋白表达量高于NSCs组(P<0.05),移植7周时与NSC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3可促进NSCs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有助于NSCs移植治疗乳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效果。
冯冠军刘伟吴红星杨小朋
关键词: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神经干细胞神经营养因子-3髓鞘碱性蛋白
多模态监测下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目的】探讨多模态监测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显微手术治疗的163例前循环动脉瘤,其中未破裂动脉瘤患者21例,破裂动脉瘤142例,术前Hent-...
帕尔哈提·热西提吴红星刘伟冯冠军杨小朋
文献传递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大面积脑梗死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1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手术患者根据术中是否行有创颅内压监测分为ICP监测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甘露醇使用的次数、总剂量和天数以及随访半年后的NIHSS量表、GOS分级、Barthel指数。结果 ICP监测组患者的甘露醇使用次数、总剂量和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CP监测组患者随访半年后NIHSS量表、GOS分级、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术后给予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以准确指导降颅压治疗,及时反映病情变化,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陈波顾晓泓黄啸元冯冠军
关键词:颅内压监测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预后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脑室扩张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脑室扩张的手术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脑室扩张病人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采用后正中入路小骨窗枕下减压加自体筋膜减张缝合术。结果全部病例术后MRI显示延颈髓压迫解除、枕大池形态恢复;术后20例病人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4个月,2例症状完全消失,12例症状明显改善,5例症状无明显改变,1例症状加重;20例病人脑室大小均未见明显改变,无脑室扩张加重病例。结论脑室扩张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先天畸形的一部分,而不是由于枕大孔区梗阻造成的梗阻性脑积水;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脑室扩张患者颅内压多正常,在行枕下减压术前一般不需要行脑室外引流术,后正中入路小骨窗枕下减压术可取得良好效果,术后未发现有脑室进行性扩大或颅内压增高的现象。
刘伟吴红星帕尔哈提杨小朋冯冠军
关键词: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脑室扩张后颅窝减压术疗效
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术在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夹闭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术在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夹闭术治疗的28例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术。结果28例发病至手术时间2~70 h,平均38.5 h;穿刺成功27例,失败1例(脑室受压后狭小)。28例均无因穿刺诱发的颅内出血、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术后发生言语障碍1例、脑梗死2例、肺部感染3例、癫痫发作1例、肢体活动障碍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出院时GOS评分4~5分26例,3分2例。4例出院前因病情较重而无法完成CTA检查;其余24例CTA检查显示,23例动脉瘤瘤颈夹闭完全,1例显示夹闭不全。术后随访3个月~1年,22例CTA或DSA复查显示瘤颈夹闭完全、动脉瘤未显影。结论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急性期,采用夹闭术治疗,术中改良Paine点穿刺术可有效、迅速释放脑脊液,降低颅内压,有助于动脉瘤的显露,提高夹闭术效果,减少并发症。
孙连杰冯冠军吴红星杨小朋帕尔哈提
关键词: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急性期
NT-3联合NSCs移植对乳鼠HIBD修复作用
目的:通过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c factor-3,NT-3)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神经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乳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ypoxic ischemic br...
冯冠军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神经营养因子3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文献传递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破裂出血后交通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在急性期应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急性期应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78枚Lvis支架治疗78枚后...
冯冠军黄啸元王东海帕尔哈提杨小朋吴红星
关键词: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
LVIS支架置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34例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LVIS支架置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LVIS支架置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结果本组患者共有41个颅内动脉瘤,其中34个动脉瘤运用38个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进行治疗。术中支架均完全释放,术后即刻造影示完全栓塞24个(70.6%),近全栓塞7个(20.6%),部分栓塞3个(8.8%)。术后经3个月~1年随访,完全栓塞率81.3%,复发率9.4%,疗效良好者(GOS评分4~5分)28例,良好率87.5%。术中及术后随访时未见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释放处内膜过度增生及出血发生。结论 LVIS支架置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
徐广建吴红星刘伟冯冠军王东海杨小朋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