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丽
作品数: 29被引量:31H指数:4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杨文晖
作品数:135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梯度磁场 磁共振信号 磁共振成像系统 线圈
宋涛
作品数:130被引量:20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磁场 脉冲磁场 趋磁细菌 磁小体
王慧贤
作品数:64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线圈 磁共振信号 磁共振成像系统 梯度磁场
王铮
作品数:54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梯度磁场 磁体 磁场 极板
刘国强
作品数:324被引量:33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研究主题:电成像 超声信号 声成像 电导率 静磁场
7.0T电导率和介电常数成像
2019年
目的磁共振电特性成像是利用磁共振成像(MRI)原始数据对被测生物组织电特性分布重建的一种方法。组织电导率和介电常数是理解磁共振成像过程中特定吸收率(SAR)的关键,这些电特性信息对于射频热疗治疗方法也很重要。由于恶性组织的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均高于周围的健康组织,因此相关电特性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方法文章使用了7.0 T的MRI发射场映像数据来计算组织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图像。磁共振谱仪得到K空间数据,包含了复数矩阵形式的自旋进度的幅度和相位信息,利用双角度法得到对应的射频场B1+映像。结果最终得到298 MHz下的人体头部组织的电特性图像。结论该电特性成像方法是基于中心差分方程求解磁场变化量,计算得到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分布。小组制定的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计算方法有效可行,证明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图像能够反映不同组织电特性的对比,为磁共振电特性成像技术的实用化研究提供参考。
李孝凯李晓南刘国强胡丽丽夏慧
关键词:K空间热疗
一种二极永磁磁体及其制造方法
一种二极永磁磁体,两个多棱柱极头上下相对放置,多棱柱极头的侧面放置有与多棱柱极头侧面形状一致的六面体永磁块。在每个多棱柱极头的非极面端面上放置一块多棱柱永磁块,多棱柱永磁块的棱数和多棱柱极头棱数相同。在各六面体永磁块之间...
王铮胡丽丽杨文晖张晓兵王慧贤
磁共振信号并行高速接收系统设计被引量:4
2011年
针对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该文设计了一种紧凑灵活的信号接收方案,实现对多通道磁共振信号的高速采样与直接数字解调.系统采用高速模数转换器(A/D)对磁共振信号直接采样;以单片数字下变频器(DDC)——AD6636,完成4路采样信号的数字解调;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控制器,实现对AD6636的配置以及I/Q数据的读取.信号采样频率可达100 MSPS,适用于1 T以下的系统.实验证明该设计具有结构紧凑,采样速率高,配置方便快速,滤波器设计丰富灵活等特点,为磁共振成像谱仪的研制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的信号接收方案.
严政赵武贻王慧贤胡丽丽杨文晖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MRI)多通道数字下变频
抑制MRI运动伪影的双脉冲预饱和技术的实现
2005年
目的设计双预饱和脉冲序列,要求被激发块边缘锐利、无交叉激发,并且要求其宽度、位置可调。方法在磁场强度为0.23T的全身开放式永磁磁共振成像仪上通过扫描水模进行研究,依据结果修改设计编写的脉冲序列直至达到期望的结果。结果双预饱和RF脉冲、SincGRF函数及扰相梯度的联合使用,成功地得到了边缘锐利、饱和均匀的预饱和带,减小了弛豫时间对数据采集的约束和限制。结论采用本文所述方法,可以有效实现预饱和扫描功能,获得边缘锐利的预饱和带。
胡丽丽杨文晖王慧贤王铮
关键词:双脉冲脉冲序列磁共振成像
用于磁共振成像的永磁磁体及其制造方法
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永磁磁体,其主磁体(2)由多个磁体环(21)沿纵轴呈阶梯状分布上下叠加而成。磁体环(21)沿径向分为多个磁瓣(211),磁瓣(211)在任意横截面上的磁化方向绕纵轴呈360°步进式变化;各磁瓣(211...
胡丽丽王铮杨文晖
文献传递
靶向治疗中水基铁磁流体在磁场作用下的聚集性研究
以水基铁磁流体为载体,研究其在磁场作用下的聚集性.通过体外模拟和动物实验,说明铁磁流体中的10-20nm的磁性颗粒可以在磁场作用下聚集在靶部位。理论分析表明这种聚集是由于铁磁流体在磁场作用下形成了微米级的磁性液珠而产生的...
宋涛徐华鲍秀琦胡丽丽
关键词:铁磁流体靶向治疗永磁磁体
文献传递
基于高场3 T磁共振的人体组织电特性成像被引量:1
2019年
结合现代的影像学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共振成像的生物组织电特性成像方法.根据磁共振图像扫描信号中包含目标体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等信息这一原理,从法拉第定律和安培定律出发,推导出了激励射频磁场与电特性之间的关系.利用基于双角度法的自旋回波扫描序列,对志愿者头部进行了高场3 T下的磁共振成像实验,初步得到了质子密度像、射频场映像以及相应的电特性像.改进的算法中引入梯度项后,图像上不同组织内部的电特性变化更加明显.与传统电阻抗成像以及常规磁共振成像相比,本文的新型磁共振电特性成像兼具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作为一种功能成像,有望在相关重大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方面发挥作用.
李晓南刘国强李孝凯胡丽丽胡丽丽袁子龙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电阻抗成像
基于分子识别的磁共振检测法中磁纳米颗粒对质子弛豫时间影响的实验与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以3种不同的磁纳米颗粒作为实验对象,研究其对水中氢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检测,表明在恰当的对照实验点上磁纳米颗粒对水中氢质子的弛豫时间存在着有显著差异的影响,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后期应用磁纳米颗粒进行分子识别的实验提供了依据。
胡丽丽宋涛杨文晖王明张芳陶春静
关键词:弛豫时间磁共振成像
生物无机铁磁纳米粒子酶活性能研究
2011年
采用酶标分析仪,在H2O2存在的情况下,研究了原核生物趋磁细菌天然合成的磁性纳米颗粒——磁小体具有内在的类似于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能。结果显示,随着缓冲液的pH值、反应温度和H2O2浓度的增加,磁小体的所有酶活性能皆呈"抛物线"型变化,满足酶学中关于酶催化反应性能的解释。由此得出磁小体催化反应的最适pH是4.0值,最佳温度是30℃,最佳H2O2浓度是0.28mol/L。随后,进一步考察了磁小体的酶活稳定性。结果显示在pH值从0.2~12.9变化的不同缓冲液浸泡2h之后的磁小体的类酶活性保持在60%以上;从4~97℃不同温度孵育磁小体2h,磁小体的类酶活性没有明显下降。所有结果表明处理之后的磁小体仍能保持优异的酶催化稳定性。
胡丽丽马秋峰解春兰张玉霞聂棱宋涛杨文晖
关键词:磁性纳米颗粒磁小体趋磁细菌
永磁体磁共振电特性成像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磁共振电特性成像,是利用磁共振原始数据对被测生物组织的电特性进行重建的一种成像方法。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0.4 T主磁场下的射频线圈模型,测量仿真中射频场的分布情况。通过射频场空载和负载下射频场的均匀性,证明电特性的不同影响射频场的分布。用0.4 T永磁体磁共振设备对仿体和人体头部进行实验,并根据仿真数据和实验数据对电特性进行重建。结果表明,低场磁共振电特性在有无负载下,感兴趣区域的磁通密度均匀性相差将近4倍,磁通密度模值明显增加,这为磁共振电特性低场下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赵世龙李晓南刘国强胡丽丽陈海燕
关键词:永磁体磁共振成像电特性射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