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海
作品数: 55被引量:488H指数:13
  • 所属机构:扬州大学商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扬州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蒋乃华
作品数:60被引量:744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研究主题:实证分析 农民收入 中国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 影响因素
胡其琛
作品数:5被引量:29H指数:1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商学院
研究主题:新型农民 绩效评估 新型农民培训 绩效评估研究 农业收入
李金诚
作品数:7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商学院
研究主题:农业发展 农业 农业问题 科技进步贡献率 偏倚分析
王京安
作品数:74被引量:456H指数:10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研究主题:知识 交易费用 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 信息能力
邢大伟
作品数:53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商学院
研究主题:实证 实证分析 金融资产 居民家庭 农业
自由贸易区战略实施对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协定条款异质性视角被引量:9
2022年
本文以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PSM—渐进DID、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并基于协定条款异质性视角分析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自由贸易区建立总体上降低了中国向自由贸易区伙伴国出口农产品的质量,而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深入推进有利于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的提升;降低农业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生产效率门槛和扩大对中低收入国家低质量农产品出口,是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下降的重要机制。从协定条款的间接效应来看,以农产品关税削减和非关税壁垒取消为重点的浅层条款导致了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下降,而以投资便利化、技术合作和农业合作等为重点的深层条款有利于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升级。当前,中国正处在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攻坚期,本文对于中国如何推动自由贸易区战略实施同时加快提升出口农产品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曾华盛徐金海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
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2007年
本文分析生产经营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够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国际技术型壁垒严重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应诉机制不健全等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质量安全约束因素,并提出对策。
徐金海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我国农业问题的远距离观察与求解
1998年
当今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源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及工业化条件等三个因素。其中,制度创新是基础,技术创新是手段,农业工业化是前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我国的农业发展在“三靠”(即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的假设前提下,取得了...
李金诚徐金海
关键词:农业问题农业发展技术创新
“合纵连横”: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创新模式——基于江苏典型案例的探讨
2024年
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新业态和新动能,为农业绿色发展的推进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论文从农业多功能性的横向拓展和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出发构建了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分析框架,并基于典型案例归纳了“合纵连横”的农业绿色发展创新模式和做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江苏部分地区创新出了“农文旅融合”和“农食融合”的绿色发展模式,通过“合纵连横”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推进了农民增收,并实现了农村增绿,形成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为进一步发挥产业融合在农业绿色发展当中的作用,需要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农业绿色产业体系建设,激发农业绿色发展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曾华盛林超徐金海
关键词:产业融合
农民增收“三对策”
2001年
一、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尤其应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点 当今世界农业结构演变的趋势是从推进总量增长到追求结构优化,尤其是畜牧业增长快于种植业,比重不断提高,种植业内部则总体形成了粮食、饲料、经济作物并存的三元结构。我国也呈现相应的变化,但仍处于较低层次。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徐金海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业结构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
农民农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与评价分析——基于江苏部分地区的调查被引量:20
2010年
通过对江苏省苏中、苏北部分地区的调查,认为农民普遍对农业科技具有较为强烈的需求意愿,但增产仍是农民对农业科技的第一需求;农技人员下乡是农业科技服务的主要方式。农业科技服务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是内容要贴近生产实际、推广方式应便于农民掌握和服务的次数要增加;在农民对农业科技增产和增收效果的评价方面,工业化程度高的苏中地区不及工业化程度低的苏北地区。
徐金海
关键词:农民农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农业产业专业化分工的有效交易协调机制被引量:27
2002年
专业化分工的程度与水平有赖于有效交易协调机制在解决因此而产生的交易费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相较于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社区型合作经济组织、非人格化的市场价格、“公司 +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有利于降低农业产业专业化分工进程中的内生和外生交易费用 ,是一种有效的交易协调机制。在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同时 ,必须针对其发育初期中存在的问题 ,坚持有所创新。
徐金海
关键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化分工农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制度的适应性研究——以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例被引量:5
2017年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制度创新,从制度创新理论的视角看,是参与合作的行为主体预期到合作潜在利益的集体一致性行动,制度安排的具体方式也是合作主体对所处环境的适应性反应。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组织治理、生产经营、收益分配机制等具有制度创新特征,以及在人力资本、产业特性、资源环境、制度环境方面的适应性。这一组织形式对资源环境匹配、交易费用节约、激励机制构建、精英资本培育、共享理念坚守等方面,具有制度创新价值。
徐金海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实现农业平等贸易的障碍与对策
1997年
实现农业平等贸易的障碍与对策徐金海李金诚熊德平一、农业平等贸易的条件农业平等贸易条件所要回答的是当一国的经济成长到什么水平或具备了什么样的经济结构特征时就应实现农业与非农产业尤其是与工业的平等贸易地位。根据“经济发展的‘三阶段理论’”①,国民经济的成...
徐金海李金诚熊德平
关键词:农业农业贸易农业发展
非农就业、社会资本和农村商业保险购买研究——基于CFPS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商业保险能够完善中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有效帮助居民抵御风险。文章基于CFPS2018年数据实证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村商业保险购买决策的影响,并探讨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非农就业显著提高农村居民商业保险购买决策,在更换实证模型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旧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不同存款水平下非农就业均显著促进农村居民商业保险购买,但出现中高储蓄群体影响效应较高、低储蓄群体稍差的差异化效应;社会资本在非农就业对农村商业保险购买中发挥部分中介的效应。因此,增加农村居民商业保险购买,应促进非农就业以提高收入水平,提升个体知识素养以加强社会网络联系,完善行业规章制度以增加农民信任。
王靓徐金海
关键词:非农就业商业保险社会资本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