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春
作品数: 118被引量:1081H指数:17
  • 所属机构:河海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郑江淮
作品数:270被引量:4,094H指数:3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商学院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企业 服务业 企业家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创新
杨晨
作品数:129被引量:703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
研究主题:知识产权 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 企业知识产权 科技企业孵化器 知识产权战略
杨以文
作品数:40被引量:34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创新 长三角 全球价值链 调研数据
胡世亮
作品数:16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商学院
研究主题:产业政策 信息传递 企业 创业 制度环境
谭洪波
作品数:25被引量:346H指数:8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商学院
研究主题:服务业 实证研究 贸易成本 战略性新兴产业 经济增长
长三角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时空演变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被引量:20
2020年
科技人才一体化是整合长三角创新资源的重要举措,是解决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不平衡问题的关键。基于2010-2017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科技人才数据,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长三角科技人才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1)长三角科技人才空间关联网络密度逐年提升,科技人才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其中上海是“溢出板块”,江苏和浙江为“中介板块”,安徽则是“受益板块”;(2)科技人才关联方向由邻近城市指向性为主逐渐转变为中心城市指向性为主,多中心特征初步显现,且省级行政壁垒的制约性越来越小;(3)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和合肥等五个城市辐射范围基本覆盖长三角所有区域,且处于核心地位并发挥“桥梁”作用;研究还发现,长三角各城市的科技人才关联从东到西呈现“核心—半核心—边缘”态势,并且科技人才的动力传递具有梯度推移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推进长三角科技人才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旨在推进区域科技人才资源的共享,使得科技人才在流动中释放创新动能。
徐军海黄永春邹晨
关键词:网络结构
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运营能力的成长轨迹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运营能力是企业运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的成长路径。基于知识价值链模型,以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运营的基本活动与辅助活动为研究维度,探寻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运营能力成长的关键监测点;探析了企业从贴牌生产向设计制造、自主品牌以及自主知识产权名牌转型过程中的企业运营能力成长轨迹,旨在为我国创新型企业的成长提供理论支撑及实践指导。
杨晨黄永春彭鹏
关键词:知识价值链
制度环境与创业认知组态如何驱动不同模式创业被引量:5
2022年
创新创业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组态视角,整合管制、认知和规范3个制度环境层面前因条件,以及能力感知、机会识别和失败恐惧3个创业认知层面前因条件,以全球创业观察数据库中的51个国家为研究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影响不同创业模式的多重并发条件与因果复杂机制、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创业模式差异及创业模式演化路径。研究发现:第一,生存型创业驱动机制可划分为制度环境缺失的能力驱动型模式、规范制度主导的机会识别型模式和制度环境缺失的风险承担型模式3种。第二,机会型创业驱动机制可划分为规范制度缺失的创业认知型模式、规范制度引导的机会识别型模式、认知制度支持的创业认知型模式和管制制度保障的能力机会型模式4种。其中,机会识别是驱动机会型创业的关键条件,管制、认知和规范三维制度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可以推动高机会识别群体选择机会型创业。第三,要素驱动型经济体以生存型创业为主,部分国家推动机会型创业;效率驱动型经济体同时发展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创新驱动型经济体高度重视机会型创业。在此基础上,构建路径选择—模式演化—经济体转型研究框架,为推动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演化进而向创新驱动型经济体转型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陈成梦黄永春吴商硕胡世亮
关键词:制度环境创业认知创业模式生存型创业机会型创业
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21年
文章基于2009—2018年的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采用DEA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Tobit模型探究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09—2018年科技产出呈明显的递增态势,科技产出的提升速度与全国总体水平相当,发展态势良好。(2)科技创新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在科技投入和产出未达到最佳状态的年份,R&D投入人员和教育支出无效投入过高,且投入结构不太合理。(3)2016年科技投入为规模报酬递减,其余年份为规模报酬不变,可见通过扩大科技投入规模来获得高产出是不可行的。(4)长江经济带各省份之间科技创新效率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上呈现"以东西部地区省份为效率高地、以中部地区省份为效率洼地"的空间分布格局。(5)继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并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是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
王雅丽黄永春
关键词:科技创新效率DEA模型长江经济带TOBIT模型
长三角出口导向产业集群的攀升路径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运用全球价值链(GVC)理论,构建了长三角出口导向产业集群攀升路径的理论框架,揭示了长三角出口导向产业集群攀升的制约因素,并探讨了长三角出口导向产业集群的攀升路径,即渐进式与跨越式攀升路径。指出政府应打破行政垄断、推进生产服务业发展、提升集群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加强产业集群品牌塑造,以为长三角出口导向产业集群攀升路径的实施保驾护航,从而摆脱跨国企业的"俘获式"治理模式。
黄永春杨以文仲欣黄睦涵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产业集群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品牌成长的作用机制解析——价值链视角下的PLS-SEM实证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运用价值链理论、品牌竞争力理论和PLS-SEM模型,基于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实证分析,探讨了政府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品牌成长的作用机制,即研发扶持的品牌竞争力孵化机制,生产监控的品牌竞争力转化机制,以及市场引导的品牌竞争力强化机制。结合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品牌成长困境,从研发扶持、生产监控及市场引导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黄永春李伟余菲菲
关键词:价值链中小企业
生产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的一般均衡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保障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不相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不会影响中国产业结构的服务化,而且还能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升级,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更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服务保障,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构建基于生产性服务市场的数量模型,论证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是可以协调发展的,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命题,然后,利用长三角地区的调查问卷数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相一致。
杨以文郑江淮黄永春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
产品创新与绩效:基于元分析的直接效应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对收集到的主要学术数据库中有关产品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36个研究样本进行了元分析。研究表明,产品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不仅从一般意义上证实了产品创新是企业绩效的关键驱动因素,而且还为企业管理人员有效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黄永春姚山季
关键词:企业绩效
价值链上的新兴产业攀升路径:从NVC走向GVC——来自昆山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我国传统制造业通过嵌入GVC加工制造环节,实现了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但却无法实现功能升级。为避免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再次陷入"俘获式"成长困境,需要分析新兴产业攀升产业链高端所应依托的价值链类型。本文对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攀升路径进行了研讨,通过对昆山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攀升路径的统计分析和计量研究发现:新兴产业创新主体更加本土化,且通过本土民营企业的内生创新努力能实现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其次,新兴产业创新主体的上下游企业更多地分布于NVC,而传统产业呈现"两头在外"特征。因此,我国应加强区域内产业梯度转移和整合,培育新兴产业的NVC,加强产学研合作,以及企业间的互补式创新,从而助推我国新兴产业突破跨国企业的阻击压制。
郑江淮黄永春张二震
关键词:价值链新兴产业NVCGVC
新兴产业企业家创业胜任力的构成体系研究——基于创业机会理论的探索性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本文基于创业机会论,构建了新兴产业企业家创业胜任力的概念框架;探寻了新兴产业企业家创业胜任力的构成因子,并解析了新兴产业企业家创业胜任力对创业机会识别、评估和利用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新兴产业企业家的创业胜任力包括社会胜任力、职能胜任力、认知胜任力和心理胜任力;进而根据四类胜任力要素的外显性特征和结构关系,构建了新兴产业企业家创业胜任力的金字塔模型。新兴产业企业家的创业胜任力不仅会影响创业机会的识别效率,而且会影响创业机会评估的科学性,尤其会影响创业机会的开发利用,从而影响企业家的创业绩效。由此,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应基于新兴产业企业家创业胜任力的结构框架,制定供需匹配的政策供给,以推进我国新兴产业的创新创业。
黄永春雷砺颖
关键词:新兴产业企业家创业胜任力创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