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
作品数: 24被引量:72H指数:5
  • 所属机构:武警工程学院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相关作者

丁长峰
作品数:16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 高职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校外实训基地 高校声誉
崔同杰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创新管理 JDOM XML文档 高校 校内
李国庆
作品数:29被引量:380H指数:12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师范性 高等师范院校 学术性 高师院校 释义
薛伟民
作品数:2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心理环境 课堂教学气氛 情绪情感 《英语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
楼文伟
作品数:7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院校 办学思想 教育 美军院校 美军
新制度教育学视域中的大学趋同化发展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我国大学发展中出现了趋同现象,大学相互间的动态行为和外在形式表现得越来越相似。从新制度教育学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制度本身也是我国大学趋同的原因,这主要是由高等教育制度的不同组成部分以及不同方式生成的高等教育制度所具有的强制性造成的。研究大学定位问题应该考虑到制度本身造成的障碍。
张清丁长峰
现代化教学的执行误区及解决途径的政策学分析
2006年
现代化教学工程是当前我国军事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然而对此项政策的执行却出现了课题化、组织结构依赖和资源分配倾斜等误区。院校教职工也仅被作为这一政策的调控对象,而忽视了其政策执行者的主体地位。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走出误区的途径。
楼文伟张清
关键词:军队院校现代化教学
我国大学的社会信任基础与信任错位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大众对我国大学的信任是一种关系结构,其信任基础不只是来自于大学本身,大众的社会认知与社会结构也是信任基础的构成部分。这种信任基础在时间序列上具有发展性。我国社会结构转型和大学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变革意味着传统信任的基础发生变化,但是大众仍然固守原有社会认知,沿用传统方式向大学供给信任,造成信任的结构性错位问题,滋生了大众对大学的信任迟疑和合作意愿的减弱。
张清
关键词:信任基础
构建现代化教学工程目标体系浅议
2003年
本文对现代化教学内涵和军事院校构建现代化教学工程目标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指出了构建目标的基本原则,并对现代化教学工程的目标结构进行了剖析。
张清崔同杰
关键词:军事院校
拿什么信任大学?--论我国大学的传统信任基础及其更新被引量:5
2011年
公众信任大学的基础是由大学功能、公众的社会认知与社会结构共同构成,它在时间序列上具有发展性。由于我国社会结构转型、大学教育制度变更引起了传统信任基础的变迁,但是公众的社会认知却相对滞后,仍用传统方式来向大学供给信任,这就形成了信任的结构性错位,致使公众对大学的信任迟疑并削弱与大学的合作意愿。为此,更新信任基础是当前提高大学信任水平的紧迫任务。
张清张崇俊
关键词:信任基础
对教育管理研究中实证范式认识及运用的思考
2006年
张清丁长峰
关键词:教育管理研究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原则因果性实体性发端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趋同化发展缘由的组织社会学透视被引量:1
2006年
我国高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趋同化是需要解释的现象。基于社会理性与组织理性的关系理论对大学组织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关系进行研究是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在此研究视角下指出大学组织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类型关联和一致性因果关联是大学趋同的普遍性前提机制,而社会理性的强制机制与大学组织理性的合法性诉求机制是促使我国大学趋同的现实因素。
张清李国庆
关键词:趋同化
我国高校内非人际冲突的动因分析及管理思路被引量:2
2006年
从高等教育领域的冲突理论研究所论证结果来看,高校非人际冲突的发生具有客观性和基础性,而高校当前的发展又使这类冲突的产生具备了现实条件。为解决这些冲突,应该用相关策略性思路来管理,从而促进高校内部管理的创新。
张清崔同杰
关键词:高校创新管理
为了塑造伟大的头脑——约翰·S·密尔的大学观论识被引量:2
2009年
19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密尔尽管没有著述专门论及教育,但是他从社会活动和政治哲学研究两个方面却持续关注大学教育问题。通过对社会文明状况的观察,密尔认为文明已带来政治与道德两方面诸多恶性后果并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为抵御此种文明危机,密尔提出了依赖大学教育发挥其塑造伟大的个人头脑等诸多功能来抵抗这些后果。为此,密尔批评了英国传统大学的保守状况,阐述了对现代大学有借鉴意义的大学教育目标、原则和教学内容设计等大学思想。
张清
关键词:大学观社会文明
基于“全面质量”观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新理解
2004年
对教育质量的研究存在着模糊性 ,传统的实证研究法已不足以描述当今的教育质量。源于生产领域的“全面质量”观是将研究方法引入定性研究的一个范例 ,将其引入教育质量的研究无疑是有益的尝试 ,同时它还提供了全新的思想来理解和指导学校教育质量管理。
张清何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