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光
作品数: 300被引量:1437H指数:21
  • 所属机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 所在地区:山东省 青岛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谢立信
作品数:716被引量:4,057H指数:32
供职机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真菌性角膜炎 角膜移植 角膜 白内障 角膜炎
史伟云
作品数:518被引量:2,199H指数:27
供职机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角膜 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真菌性角膜炎 穿透性角膜
原公强
作品数:61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玻璃体切除术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 新生血管 地塞米松
刘廷
作品数:64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视网膜新生血管 视网膜新生血管化 TWIST基因 小鼠视网膜 雷帕霉素
杨侠
作品数:34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小鼠视网膜 视网膜新生血管 膜联蛋白A2 细胞骨架 迁移
老年性黄斑变性易感因子2的研究进展
赵中芳董晓光
二性霉素B眼内缓释系统对白色念珠菌性眼内炎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二性霉素B眼内缓释系统对兔实验性白色念珠菌性眼内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缓释系统由二性霉素B和乙交酯丙交酯己内酯三元共聚物(PGLC)制成。(1)药效学实验:50只新西兰兔右眼行中央部玻璃体切除,同时眼内注射104cfu/ml白色念珠菌悬液0.1ml,构建眼内炎模型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0只眼。A组,眼内炎对照组;B组,空白药物载体组;C组,二性霉素B眼液滴眼组;D组,二性霉素B眼内注射组;E组,二性霉素B眼内缓释系统组。对比观察各组眼内炎性反应。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定期检测眼内二性霉素B浓度。(2)毒性实验:20只正常新西兰兔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2只眼;DDS组,眼内植入1粒含药1mg的缓释系统,10只眼;空白载体组,眼内植入空白药物载体,8只眼。分别进行视网膜电图、眼部病理学及透射电镜检查,并行肝、肾病理学检查。结果E组在各个时间点玻璃体混浊较A、B、C组均明显减轻;E组与D组玻璃体混浊在2周内无差异,其后存在差异;D组玻璃体混浊在2周内与A、B、C组存在差异,但2周后无差异;C组在各个时间点玻璃体混浊较A、B组均无显著差异。眼内植入药物缓释系统后,视网膜电图无显著改变,视网膜病理学和电镜检查以及肝、肾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改变。结论二性霉素B眼内缓释系统能够抑制白色念珠菌性眼内炎进展。PGLC缓释系统释药稳定、安全、无毒性。
陈楠杨一涛董晓光谢立信王身国
关键词:眼内炎两性霉素B药物释放系统
外伤性虹膜缺如植入虹膜隔人工晶状体的技术改进
李君董晓光
经瞳孔温热疗法联合微脉冲激光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疗效观察分析
目的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联合微脉冲激光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疗效及结果分析。方法回顾分析6例(6只眼)脉络膜血管瘤患者采用TTT联合微脉冲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治疗方法:使用SLX型810激光。对于瘤体表面视网膜血管较少...
董晓光彭春霞杨亚敏原公强
文献传递
褪黑素在眼科应用的最新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合成和分泌的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内源性吲哚类激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褪黑素不仅参与眼生理功能的调节,在角膜病、青光眼、白内障以及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本文对近年来褪黑素在眼科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杨一涛唐罗生董晓光曾祥云李学喜
关键词:褪黑素眼科眼科疾病
白内障手术的应用基础和临床研究
谢立信董晓光姚瞻李绍伟黄鈺森
该研究属医药卫生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临床方面主要是白内障手术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是白内障手术与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与修复、预防后囊浑浊的缓释药物研究。1、在引进先进技术,推动中国白内障手术改进方面,...
关键词: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角膜内皮细胞超声乳化手术后囊浑浊
双眼真性小眼球并发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一例
目的报道1例双眼真性小眼球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葡萄膜渗漏综合征的诊疗体会。方法患者诊为双眼真性小眼球,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葡萄膜渗漏综合症,双眼行激光虹膜周切术,手术后眼压无明显变化,随之先后...
于滨董晓光张静静李君
文献传递
血管能抑素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血管能抑素是最新发现的一种内源性血管抑制因子,来源于IV型胶原。实验证明其在体外能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迁移,诱导其凋亡,在体内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血管能抑素作为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策略,在眼科基因治疗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尤其是视网膜新生血管。本文就血管能抑素的发现、命名、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及在眼科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孟丽娜董晓光
关键词:血管能抑素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视网膜新生血管
793例眼球摘除临床病因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闫妍原公强董晓光郑丽陈蕊
关键词:眼球摘除临床病因治盲工作眼病防盲
兔眼玻璃体腔植入维甲酸缓释系统防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药效学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 (atRA)缓释系统玻璃体腔植入对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中轴部玻璃体切除联合成纤维细胞注入术构建兔PVR模型。术中 3组兔眼玻璃体腔均分别植入不同含量的atRA缓释系统 :B组缓释系统atRA含量为 42 0 μg ,C组缓释系统atRA含量为 650 μg ,D组缓释系统atRA含量为 1 0 70 μg ;设空白对照两组 :A组不植入atRA缓释系统 ,E组玻璃体腔植入空白atRA缓释系统。植入后共观察 8周 ,每周抽取玻璃体腔液进行atRA含量检测。 8周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术后 8周 ,植入atRA含量 650 μg和 1 0 70 μg缓释系统组 ,兔眼PVR程度低于其他各组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眼内毒性反应。结论 atRA缓释系统玻璃体腔给药方便、安全。atRA抑制PVR能力与玻璃体腔药物浓度相关 ,atRA含量为 650 μg和 1 0 70 μg缓释系统植入玻璃体腔可有效预防术后PVR发生 ,而atRA含量为 42 0
阎晓然董晓光陈楠王伟
关键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药效学PVR成纤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