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斌
作品数: 55被引量:206H指数:8
  • 所属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所在地区: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李华哲
作品数:13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软骨缺损 FGF BM 颈前路 软骨细胞
张捍军
作品数:19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 带锁髓内钉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折内固定
张睿
作品数:11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软骨细胞 软骨缺损 雪旺细胞 神经干细胞 轴突再生
刘雪峰
作品数:13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关节镜检查 前交叉韧带 骨关节炎 近期疗效
潘世奇
作品数:16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检查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全髋关节置换 合并症
软骨细胞联合BMP/bFGF移植对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软骨细胞移植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取24只14周龄成年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6只,于双侧膝关节软骨处制作软骨缺损模型,A组采用软骨细胞移植联合应用BMP/bFGF处理,B组采用单纯软骨细胞移植,C组采用单纯BMP/bFGF修复,D组采用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阴性对照,于处理后8、12、24周行形态学、电镜观察及组织学评分。结果:8周时,A组关节修复面与周围结合紧密,可见大量软骨细胞出现,电镜下有软骨基质形成;B、C组仅有少量软骨细胞;D组未见修复。12周时,A组关节修复面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软骨细胞增殖活跃,电镜下可见成熟软骨基质;B、C组修复块周围有肉芽组织生成,电镜下可见未成熟的软骨基质出现;D组可见肉芽组织形成。24周时,A组修复面周围组织融合,电镜下软骨细胞纵行排列;B、C组关节面修复不完全,电镜下软骨细胞分布不均;D组见大量肉芽组织形成。24周时,A组组织学评分(1.87±0.65),明显低于B组(3.49±0.71)、C组(3.43±0.83)组和D组(13.45±0.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均明显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软骨细胞联合BMP/bFGF移植能够促进软骨生长,提高软骨损伤的修复质量。
李红喜张睿李华哲王杨赵承斌
关键词:软骨细胞BMP软骨缺损
骨肌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远期随访(附96例分析)被引量:3
1998年
骨肌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远期随访(附96例分析)王毅张震宇杨卫良于维良张波辛风赵承斌关国发于占革纪青我院1984年4月~1994年8月以髓心减压骨肌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96例(132髋)。平均随访64年(5~10年),优良率653%(8...
王毅张震宇杨卫良于维良张波辛风赵承斌关国发于占革纪青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刘宁赵承斌
关键词: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被引量:20
2011年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其中对于涉及关节面的不稳定型骨折,采取非手术治疗或因其他原因导致的治疗迁延,容易产生关节面对合不佳及骨折复位后再移位,继而导致骨折陈旧性畸形愈合,伴有较高的创伤性关节炎发病率,常引起腕部疼痛、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
刘宁赵承斌
关键词:骨折
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重建后十字韧带的近期疗效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双束重建后十字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采用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行双束PCL重建且随访超过1年的PCL损伤患者17例,男16例,女1例;年龄19~54岁,平均25岁.术前Lysholm膝关节评分(53.4±2.1)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分级C级7例,D级10例;后抽屉试验阳性17例.术中采用自行设计的胫骨后方倒打隧道钻具系统制作限深骨隧道.随访时行膝关节X线摄片和螺旋CT检查,观察嵌入骨栓的位置和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评估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分级及后抽屉试验,比较与术前的稳定性差异.结果 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7.8个月.末次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评分(93.5±1.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IKDC分级A级15例、B级2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后抽屉试验阴性15例,弱阳性2例.术后12周X线片和螺旋CT示嵌入骨栓的位置满意,愈合良好.结论 胫骨后方倒打隧道钻具系统可以准确制作限深骨隧道,创伤小,使用这种钻具系统的PCL重建术近期疗效好.
刘雪峰廉永云王鲲鹏刘全逯代锋周勇符利君赵承斌曲敬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关节镜检查
同种异体库存髂骨移植在颈前路椎间融合中的应用(摘要)
颈椎前路间盘摘除自体髂骨移植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已成为经典术式,但自体髂骨移植引起供体区域持久疼痛、麻木、感染等并发症屡见不鲜。本院自1999年开始建立骨库,并将同种异体深低温冷冻髂骨代自体髂骨用于颈前路植骨融合,疗效满意...
赵承斌祁全陈福潘琦王文波关国发于占革李雪松
文献传递
关节镜下经后间隔的后交叉韧带损伤加强术
:在关节镜下,经膝关节后间隔切除手术,缝合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加强韧带的张力。 方法:本组37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2度损伤,关节镜下建立膝关节后内侧、后外侧手术入路,切除膝关节后间隔,显露后关节囊结构。应用硬膜外制...
刘雪峰王鲲鹏廉永云刘全逯代锋周勇赵承斌曲敬
关键词:关节镜后交叉韧带损伤
显微腰间盘切除术与椎间盘镜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体会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通过比较显微腰间盘切除术(MSLD)与椎间盘镜(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方法和疗效,为微创治疗提供经验参考和治疗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单节段LDH微创治疗病例,其中MSLD治疗45例,MED治疗32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情况、并发症、住院日、疗效等指标。[结果]2组疗效优良率均达到了90%以上,无显著差异,MED切口长度明显短于MSLD,而后者在手术时间上明显少于前者。[结论]此两种微创方法疗效满意,但比较之下MED适应证明显受限,技术方法未见明显优势,MSLD是目前更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祁全毕郑钢赵承斌吴滨奇王鑫王志杰刘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介导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2只,制备右下肢股骨干骨折模型。A组注入重组的pcDNA3.1-CGRP质粒溶液;B、C分别注入单纯pcDNA3.1质粒溶液和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对照。分别于2、4周后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CGRP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2周时,A组动物骨折端有骨性骨痂形成,B、C组未见形成;A组CGRP蛋白相对量(0.438±0.026),明显高于B组(0.186±0.009)、C组(0.173±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时,A组动物骨折端完全愈合,B、C组仅形成骨性骨痂;A组CGRP蛋白相对量(0.367±0.033),明显高于B组(0.107±0.043)、C组(0.152±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能够促进骨折的愈合。
张捍军张睿李华哲赵承斌
关键词:骨折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基因重组质粒转染愈合
四个节段以上伴椎间不稳颈椎病手术治疗的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四个节段以上同时伴有椎间不稳的多节段颈椎病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颈椎病患者64例,其中A组33例,采用传统颈前路分节段开窗减压植骨内固定术;B组31例,采用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轴侧植骨Arch钛板内固定术。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标准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日数、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0.7±30.3)min,B组为(90.8±22.2)min,较A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为(320±50)m L,B组为(180±45)m L,较A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短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出院时JOA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出院后6个月时,A组患者的Ishihara指数较术前显著改善(2.2±1.6),而B组无明显改善,A、B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活动度丢失(4.2±3.3)°,B组活动度丢失(4.0±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P>0.05)。结论:颈前路及颈后路手术方式治疗四个节段以上伴有椎间不稳颈椎病的患者均可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但颈后路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周期短,安全性高,适应症广,是治疗四个节段以上颈椎病伴椎间不稳首选的手术方式。
刘立冰赵承斌李华哲王杨勾旭升
关键词:椎间不稳颈前路颈后路